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東京7月31日(記者葉佳、郭丹、盧羽晨) 東京奧運會賽程過半。賽場內,奧運健兒奮力拼搏,賽場外,日本民衆與新冠病毒"對決"日趨白熱化。截至30日,日本已連續兩天新增確診病例超一萬例,東京地區則連續三天新增確診超3000例,新冠疫情在日本呈現急速增長態勢。

7月4日,一名媒體工作人員準備進入採樣間進行唾液採樣。新華社記者陳益宸攝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奧運區域內的感染始終控制在比較低的水平。7月1日至31日,東京奧組委共報告246名與奧運相關人士新冠檢測陽性,其中有143人是日本當地居民,103人爲境外人士。而根據奧組委公佈的最新數據,入境日本的持證人員數量爲40558人。東京奧組委發言人高谷正哲31日在新聞發佈會上介紹,奧運區域的新冠篩查中陽性檢出率爲0.02%。

爲保護運動員,同時保護日本民衆的安全,國際奧委會和東京奧組委打造了一個巨大的無形"泡泡",將所有與奧運會相關人員籠罩在"泡泡"中,最大限度避免他們與當地社會發生接觸。在疫情肆虐的東京,奧運會能夠安全舉行,正是得益於"泡泡"的存在。

資料圖:1月9日拍攝的東京奧運村一角。新華社記者杜瀟逸攝

"量身定製"防疫規定

爲保護"泡泡"完好無損,東京奧組委爲奧運相關人士"量身定製"了相應的防疫規定,涵蓋新冠篩查、行動限制、接觸限制、衛生習慣、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各方面,不僅嚴格細緻,而且分級分類,覆蓋全面。

以新冠篩查的檢測頻率爲例,運動員和代表團官員每天進行1次檢測,媒體人士在抵日後三天內每天進行1次檢測,此後的檢測頻率根據與運動員的接觸頻率進行分級:常駐比賽場館的記者每天1次、偶爾前往比賽場館的記者3天1次、駐守新聞中心不去賽場的記者則7天進行1次檢測。

比賽規則和頒獎儀式的一些細微變化也體現了防疫的嚴格要求。乒乓球比賽運動員不能吹球、不能擦拭球檯等新規引發熱議;排球比賽取消了賽後對陣雙方列隊握手的環節;頒獎儀式上嘉賓不能親手爲運動員戴上獎牌,改由運動員"自助"。一切都在爲防疫讓路。

7月28日,孫穎莎(右)在比賽中發球。新華社記者潘昱龍攝

隨時追蹤,迅速應對

東京奧組委並沒有把新冠零感染作爲目標,而把應對重點放在發現疫情後的及時追蹤和迅速應對上。

組委會的監控和追蹤手段正在發揮作用。有記者在入境8天后,突然被告知入境航班上檢測出新冠陽性病例,該記者也被懷疑爲密接人員,從接到通知那一刻起不能離開酒店房間。而當天乘坐同一航班入境的另一位記者,卻沒有受到這種特別"待遇"。原來,所有入境日本的奧運相關人士都在手機軟件中填報了入境航班和座位號。兩名記者座位相隔11排,因此一人被疑密接,而另一人仍然可以活動。

每位奧運相關人員都有自己的奧運證件,它相當於奧運區域內的身份證和通行證。因此,人們即使不攜帶手機,也都隨身佩戴這一證件。然而,這個證件看似平平無奇,實則暗藏玄機。一個偶然的機會,一位記者需要更換證件,辦理手續時聽到工作人員準確無誤地報出自己的行蹤和住址,原來奧運證件的正中央內嵌一塊GPS芯片。難怪換證時工作人員對記者行蹤瞭如指掌。個人隱私在毫無知覺的情形下被採集,這是疫情之下必須面對的無奈現實。

7月1日,工作人員在奧運會主新聞中心入口檢查證件和測量體溫。新華社記者華義攝

迅速應對,不僅包括髮現陽性病例和確定密接時迅速隔離,也包括採取及時有效的措施讓符合條件的運動員及時迴歸賽場。按照防疫規定,密接人員在滿足包括住在單間、在房內進餐、乘坐專用交通工具及每天接受核酸檢測等條件的情況下,並且在比賽開始前6小時核酸檢測結果爲陰性,就可以上場參賽。

東京奧組委26日宣佈,新冠無症狀感染者滿足相關條件,均可恢復參賽。即無症狀且隔離滿10天,或者無症狀者在指定酒店隔離滿6天、且6天后間隔24小時以上的連續兩次核酸檢測結果爲陰性。也就是說,在檢測出陽性後,新冠無症狀感染者最快7天后就可以重新站上奧運賽場。

適時做調整,凸顯人性化

隨着賽程推進,國際奧委會和東京奧組委根據運動員和相關人員的反饋,結合賽場實際,不斷對防疫規定進行修改完善,陸續出臺了一些人性化措施。

按照此前公佈的第三版防疫手冊,運動員在喫飯、喝水、比賽、訓練、睡覺以外,必須堅持佩戴口罩;獲得獎牌後在頒獎儀式上仍然不能摘下口罩,即使在領獎臺上拍照也是如此。

7月27日,中國選手陳芋汐(右)和張家齊在頒獎儀式上擁抱。新華社記者許暢攝

不過,國際奧委會根據科學建議,宣佈從25日開始允許獎牌得主在領獎臺上摘掉口罩30秒,並且可以在戴好口罩的前提下,一同登上最高領獎臺合影留念。之所以做出上述調整,是爲了記錄下運動員競技生涯中最珍貴最獨一無二的瞬間,記錄下這一刻他們的表情和真情實感,共同慶祝他們的優異成績。不難看出,國際奧委會和東京奧組委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也在努力改善運動員的參賽體驗。

對於媒體,東京奧組委也儘可能爲他們的工作創造條件,提供便利,對於一些專訪需求儘量予以安排。此前,考慮到嚴格的防疫規定,媒體對於能否像往屆奧運會一樣邀請運動員做面對面的專訪並無太大把握。好在,在組委會的配合下,新華社已成功約到吳靜鈺、趙帥、楊倩、楊皓然、孫一文、龐偉、姜冉馨、三人籃球女隊等衆多"大牌"運動員來到主新聞中心參加《約大牌》節目錄制。只不過,運動員需要從指定獨立出入口,由專人、專車接送至專用停車場,再在志願者引導下乘坐專屬電梯到達指定樓層,進入媒體提前向組委會申請的會議室接受採訪。媒體人員則要乘坐不同的電梯到達指定地點,進入訪談間。採訪期間,受訪者和採訪者也需要保持距離且全程佩戴口罩。

7月30日,楊倩和教練葛宏磚來到新華社訪談間接受《約大牌》節目專訪

細數下來,東京奧運會前半程的防疫措施,可以說是嚴格細緻又不失人性化,分級分類又能適時調整,在世界各地人士齊聚東京的嚴峻形勢下,通過製造"泡泡"環境儘可能切斷病毒傳播鏈,有效降低感染和傳播風險。舉辦一次"安全、安心"的奧運會,國際奧委會和東京奧組委正全力以赴兌現這一承諾。

新華社東京奧運會報道團出品

來源:新華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