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萬億GDP城市經濟半年報:上海首破2萬億,武漢反超南京居第九,穗渝差距仍達200億

截至7月30日,23座萬億GDP城市之中,除深圳和濟南外,其餘21座城市的上半年經濟數據已對外公佈。21世紀經濟研究院對21座城市的經濟數據進行了多維度分析,研判這些代表着中國經濟活躍度最高的城市,今年以來的經濟復甦情況、增長亮點和轉型趨勢。

總的來看,上半年萬億GDP城市經濟運行的主要亮點包括:一是上海成爲國內首座半年GDP突破兩萬億的城市,而半年GDP突破1萬億的城市數量也取得了新突破,蘇州首次入圍,使得半年GDP突破1萬億的城市達到了6座;二是這21座城市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上半年爲全國貢獻了逾34%的經濟比重;三是佛山經濟恢復性增長勢頭較好,上半年該市經濟增速同比達到17.3%,位列除武漢之外的首位;四是武漢經濟增長勢頭不減,上半年多項增速指標排名前列;五是北京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速繼續高歌猛進,上半年同比增速和兩年平均增速皆排名前列;六是成都經濟充滿“煙火氣”,上半年餐飲收入佔社會商品零售總額比重達到18%,這在21個城市中表現十分耀眼。

(2021年上半年萬億GDP城市及東莞經濟數據;深圳、濟南暫未公佈上半年經濟數據。來源:地方統計局)

21城貢獻全國34%的經濟比重

2021年一季度,上述21座城市的經濟總量爲8.48萬億元,佔同期全國經濟總量的34.02%,而截至上半年末,21座城市的經濟總量爲18.14萬億,佔同期全國經濟總量的比重較一季度有小幅度增長,達到34.09%。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爲,這體現了萬億GDP城市對於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性,這些城市普遍是其都市圈或城市羣中的中心城市,未來如何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充分帶動更多城市發展,將是一項重要任務。

從經濟總量看,上海成爲國內第一座GDP在半年內突破兩萬億的城市,而上半年經濟總量排名上升的城市則有:武漢、青島、無錫、南通、泉州和合肥。

從經濟增速看,若剔除武漢,佛山在萬億GDP城市中排名首位,上半年GDP同比增長17.3%。推動佛山經濟高增長的動力源,包括工業經濟基本盤穩固、投資增速恢復良好、進出口快速增長等。其中,上半年佛山第二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速達到21.1%,僅次於武漢和北京,位列21個城市的第3名。作爲工業重鎮,佛山工業基本盤穩則經濟穩。佛山多次提出,要確保工業佔GDP比重始終穩定在50%以上,並在推動新基建項目落地的同時,大力促進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從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速看,武漢以34.2%的增速排名榜首,表明這座城市的工業經濟復甦情況良好,北京則繼續延續了此前的工業經濟高增長勢頭——上半年增速達到32.5%,武漢和北京也是僅有的上半年工業增速突破30%的2個城市。

推動北京工業經濟高速增長的動力來自疫苗生產。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位於北京的科興中維、北京生物兩家新冠疫苗企業累計向國內供應超過15億劑、保障全國90%以上的接種需求,產值突破1220億元,拉動北京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大幅增長31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方面,21座城市的差距相對不明顯,平均增速爲12.80%,其中11座城市在這一平均增速以上,而增速達到14%以上的城市有三座,分別是泉州(14.7%)、青島(14.5%)和成都(14.2%)。

青島在該市“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出,要在2035年建設成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推動消費產業發展成爲該市未來的重點方向。這一變化也體現在統計數據之中。21世紀經濟研究院注意到,青島將“新消費”數據納入統計之中:上半年共有5家全國首店、20多家時尚首店、32家山東首店以及51家青島首店落戶該市,全市累計招引各類首店項目200多個。此外,青島還將盒馬鮮生、7-11、星巴克、可好便利店的數量也納入統計範疇,旨在通過階段性的對標,衡量該城市的消費競爭力。

成都則在近期更新了城市品牌:“雪山下的公園城市,煙火裏的幸福成都”,“煙火裏”是對這座城市商貿業繁榮的比喻,這也從該市上半年經濟數據中獲得印證。上半年,成都的社會消費品零售收入爲4576.3億元,其中餐飲收入836.4億元,佔比達18.28%,而重慶的餐飲收入佔比爲14.62%、上海爲8.4%、長沙爲8.1%、佛山爲7.8%。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爲,這反映出成都在美食經濟上的巨大活力,儘管該市並未入選商務部公佈的首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名單,但身披聯合國授予的“美食之都”稱號,成都依然有着強大競爭力。

同時,天津和西安則需要在下半年進一步推動各項經濟指標增長。儘管上半年天津GDP排名未發生變化,但其GDP同比增速和兩年平均增速均在21個城市中排名末位;西安上半年經濟總量則被泉州和合肥超越,並且西安上半年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增速均在21個城市中排名末位。

今年東莞有望邁入萬億俱樂部

從總體排名看,儘管深圳和濟南暫未公佈上半年經濟數據,但萬億GDP城市陣營中,經濟總量前10名的城市並未發生變化,依次爲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成都、杭州、武漢和南京。其中,蘇州和武漢均有“突破”。

上半年,蘇州的經濟總量達到10684.66億元,由此新晉成爲國內第6座在半年內GDP就突破萬億關口的城市,並且蘇州上半年GDP同比增速達到14.0%,僅次於佛山,排名21座城市的第二位。在蘇州之後,成都上半年經濟總量達到9602.72億元,距離萬億關口不足400億元,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爲,展望2022年,成都有望成爲國內第七座在半年內GDP突破萬億的城市。

武漢在2020年扛住了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利影響,當年年末的經濟守住前十的位置,排名在南京之前,位列第9名。但是,南京動力十足,在2021年一季度GDP就反超了武漢,領先後者250.25億元。兩座城市的競爭並未就此偃旗息鼓,今年上半年,武漢再次超過南京,以領先南京628.68億元的優勢重奪全國GDP第9的位置。

從兩地統計局公佈的數據看,武漢上半年GDP、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同比增速分別達到28.6%、34.2%、26%,而南京依次爲12.7%、14.8%、11.7%。進入下半年,兩座城市的競爭將愈發激烈,尤其是在武漢經濟因低基數帶來的高反彈效應逐漸褪去後,如何發揮城市內生動力,直面南京競爭,將是一大看點。南京則需要在克服近期疫情的影響後,儘快全面復工復產,繼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進步。

城市之間的競爭不僅在武漢與南京之間展開。2020年末,重慶一度“觸及”國內GDP第四城的位次,就在市場普遍認爲“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的座次,將首次變爲“北上深渝”之時,廣州在最後時刻發力,最終以17億元的“微弱”優勢,捍衛住它的城市“地位”。

2021年,重慶能否繼續向全國GDP“第四城”發起衝擊,無疑是城市競爭的一大看點。上半年,廣州經濟總量爲1.31萬億,重慶同期爲1.29萬億,兩座城市的差距從2020年末的17億元拉大到接近200億元。

但對比2021年一季度,卻可以發現重慶仍在默默地追趕廣州——一季度末,廣州經濟總量領先重慶超過400億元,但到上半年末則被後者追回200多億元。

城市之間的競爭如同一場馬拉松,找準競爭者,可以推動城市經濟社會更好發展。上半年,重慶能縮小與廣州的經濟總量差距,得益於重慶保持了一個更爲穩定的經濟增速。從GDP增速看,廣州上半年增速較一季度回落的幅度更大,達到5.8個百分點,而重慶僅回落2.6個百分點。這使得廣州在一季度經濟增速領先重慶4.1個百分點的背景下,被後者追回3.2個百分點——上半年重慶GDP增速僅落後廣州0.9個百分點。此外,上半年重慶GDP的兩年平均增速高於廣州,領先幅度達到1.8個百分點。因此,到2021年末,重慶與廣州之間的“競賽”會呈現怎樣的結果,值得關注。

另一座城市雖然暫未躋身萬億GDP城市之列,但卻仍在默默拼搏。這座城市是東莞。2019年和2020年末,東莞分別以517.5億元和350億元之差,兩次衝擊萬億GDP城市失敗。2021年,東莞再次以此爲目標,加快經濟發展。

7月30日召開的東莞市第十四屆委員會第十四次全體會議,公佈了該市上半年經濟數據:“東莞GDP達到5000億元,同比增長12%,總體符合預期,爲全年過萬億打下了堅實基礎。”

就下半年看,目前由南京引發的蔓延全國多地的疫情仍未獲得全面控制,這將對部分城市的經濟運行帶來影響,21世紀經濟研究院建議,各地政府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同時,應適時研究出臺經濟復甦支持政策,對困難企業進行幫扶。

總的來看,到今年末,若東莞能保持經濟高增長,則全國萬億GDP城市的數量有望再突破,從23座變爲24座;廣州與重慶、南京與武漢仍將處於激烈競爭之中,而天津和西安則要考慮如何推動經濟增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