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華爲發佈四款教育智能產品,這個百億級別的市場是一門好生意嗎?

記者 | 查沁君

疫情+雙減新政的影響下,讓智能教育硬件市場再次成爲“香餑餑”。

7月29日晚間,華爲舉行新品發佈會。會上共推出四款智能硬件產品,包括兩款自研產品——華爲小精靈學習智慧屏、升級華爲兒童手錶4 Pro。

自研之外,華爲分別與有道詞典筆、阿爾法蛋合作推出——華爲智選有道智能詞典筆、以及華爲智選·阿爾法蛋智能詞典筆。

其中,小精靈學習智慧屏是華爲首款基於Harmony OS的學習智慧屏。

“它不僅是一個點讀筆,也是一個繪本機,還是一個智能音箱,同時也是一個學習平板。”華爲消費者業務loT營銷部部長盛琳在發佈會上如是介紹。

盛琳認爲,家長在選擇教育產品時的主要顧慮在以下幾方面,一是能否幫助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二是長時間使用能否保證身心健康習慣;三是內容是否權威優質。

據盛琳介紹,小精靈學習智慧屏是“第一個把讀課本和讀繪本合二爲一的設備”。涵蓋超5萬本的繪本故事資源,與熱銷書、暢銷書書目同步。內部聚合5本詞典,包含中文、英文和成語等內容,可自主查閱,提高自主學習效率,培養自主學習習慣。

“AI慧眼是華爲智慧屏的DNA,小精靈學習智慧屏也延續了這個DNA。”盛琳稱,AI慧眼的翻轉式攝像頭,前置攝像連接通話,智能升降攝像頭把桌面書籍實時同步到對方手機或平板上,實時梯形矯正,遠程實時批註,難題白板精講。

此外,該產品還可實現遠程作業輔導,童趣智慧語音交互、AI全能慧讀、一站式查詢等輔助工具。

在隱私保護方面,華爲小精靈學習智慧屏將實行產品數據收集最小化,僅獲取業務需要的最小限度的個人數據,不將兒童數據分享給第三方應用。

華爲小精靈學習智慧屏64G版本售價2699元,將於2021年7月29日在華爲商城及各電商授權平臺,華爲體驗店及授權零售商開啓預售,8月12日正式首銷。

華爲智選與網易有道(NYSE:DAO)、阿爾法蛋聯合推出的智能詞典筆,主要面向中小學生。兩款詞典筆均可與手機、平板、華爲學習智慧屏等設備跨屏學習,通過華爲智慧生活App把詞典筆和手機、平板、華爲智慧學習屏等設備連接。

就在半個月前,科大訊飛(002230.SZ)也發佈其最新款的AI學習機T10、科大訊飛翻譯筆S11等產品,並將訊飛掃描詞典筆正式更名爲“訊飛翻譯筆”。

據科大訊飛數據顯示,在618期間,科大訊飛整體銷售額同比增長108%,其中AI學習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706%。

今年5月底,阿里旗下天貓精靈發佈首款家庭學習智慧屏產品天貓精靈E1,並聯合合作夥伴一口氣發佈40餘款智能教育硬件產品,強勢入局智能教育硬件。

天貓精靈做教育硬件的邏輯主要是從To B入手,依託其雲計算和底層技術能力提供支撐,而To C的內容部分主要由生態合作方提供,其中包括釘釘、學而思、新東方、VIPKID、高思教育等教育內容和應用的定製,並內置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科書。

“教育這件事情其實是非常專業的,它涉及到教學、教研和品牌各個方面。天貓精靈E1的內容不是阿里集團自己去做,而是所有教育企業夥伴們一起來。我們形成了一個內外的整體組合拳,而非一個單點的長板。”天貓精靈教育線的產品負責人幻靈在發佈會上坦言。

智能教育硬件賽道里的玩家還有網易有道、作業幫等在線教育企業;以字節跳動、BAT爲代表的互聯網巨頭,以及步步高、讀書郎爲代表的傳統教育硬件企業。

“硬件是大公司的遊戲,它是一個比較燒錢的賽道。”藍象資本投資副總裁陳晶此前接受界面教育採訪時就曾表示。

一方面,教育硬件的技術門檻高,需要深入產業鏈,考慮到當前產業鏈的生產能力甚至是量產能力;另一方面,硬件產品還要有適配的軟件和內容體系。

“硬件雖然成本高、回報慢,但是市場大。”多鯨資本葛文偉在此前採訪中告訴界面教育。

據多鯨資本教育研究院預測,預計至2022年,K12教育智能硬件市場,其規模可達570億。在艾媒諮詢《2020中國智能硬件行業發展全景研究報告》中,2020年中國智能硬件市場規模將踏入萬億級別。

但隨着入局者逐漸增多,產品的同質化問題凸顯,新品類的認知紅利被不斷稀釋。

以智能作業燈爲例,字節跳動、騰訊教育先後推出大力智能作業燈、AILA智能作業燈,導學教育也宣佈與阿里雲合作,推出導學號智能作業燈。據《晚點Late Post》此前報道,好未來、新東方、作業幫以及猿輔導,也都在籌謀各自的智能作業燈項目。

艾瑞諮詢認爲,廠商需要緊跟市場競爭動向,調整大單品的競爭策略,圍繞“產品價值”與“品牌矩陣”打造拳頭產品,抵禦市場競爭。此外,產品應當儘可能的覆蓋用戶更多場景下的更多需求,通過差異化的定位,讓產品擺脫同質化競爭環境下的價格戰泥淖。

另一個大背景是,政府大力發展智慧教育,校內智慧教室搭建需求旺盛,智慧課堂亟待升級,以學生終端爲代表的教育智能硬件採買需求迫切。對於硬件廠商來說,可通過政府資助、學校採購、家庭增值服務付費的方式拓展公立校業務,以實現家校全面覆蓋的多端聯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