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的陈可冀,仍然每天出现在西苑医院。

病房门口陈可冀的照片,是他80岁那年拍的。

在中国中西医结合发展史上,陈可冀的名字,刻在上面,整整70年。

从神农尝百草到李时珍写下《本草纲目》,2000多年以来,中医药始终庇护着华夏子孙。但晚清时期,以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细菌学、临床诊断学为特征的西方医学,开始大规模输入中国。得不到现代科学承认的中医,其存在的合理性受到质疑。1929年的中医废止案,当时政府以及西医界以中医需要改良、中医需要科学化为由,向中医界不断施压。

29年后的1958年11月11日,毛泽东做出批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并指出“中西结合的高级医生,其中可能出几个高明的理论家。”

对有着“致广大”特色的中医学术理论,及有着“尺精微”专长的西方医学理论,明显不同的两种医学进行类比、交叉、移植和整合,可想其难度。但这就是陈可冀将面对的人生命题,中西医结合。

1956年,27岁的陈可冀第一次离开家,响应“西医学习中医”的号召,来到了北京,来到了中国中医科学院,一头扎进了中医的世界。

从《黄帝内经》到《伤寒论》,从《金匮要略》到《神农本草经》,从用西医的眼光观察局部,到用中医的眼光,认识整体。季节寒暑,昼夜交替,陈可冀开始感悟到祖国医学“天人相应”的治病理念。更让他深感震撼的,是这些中医大家,无一例外展现出的慈悲底色。

陈可冀开始意识到,中西医两种医学绝不是“水火不容”的“死对头”,而恰恰是共同携手,对抗病魔的好“战友”。

陈可冀,确立了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中西医结合研究。从此,陈可冀每天要阅读十余种中英文报刊杂志,办公室经常可以看到他检索数据的身影,每当在庞杂的资料中,发现一点点希望的苗头,都能让他兴奋不已。

盼着盼着,陈可冀,等到了一个机会。

当时,全世界的心脑血管疾病都处于爆发态势,同一时期,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大规模研究冠心病。而在中国,1970年,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召开全国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对冠心病的防治研究。一年后,北京地区防治冠心病协作组成立,陈可冀代表西苑医院迅速加入。不曾想,他们在古方中,寻着先人一草一木、一花一茎的记载,竟有了意外的发现。

陈可冀和团队在研究期间,翻阅了历朝历代的医学古籍,他们发现上至秦汉,下至元、明、清,各家学说都有关于血瘀法的记载。在西医的眼中,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而在中医的眼中,冠心病就是血液不通,“血瘀”。陈可冀和团队看到了曙光,开始尝试,把中医活血化瘀的思路运用到冠心病的治疗中。

20世纪60年代以前,活血化瘀主要用于跌打损伤、妇科疾病,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应用较少。陈可冀和郭士魁开始尝试,先从16本著作,8980种中药中,筛选出150种活血化瘀的药物。根据疗效成分不同,首次将活血化瘀药物分为三大类,进一步遴选出35种具有确切疗效的药物。

3000个日夜过去,1981年,陈可冀与阜外医院 同仁医院等几家医院,展开了国内第一次中医药临床双盲随机对照试验。最终由5种中药,丹参赤芍川芎红花降香组成的冠心2号方,成为活血化瘀为主 治疗冠心病的创举。

十年时间,用活血化瘀治法,治疗531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有效率从70%,提高到88%,此后活血化瘀成为全国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主流治法,那一年 陈可冀52岁。

90岁寿辰当天,陈可冀照常来到了学术座谈的会场,70年穿梭于中西两种医学之间,回望自己的一生,他说下了这段话:

人生很短,我希望年轻人爱护时间,爱护光阴。

现在是我国中医药发展最好的时期,我愿意和大家一起,为中医药事业,继续作出贡献。

生老病死谁也无力挽回,我们一定要珍惜,我们还活着。

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

仅以此片献给为弘扬祖国医学作出毕生贡献的陈可冀及其团队。

更多关乎民族大业、救治大任的故事,敬请关注BTV生活频道6月26日起每周六19:45播出的25集大型纪录片《共和国医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