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爲天,喫文化源遠流長

這些歷經歲月打磨沉澱下來的美味

帶着家鄉的文化和情感寄託

成就了今日的“非遺”美食

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落幕

這份“非遺”菜單你喫過嗎

讓我們用“一”串起

屬於福州的古早味

一口榕情在福州,有一種食物,它總是以圓形示衆。一顆顆、一粒粒,在手藝人手下,一搓一揉,便成美味。那一口口都是最地道的福州“古早味”。

1 永和魚丸

永和魚丸 張旭陽/攝

“沒有魚丸不成席”

一句話便可知魚丸的地位

永和魚丸以其潔白、鬆軟

清香、味美最爲特色

2 同利肉燕

福州肉燕 全怡月/攝

“喫太平燕、享全家福”

同利肉燕的製作工序有十幾道

肉燕皮薄如紙狀的

其肉餡口感軟嫩

湯味鮮美,入口順滑

3 木金肉丸

“木金肉丸老鋪”位於南后街

姚木金採用芋頭、薯粉、豬肉

紅棗、芝麻、紅糖等爲原料

加工成一粒粒蒸熟的肉丸

4 耳聾伯元宵丸

耳聾伯元宵。鄒家驊/攝

耳聾伯製作的元宵丸

配料講究,皮薄餡多

飽含油汁,味極鮮美

皮與餡永遠不粘在一起

可以分開喫

一胃暖意米粉面是傳統的主食,中國人的胃,好像不來點主食,這頓就算沒喫。一份主食下去,胃裏才感到踏實飽滿。

1 隆福記椒鹽八寶飯

八寶飯。海博TV/圖

椒鹽八寶飯主要用

優質糯米、上好的豬油

再選擇含油脂的花生

炸完之後就有一種酥脆度

2 閩清茶口粉幹

遊客品嚐茶口粉幹。林雙偉/攝

閩清茶口村生產粉幹

因水質好、做工細、選料精良

採用自然風乾等辦法

所產粉幹潔白勻長、細潤柔韌

且久煮不爛、翻炒不粘不碎

3 閩侯線面

閩侯面線傳統技藝切磋。林雙偉/攝

“福州線面”又稱“長壽麪”

其原料爲優質麪粉

輔以清水和少量鹽、油、薯粉

經考究複雜的手工工藝

產品細如絲、長如線

一杯雅意飯後閒來無事,來杯茶,談古今、論中外,亦是別有一番風味。“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茶的地位。

1 老福州茶攤

南仙茶攤。資料圖

在當時健在的福州民俗專家

方炳桂老先生的倡議下

南仙茶品有限公司負責人翁文峯

依靠自己的店面

辦起南仙茶攤

免費提供茉莉花茶

“蝦油味”茶攤由此走紅

2 茉莉花茶窨制工藝

茉莉花茶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非遺窨制技藝。資料圖

茉莉花茶窨制須經過茶坯處理

鮮花養護、窨花拼和、堆窨、通花散熱、

收堆、起花、烘焙、冷卻、轉窨

或提花、勻堆、裝箱

等十多道傳統工藝程序

2 百年洪家茶紅茶

洪家茶舊包裝。福州晚報/圖

相較於其他傳統的紅茶工藝

百年洪家茶多了一道做青的工序

由此才能散發出獨特的花果幽香

一齒存香福州人愛喫會喫,絕不侷限於主食上。那些有嚼勁的零食,一口下去,脣齒留香,那滋味別提有多絕了。

1 黃米糕

薛福泉的愛人林穎正在切黃米糕。福建日報/圖

黃米糕,老福州人稱之爲“三絕”

潮安黃米糕製作技藝

利用科學的配方

不加任何添加劑

較適合老人、嬰幼兒食用

2 彬德橋“米時”粿

福州老字號彬德橋“米時”粿店。顏瀾萍/ 攝

福州彬德橋“米時”粿這家店

每天凌晨開始生產

從原材料配備到成品製成

需要經過數十道工序

並依時節氣候調整產品配方

3 福州鼎鼎肉鬆

鼎鼎肉鬆。全怡月/攝

肉鬆創始人林鼎鼎

被稱爲中國肉鬆第一人

其產品一問世

即備受世人喜好而轟動全國

一湯絕塵“寧可食無肉,不可食無湯”, “湯”已成爲中華飲食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鍋湯燉出來,鮮味與營養全部濃縮在了湯中。

1 聚春園佛跳牆

佛跳牆。陳暖/攝

佛跳牆製作工藝尤爲耗時

在選材方面的要求近乎苛刻

需要用到魚翅、鮑魚、海蔘、番鴨

等各色山珍海味20餘種

一開蓋可謂是

“壇啓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

2 雞湯汆海蚌

雞湯汆海蚌。歐有志/攝

雞湯汆海蚌以鮮活海蚌爲原料

氽以滾熱的雞湯而成

口味鹹鮮味

湯清見底,入口極鮮

一味繞樑外地人說福州人的普通話裏有股濃濃的”蝦油“味,可見蝦油在福州人心裏的地位。

1 民天蝦油

蝦油成品。資料圖圖

民天魚露採用

新鮮小海魚、蝦等爲原料

經食鹽醃製、發酵、浸提

熬滷、滅菌、過濾、配兌

等工序製成

成品呈琥珀色,葷鮮清香

在福州,你很難找到一個不愛喫的人

提起喫,每個昏昏欲睡的人

都將重新抖擻起來

掏出飯碗再戰三百回合……

本屆世遺大會於今晚落下帷幕

海內外朋友們

這份福州“非遺”味道

呈現的不僅僅是食物

還是一種文化和手工藝的傳承

希望給你們留下美好回憶

精彩視頻推薦

快來領!

世遺大會專屬頭像來啦!

僅在7月開放領取

數量有限!

快來點擊下方圖片換頭像吧!

↓↓

快來看!

3分鐘讓你成爲“世遺學霸” !

快來翻閱

這本定製版學習寶典

↓↓

福州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編輯 楊玉娟

實習生 吳堯

審覈 劉寶英

監製 黎倫俊 黃而海

審覈 申哲

監製 王新 劉必泳

來源:福州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