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遊人

來源:三節課(ID:sanjieke01)

當一羣大媽,搶起了地盤。

你以爲的畫風,可能是這樣: 

但事實上,她們是這樣的:

(優雅而不失兇狠)(優雅而不失兇狠)

有話事人、有組織、有預謀、有菜刀。。。。。。小小的紅富廣場上,竟然齊聚了幾大“村霸勢力”。 

最近,這羣大媽在B站火出了圈。

大媽們主演的“廣場往事”系列,基本上每次都能上B站熱門。第一部播放量就達到了650萬,且8部平均播放量在290萬以上,妥妥的頂流水平。 

熱議之下,大媽們也順勢獲得了一羣鐵粉。

特別是主角劉大鵝,有人尊稱之爲“酵母”,有人戲說劉華強是她侄子;有人玩梗喊起了鵝姨,直呼“鵝姨來了,鵝城就太平了”。 

也有人按照演藝圈慣例,稱其爲“策女郎”。 

之所以叫“策女郎”,是因爲這個系列的導演,正是當年創作出229部“枯燥”系列的朱一旦IP的張策。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一年前朱一旦和編劇張策分家時,曾鬧得沸沸揚揚。

朱一旦IP背後的光曜聯晟傳媒實控人王布斯,在其知乎賬號上對此事件發佈的評論:“鍾會之亂”,更是把雙方之間的矛盾爭議,推上了熱搜。 

雖然,在輿論關注中,雙方隨後做出了澄清、和解的反應,但此後也很少有公開的合作互動。 

一個月前,知乎上出現了一個問題:“就目前而言,朱一旦和小策分夥是不是雙輸?”

時間指針轉動300天后,兩人如今的境遇,或許給出了答案。

全網爆火IP團隊,“分手”始末

曾經的《朱一旦的枯燥生活》,可以說是B站年輕人必追的熱門系列之一。

張口“枯燥”、反手“非洲警告”表情包,大家在社交平臺上,玩的不亦樂乎。

其作品內容,多以一個富二代創業老闆爲核心角色,圍繞着自己身邊的打工人或生活遭遇,進行充滿荒誕任性的獎賞或者懲戒的支配。

最常見的,就是動不動的發配非洲。

視頻長度多在1-3分鐘內,不變的BGM、拖得悠長的低沉男聲、勞力士出境,結尾一句經典獨白“有錢人的快樂,往往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構成了整個內容的記憶要素。

視頻的成功,是出乎意料的。

2019年的夏天,當第一支視頻完成後,負責分發的朱亙(朱一旦人物的現實名字)並沒有將成品直接上傳,他多少擔心內容有損自己的形象。

直到半個月後,朱亙申請了一個新抖音號發佈。沒想到當天播放超千萬,次日便有了3萬粉絲,三天後漲粉20萬。

“6月底上線,7月底客戶爸爸就找上了門。”

接着便一發不可收拾,@朱一旦的枯燥生活不僅在B站創造了最快超500萬粉絲的奇蹟,並在全網收穫粉絲2600w+。

視頻主角朱一旦隨之成爲當之無愧的網紅,除了《GQ智族》對其進行專訪,各類商業活動的邀請,也是目不暇接。

其作品《一塊勞力士的回家路》,藉助諷刺倒賣口罩產業鏈的無良,僅在B站就獲得了千萬級別的播放量,同時吸引了各大官媒的議論、轉發。

一時間,朱一旦成爲火遍全網的IP。

但這一切,都在去年的10月1日,戛然而止。

朱一旦所在的光曜聯晟傳媒與張策同期發的解約聲明,讓大衆的目光再一次轉到,作爲@朱一旦的枯燥生活內容創作的策劃、導演、編劇和配音的張策身上。

據說這位專業是獸醫獸藥,做視頻只是愛好的年輕人,在第一次應聘時,交給朱一旦一個樣片,被說“你這很爛!”

誰知,張策回應:“我其實想考驗考驗你,看你懂不懂。”

然後重新發了一條高水平自制作品,立刻得到了朱一旦的面談和offer。

然而,這offer又被張策莫名其妙地拒絕了。過了幾天,張策才糾結地說,再聊聊。

這種行事風格,頗似他的創作調性:皮中帶穩、思路清奇又充滿反轉。

在以往的專訪中,朱一旦聲稱自己是“比他老婆還要了解他”的老闆,而張策卻念念不忘地暗示他和朱總之間近乎韓信和劉邦的關係。

但個人之間的芥蒂,似乎不算是雙方“和平分手”的主要原因。

在本質上,基於社交媒體和網紅營業的空前火爆的MCN市場,仍然是一個新興事物。其中,關於生產者、運營者及資本方之間的利益比例分配,遠未探索出一個成熟、透明和平等的公開標準。

從而,網紅IP與MCN機構之間,互相成就又互相拋棄的故事,在業內屢見不鮮。

不同的是,這次的分手雙方,朱一旦既是網紅IP、又是MCN機構合夥人;而張策,則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幕後編劇工具人。

所以,在剛開始,大家都覺得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畢竟朱一旦有資本、有團隊、有IP,再重新塑造一個流量系列,並不算難。

而張策單幹之後,可以說是從頭再來。這對於一個小小的工作室而言,挑戰之大,顯而易見。

網紅只是網紅,策劃還是策劃

但在目前來看,朱一旦的IP本身,算是徹底荒廢掉了。

在張策離開後,朱一旦賬號更新的視頻內容,粉絲要麼吐槽配音不夠味、影響觀感體驗,要麼嘲諷劇本不行,我上我也行;

更直接的,則是脫粉取關。據觀察,從張策離開後朱一旦賬號在B站共更新了29個視頻,其粉絲量則從原來的507萬左右掉到目前的444萬。

平均一個視頻,掉粉2.17萬。

這種慘淡,也表現在更新頻率上。朱一旦方面的更新變的越來越慢,日更變成了半月更,並在5月20日之後,沒了新作品出來,公司其他矩陣賬號也大多停更。

這表明,在朱一旦IP的流量變現能力持續走低狀況下,公司收益的持續萎縮面臨的運營壓力非常大,從而停更挽尊、砍掉矩陣項目,都成爲必然舉措。

不過,作爲網紅的朱一旦本人,則沒閒着。

朱一旦在雙方“分手”之後,發的第一部視頻,主題就是訴說厭倦了當工具人,不想再照着稿子念臺詞。

於是,中年創業者朱一旦繼貿易、能源勘探(採沙)、廣告、影視、短視頻之後,正式簽約楊天真,跨入娛樂圈。

這也符合朱一旦的個性,連續創業失敗,但並不影響他持續折騰。

如他所言:“在娛樂圈邊緣混跡了一年之後,我發現了一個定律,演員開始拍短視頻和直播了,我作爲一個短視頻博主又想去做演員。”

朱一旦順勢推出了出道短劇《悔於一旦》系列,但觀衆並不買賬。從播放量、口碑和掉粉量來看,這一系列成了真正的“毀於一旦”。

在簽約之後,其參加的《青春的選擇》、《非正式會談》等綜藝節目,也受到了較多的質疑。

很顯然,在自身依賴的朱一旦IP本身的價值粘性,持續下滑的同時;闖進綜藝圈的“演員朱一旦”,很難有更多的比較優勢。

出走半年,朱一旦依然是網紅,但也僅僅是一個有人認識的網紅。

在張策這面,他的爬坡之路,也並非一帆風順。

最開始,張策試圖進行一些人文風格的作品演繹,並將自身定位爲新的“人物IP”。

雖然視頻播放量並不低,很多達到了百萬級別,但增粉量有限,且播放波動也較大。

同時,題材駁雜加上如《馬小策夢遊江湖》系列口碑不佳等問題,使得@導演小策的賬號定位不夠清晰,也很少有出圈作品。

說到底,這也是轉型期的陣痛。

沒有張策的朱一旦,只剩下強行幽默,固然尷尬;但朱一旦代表的形象,正是整個內容架構的“血肉批判”符號。

形無神,如行屍走肉;神無形,亦虛無縹緲。

所以,沒有了朱一旦的張策,內容必然缺乏批判的爆裂,觀衆就會少掉很多爽感。缺少了諷刺性的辛辣,觀衆就會失去很多回味的空間。

只剩下煽情,就顯得太像說教和雞湯;只剩下創意,又顯得過於炫耀自己的刻意構思。

直到他從《七姑八姨》的爆紅中,延伸出《廣場往事》系列。一個新的“劉大鵝”宇宙,才又冉冉升起。

目前,@導演小策賬號的粉絲數量爲136.1萬,從離職創業到現在,共發佈48個視頻,平均每個視頻漲粉1.8萬左右。

商單則包括小鵬汽車、QQ飛車等科技互聯網品牌,可以說其賬號的市場價值和內容口碑受到了雙重認可。

劉大鵝爆火:黑色幽默,YYDS

當小策走後,大家覺得朱一旦系列,再也沒有原來的味道了。

於是,紛紛吐槽,“原來配音纔是靈魂。”

但事實表明,黑色幽默的底色,纔是真正的內核。

從朱一旦的枯燥生活,到劉大鵝的廣場江湖。總是那一抹,遊離於“秩序與混亂”邊緣的荒誕感,令人印象深刻。

如美國作家馮尼格所說:“讓他人給混亂以秩序,我則給秩序以混亂。”

張策,無疑是一個黑色幽默創作的高手;黑色幽默,則是喜劇內容裏,YYDS。

黑色幽默,本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重要的文學流派。

其內容,大體以一種荒誕的、變態乃至病態的文學演繹爲主,把人間的痛苦與歡笑、荒謬的事實與平靜得不相稱的反應、殘忍與柔情糅合在一起。

本身黑色幽默的顛覆效果和戲劇化反轉,很適合影視節奏。只是,其表現力上的扭曲畸形,很容易令觀衆感到沉重和苦悶。

而周星馳開創的無厘頭風格,以其全新的秩序視野,即“存在就是意義,解構就是建構”的創作邏輯,爲劇情添加了“將小人物的痛苦扭曲,嫁接爲觀衆樂趣”的密集爽點。

這就像把一杯咖啡,潑到四川火鍋湯底裏去,喫的人只會感覺到不斷襲來的“麻辣爽感”,從而忽略了苦澀的一面;但喫到底的時候,又會在回味時,感受到一絲喜中含悲的異樣。

由此,在人們的認知裏,將黑色幽默與喜劇結合的最完美的,大概就是周星馳了。

同樣的,張策鍾愛小人物的故事,也最喜歡周星馳。

這一方面,讓他在處理故事情節上,更喜歡通過刻板和刻意的細節,來強化人物敘事。

比如朱一旦的勞力士手錶,三炮的標誌笑容和“嘚~”。

這也凸顯出角色在劇情世界裏存在感的渺小,以至於只能藉助重複和醜化,來塑造自身的記憶點。

在周星馳電影裏,稍顯神經質的醬爆、充當小反派的猥瑣眼鏡男、回眸一笑的如花等,都是這種記憶模式。

另一方面,在情節上既與現實藕斷絲連,又與生活常識格格不入的火候把控,也極爲關鍵。

作爲老闆的朱一旦,就經常通過超出常人預料的行事方式,來操縱下屬或者周圍人物的現實體驗;

劉大鵝,作爲一個強勢的鄉村家庭主婦,本身不算罕見。

但她成爲一個組織化的頭目,並介入一系列的搶廣場舞地盤的談判、密謀和火拼,則是超出人們常規認知的。

在傳統的“黑幫電影”中,往往只有大哥、大哥的女人和搶大哥女人的小弟。

權力,此時與女性是相斥的。

但就像周星馳電影裏,強盜成了孫悟空,流氓成了功夫大師,收垃圾的成了功夫足球明星,賣豬肉的成爲有功衛士。

這些主角的光環,全部被導演賦予給了傳統演繹中的邊緣人物,進而引發觀衆強烈的新世界觀察興趣和價值反差的回味。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小小廣場也是江湖。江湖被縮小了,人物卻相對的被放大了。

掌管一方廣場的劉大鵝,成爲這種不協調感的中心。

整個喜劇內核的荒誕與人物本身的嚴肅、兇狠,構成絕妙的衝突與突兀的一致。

人們憑藉着符合常識的理性,會隱隱預期這種設定應該是會垮掉的;

但情節的走向,卻利用經典劇情的摹刻和對大媽攀比、勾心鬥角等現實現象的誇張解構,來在觀看者那裏重新構建起劇情本身的秩序感。

這種將掉不掉、欲止不止的感覺,纔會引發觀看者的不斷回味。

離譜,但是很合理。

這也是黑色幽默的精髓,代表着一種虛擬設定的自由、反抗、浪漫和散裝嚴肅。

自由來自於平行世界般的規則定義,讓人物脫離了刻板束縛,比如大媽爲什麼不能是沉着冷靜、兇狠果斷、遊離於灰色地帶的大佬?

反抗精神,來自於荒誕的現實感,消解掉了當下的自我危機:如果我觀看的“劇情”這一充滿現實感的事物,都是如此荒誕,我爲什麼不敢笑對這個世界呢?

浪漫,來自於主角不是被崇拜的,而是被詮釋和展覽的。因爲劇情中充滿了反轉,沒有單調的贏家通喫、沒有強行昇華的完滿結尾,只有天馬行空的創作觀賞。

比如教授發明“任意門”這集,時空穿越情節疊加主角精神分裂的可能,讓人覺得足夠懸疑。

散裝嚴肅,則是觀衆自身拒絕將其視爲完全的娛樂內容,並試圖重構反思。

無厘頭的鏡頭語言,有時就像一次當事者的精神分裂,呈現出一種完全不同於常人的腦回路,比如大媽動不動變身奧特曼的離奇操作。

作爲觀衆,此時就像一個自學成才的精神分析大師。

我們並不會滿足於嘲笑角色本身,而是試圖從中尋找劇中世界,之於現實世界的映照意義。

那些生活中的小心思,只有被放大演繹,人們才能直接捕捉到。

觀看者,由此從生活中的自憐者,變爲了診斷和品評他人精神流動的知味者。

《中庸》曾批評大衆: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或許,只有在觀賞黑色幽默的那一刻:俗人是劇中人,我們則成爲了超越俗人的意義主體。

寫在最後

張策和朱一旦分手300天后,留下的人物IP朱一旦在演藝圈裏做一個邊緣角色。

團隊IP,如馬小玲、十佳員工、三癩子等則在《C座802》節目中,上演着不溫不火的“職場勾心鬥角”劇情。

在張策這邊,雖然事業開始展露頭角。但火起來的主角卻是劇中的“劉大鵝”,他仍然要充當幕後的策劃。

朱一旦做不了IP,小策成不了網紅。

這種命運的既定軌跡,又何嘗不是一種黑色幽默。

張策的視頻創作,只是處於上升期。想要複製朱一旦那樣的現象級成功,前路依然漫長。

事情還有沒有反轉呢?我們大可以拭目以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