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孙颖莎败给了陈梦。如果从技术的角度来分析,其实这是逆技术潮流的结果。陈梦这种古典型的防守反击打法,在奥运会八进四的比赛当中,面对杜凯琹的连续进攻,连丢两局。要不是杜凯琹因为裤子商标的问题被打乱了节奏,那场比赛还真不好说。

不少球迷在奥运会女单决赛之后,一个劲地认为孙颖莎的实力厚度,就是不如陈梦。其实这些球迷根本不懂乒乓球的技术先进性,他们只看到球在台上弹来弹去,看不出真正的门道,只会看看最终比分。

从2019年开始,孙颖莎连续三次大赛跟伊藤美诚交手,就足以说明防守反击打法的选手,不能抵挡伊藤美诚的主动性进攻。2018年刘诗雯、丁宁、朱雨玲三大主力被伊藤美诚一串三击败,事实上已经证明了防守反击打法,在伊藤美诚的主动进攻下不具备任何优势了。

也许很多球迷认为,陈梦保持着对伊藤美诚全胜战绩,这种防守反击型打法依然没有过时。陈梦之所以用古典型打法击败了伊藤美诚,并不是说这种打法具备多少先进性,而是陈梦的力量占了优势。

要不然你很难解释,丁宁、朱雨玲连续被伊藤美诚击败的事实。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伊藤美诚打法越来越完善,在跟国乒选手交手当中,不断修补着自己打法上的不足。陈梦也只是在公开赛跟伊藤美诚交手了三次,每次比赛的过程可不像球迷认为赢得那么轻松吧。

陈梦跟伊藤美诚总共交手了四次,孙颖莎截止到奥运会女单半决赛跟伊藤美诚交手了九次,战绩是七胜两负。王曼昱跟伊藤美诚也是交手了九次,战绩同样是七胜两负。当陈梦也跟伊藤美诚交手九次的时候,球迷能保证一直保持全胜战绩吗?

现在的陈梦跟伊藤美诚就是五五开,并不具备十足的把握。所以说国乒教练组让孙颖莎在大赛跟伊藤美诚交手,因为只有主动进攻型的选手,才具备击败伊藤美诚的十足把握,这叫以攻对攻。谁对阵伊藤美诚交手次数多,谁才有把握击败伊藤美诚。

不然的话,还让孙颖莎参加这次奥运会单打比赛干什么?直接让刘诗雯跟陈梦参加单打比赛就可以了,因为陈梦既然对阵伊藤美诚有那么显著的优势,足以保证国乒能够获得女单金牌。金牌只有一块,也只有一个选手能得到,为什么非要让没有国际大赛冠军的孙颖莎去参赛?

而且陈梦拿到了奥运会女单金牌,接下来的奥运会团体赛,应该让她去跟伊藤美诚交手。陈梦自己也说,属于自己的时代已经来了。那让国乒实力最强的选手去对战伊藤美诚,也应该是十拿九稳呀!

孙颖莎可是获得了世乒赛女双冠军,双打的能力比陈梦要强啊。许多球迷认为陈梦双打不可或缺,必须要跟刘诗雯配对。那看一下竞争对手平野美宇和石川佳纯,两个人身高差不多,全都是近台进攻,不是照样配对女双参赛呀,孙颖莎和刘诗雯打女双根本没有任何问题。

其实没必要让一个速度衔接偏慢的陈梦出战女双比赛,陈梦在双打比赛当中的中远台衔接速度是个明显短板。陈梦打团体赛第一单打当之无愧,而且绝大多数的球迷也支持。

要是国乒教练组还是安排陈梦跟刘诗雯打双打,那只能说明陈梦确实不具备打第一单打的优势。因为各个协会的领军选手都会出任第一单打,日乒的伊藤美诚、张本智和,国乒的樊振东、德乒的韩莹都在团体赛出任第一单打,因为他们都是团体赛领军选手。

球迷能否认张本智和伊藤美诚这些选手双打能力差吗?不是说他们双打能力差,才去出任第一单打,而是因为他们是团队的领军选手,必须要去打硬仗。

陈梦不能出任团体赛第一单打,只能证明目前她的这种古典主义打法,不具备跟最强对手伊藤美诚在团体赛较量的实力,存在很大的风险性。团体赛的单打是五局三胜制,要是再出现跟杜凯琹比赛当中的先丢两局的情况,那比赛就变得有丢分的风险,毕竟赛制短。

所以说再回头看孙颖莎和陈梦的这场比赛,只能说孙颖莎输给了国乒的传统打法,不是说孙颖莎不具备击败陈梦的实力。孙颖莎要是真打出自己的主动性前三板进攻,打出变化,陈梦是很难抵挡的。

有些球迷认为陈梦防守密不透风,孙颖莎打不透,陈梦的力量比孙颖莎大得多。那为什么体型偏瘦弱的陈幸同,就能防守住陈梦的进攻?陈梦的力量进攻为什么面对陈幸同就失效了呢?而且面对同样偏瘦弱的王曼昱,陈梦也收获了两连败。

面对两个体型瘦弱的队友,陈梦都打不透对手,那面对比较强壮的孙颖莎,陈梦的力量就能攻破孙颖莎?很多球迷真的是看不懂陈梦跟孙颖莎打法的奥秘。

孙颖莎这种更加先进的打法,在跟伊藤美诚的比赛当中让球迷印象非常深刻。许多球迷从内心深处也认可,孙颖莎虽然获得了银牌,但是含金量更高。之所以决赛输给了陈梦,是因为国乒目前大多数的选手还是坚持这种防守反击型的打法,因为这是目前国乒从张怡宁时代继承下来的打法,陈梦的打法没孙颖莎与王曼昱的正反手打法鲜明,无制敌杀板。

这种打法除非受到越来越多外协选手的冲击,不然的话单凭孙颖莎和王曼昱是很难改变国乒这种打法的,这个还需要时间的验证。不知道广大的球迷朋友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关注小编,带给你不一样的人生感悟与思考。

邓亚萍称赞孙颖莎,伊藤美诚承认实力不足,不是状态不好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小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