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独家|北京、重庆将获批绿色金改试验区 全国首批直辖市试验区定位各有千秋

全国首批筹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直辖市已无悬念。

“北京和重庆的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方案应该会同一批、一次性批复。”近日,知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这是全国首批申请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直辖市,北京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将落地通州副中心,定位为构建绿色金融国际中心;而重庆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定位为全中国首个省级(直辖市)碳中和经济体。

“重庆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的碳中和经济体规划方案将覆盖所有的主要产业,今后30年怎么走,要采用哪些技术,要投资什么项目,投资投融资需求有多大,怎么安排布局。”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方案具体包括:重庆设立碳排放提前达峰和中长期近零排放目标;以碳排放达峰和中长期近零排放为目标,确定各主要产业减排路径并估算绿色低碳投融资需求;给定中长期绿色低碳投融资需求,构建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标准、激励政策、披露要求、能力建设和组织保障等措施。

目前,我国共设立了六省(区)九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六省区包括浙江、江西、广东、贵州、甘肃和新疆。据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显示,2020年末六省(区)九地试验区绿色贷款余额达2368.3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比重15.1%;绿色债券余额1350亿元,同比增长66%。

北京打造全球绿色金融示范区

“北京是全国首批申请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直辖市,我们将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并以此为标志进一步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我们已经拟定了方案,还要发布细则和配套政策。”7月24日,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霍学文披露,在即将公布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意见中,把绿色发展示范列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了一批绿色金融的交流平台,将试图打造全球绿色金融示范区。

霍学文进一步介绍,北京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与各大金融机构总部、国家相关部门一起推动绿色金融的标准、评估、审计,以及企业、金融机构的绿色信息披露工作,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北京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定位为构建绿色金融国际中心。具体来看,北京将打造高水平国际化的北京绿色交易所,推动基于碳账户的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的建设;推出ESG中国版的指数,为海内外基金、银行理财、保险资管、财富管理,提供ESG投资的中国标准;还将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评估体系上,发展优质中介机构;建立全球金融机构绿色联盟,深化北京参与绿色金融国际治理的能力。

在加强绿色金融发展布局方面,北京将以城市副中心为主要载体,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先行示范区建设。“我们还将在北京选择部分园区,推动园区近零或零排放试点,真正在园区实现碳中和,为北京绿色发展提供支撑。同时还将把绿色金融产品的设计融入REITs、ABS等,让整个市场充满活力。”霍学文介绍。

人行民银行营业管理部(下称“人行管理部”)发布的《北京市金融运行报告(2021)》提及,首都“绿色金融”建设有序推进,积极申请和创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目前,北京市绿色金改试验区申创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建设方案正按照相关流程进行审批,经国务院批准后方可落地实施。”不久前,人行管理部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介绍,人行营管部积极配合推动北京市绿色金改试验区申创工作,参与制定试验区总体方案,认真做好试验区落地实施的相关准备工作,并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好人民银行总行与北京市之间的协调、沟通。

人行管理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北京市积极申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有助于加快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创新,更好地实现金融对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持。加大金融对绿色技术创新、清洁生产、环保产业、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和绿色建筑等行业和领域的支持,也符合北京市“十四五规划”中深入实施绿色北京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今年3月,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称,北京将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发展绿色金融。包括健全绿色产业投融资体系,支持产业升级。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承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管理和交易中心。推进排污权交易、环境污染责任险、重大环保装备融资租赁。提升国际绿色投融资服务、气候风险评估、绿色技术与产业合作等功能,推动建设国际绿色金融中心。

重庆打造全中国首个省级碳中和经济体

目前,人民银行向“六省九地”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试点推行《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试行)》。重庆也在发力制定模板明确标准、定量聚焦关键指标、定性强化环保责任、搭建数字平台支撑,目前也已成为全国首个基本覆盖全辖所有银行机构(法人+非法人)按统一披露标准开展气候与环境信息披露的省市。

近日,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发布消息称,截至2021年5月末,重庆全辖38个区县的71家金融机构在相关互联网站或“长江绿融通”绿色金融大数据综合服务系统(以下简称“长江绿融通”系统)披露了“2020年度气候与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包括70家银行机构和1家财务公司。

在制定模板明确标准方面,2021年3月,重庆市成立了自律性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重庆绿金委)。3月以来,重庆绿金委组织辖区金融机构签署了《重庆地区金融机构气候与环境信息披露倡议(暂行)》,明确金融机构于2021年5月底前按照统一标准对2020年气候与环境信息进行披露。

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针对“法人”和“非法人”机构,分别制定《重庆地区金融机构气候与环境信息披露报告模板》(以下简称《模板》)。《模板》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绿色金融上一年度规划与目标、治理结构、绿色金融相关政策制度、绿色产品创新与研究成果、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投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角度展开披露。其中,《模板》还包含经营活动产生的资源消耗、绿色贷款金额变动折合减排情况等关键指标的披露。

在投资活动中,截至2020年末,重庆共45家金融机构开展了绿色贷款业务,贷款余额合计2757.4亿元,占全市绿色贷款余额的97.26%。其中,绿色制造贷款余额137.89亿元、占比5%,绿色建筑贷款余额144.02亿元、占比5.22%,绿色能源贷款余额262.66亿元、占比9.53%,绿色交通贷款余额528.19亿元、占比19.16%,绿色农林贷款余额132.1亿元、占比4.79%。

此外,10家金融机构通过“长江绿融通”系统的碳减排测算功能计算并披露了2020年新增绿色项目贷款产生的碳减排量数据,最高碳减排量达229.6万吨二氧化碳(CO2)当量,平均减排量77.77万吨二氧化碳(CO2)当量。

在强化环保责任方面,截至2020年末,重庆辖区63家金融机构已制定绿色金融发展计划,54家金融机构已建立绿色金融相关管理制度,60家金融机构设立绿色金融发展牵头部门。

在搭建数字平台方面,65家金融机构已布设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搭建“长江绿融通”系统。“长江绿融通”是全国人民银行系统首个绿色金融大数据综合服务系统,具备绿色贷款颗粒化数据采集、绿色项目智能化识别、环境效益测算等功能。金融机构可运用“长江绿融通”系统中的环境效益测算功能模块,输入绿色项目贷款关键数据指标,自动测算出绿色贷款的减排结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