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国空间技术的创始者和组织者之一,

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他主持我国第一枚液体推进剂探空火箭研制、

提出我国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的技术方案、

研制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

他是我国目前在世的“两弹一星”元勋中最年长的一位。

他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拓荒者,

他就是迎来100岁生日的王希季。

王希季1921年7月23日出生在云南昆明的一个白族家庭里。

王希季父亲是商人,生意场上沉浮多年,不愿孩子再身陷商海,唯一的心愿是希望孩子能学一门手艺平安度日。但王希季不甘平庸,从职校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入读工学院机械系。

在大学,王希季萌生了“工业救国”的想法。1942年,他从西南联大毕业后进入兵工厂, 抗日战争胜利后,又到了昆明的电厂。

1948年,王希季踏上了留学旅程,前往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动力及燃料专业留学。1949年,他以优异成绩获得了科学硕士学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次年3月,王希季毅然放弃国外良好的学术环境,登上“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回国。同在船上的还有华罗庚、朱光亚等人。

王希季回国之后,先后在大连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任教。随后,加入中国航天。

1958年10月,王希季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党旗下庄严承诺,要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党,献给祖国。

1958年11月,王希季被调到上海机电设计院。具体做什么工作,安排王希季的工作人员只是说“去了就知道了”。去了之后,他才知道是要干一件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大事——研制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来发射中国自己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没有人做过运载火箭,他们就决定从探空火箭开始。在上海郊区新建的发射场中,王希季开始了艰苦的设计和研制工作。1960年2月19日,我国第一枚探空模型火箭T-7M一飞冲天。虽然这枚火箭只在天上飞了短短8公里,但王希季说,这是他航天事业中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成功。

随后,从探空火箭到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近十年的时间里,王希季硬是把自己从一个门外汉变成运载火箭专家。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点火升空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当收音机里传出“东方红”乐曲声时,王希季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

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穿云破雾飞上了太空。当人们沉浸在发射成功的喜悦中时,王希季却提着简单的行李,匆匆地赶往卫星测控中心。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他还要等待着送走的那颗卫星再听话地返回地面。有人说,那几天,他连睡觉都“睁”着眼。

3天后,天空中终于出现了那顶红白相间的降落伞。这颗卫星的回收成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上世纪80年代,我国先后成功发射8颗返回式卫星,其中有6颗是王希季负责研制。

“我们深知这件事情对国家的分量,这要求我全身心投入,一心只为国家作贡献。”王希季说。

1994年7月,我国第16颗返回式卫星发射,王希季简单收拾行装,奔赴大西北。发射第二天,他又赶赴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与另外几位老专家一起参与卫星测控和回收任务。

1996年10月20日,我国第17颗返回式卫星发射,王希季再次出现在酒泉。这是一颗最新型号的返回式卫星,由他主持制定型号技术方案。这颗卫星上的搭载物多达17类,有用于心肌观察和病理反应实验的小乌龟,有从刚出生的幼鼠脑细胞中提取的神经元,有不同品种的植物和菌种,还有一面五星红旗和一面紫荆花旗——航天人为香港回归特别准备的厚礼。

王希季这辈子从不言休,老骥伏枥,仍然为仰望星空奔忙,引领我国航天事业踏实向前发展。

1999年,他还正式提出了航天技术体系的新概念,是对航天技术作为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的内涵更确切的认识,有利于推进我国航天技术的协调发展。

2010年,年近90岁的王希季仍然在思考,积极建言献策,发挥余热。他和闵桂荣等7位院士和10位研究员向国家提出发展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建议。

如今,王希季100岁了。在其夫人聂秀芳看来,王希季的长寿密码是“思想单纯,不想着名利”——这是一位科学家的纯粹和坦荡。

作者:邢大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