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德爾塔病毒大暴發,美國養老院這次依然沒準備好︱鞠川陽子話養老

目前也沒有任何資料顯示,針對這次更嚴重的德爾塔病毒的大暴發,養老院已經在人員、設施、設備或醫護等方面做好了準備。

當地時間7月30日,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發佈了新的“戴口罩令”(Mask Guidance),要求在公共區域的室內,無論已經接種了新冠疫苗的還是沒接種的都必須戴口罩。CDC稱,“這場抗疫大戰已經改變了”,迫使他們必須改變公共健康政策。從2020年2月1日起實施的第一次“戴口罩令”到5月13日的解除戴口罩令,再到7月30日第二次“戴口罩令”,剛剛恢復了自由開始旅行度假的人們憤怒了,這更激怒了已經打了免疫注射並相信自己是安全的人們,也引發了對新冠疫苗有效性的爭論。

同日,CDC發佈最新研究數據稱,德爾塔變異體病毒的傳播能力是此前新冠病毒的3倍,甚至超過了埃博拉病毒,德爾塔病毒能更快地從一個目標跳到另一個目標,一位感染者平均能傳播給5~9個人,病症也更加嚴重,就像是一種全新的病毒(參見下圖:CDC發佈的數據)。有醫學專家稱,布料和醫用外科口罩無法阻擋德爾塔病毒,只有N95口罩纔有效。美國的每日感染人數已經達到了與第一輪新冠暴發時一樣的水平,一些州的醫院又回到了新冠患者人滿爲患的狀態。

已注射的新冠疫苗到底是否有效

CDC發佈的報告稱,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在被感染的已經接種了新冠疫苗的患者中,產生了與未接種新冠疫苗患者同樣數量的病毒,而且具有同樣的傳播傾向,也就是說已經接種了新冠疫苗的人羣可以同樣傳播德爾塔病毒。在對馬薩諸塞州巴恩斯特布爾縣7月份469名德爾塔病毒感染患者羣的研究發現,有74%患者是接種了新冠疫苗的二針注射的,被稱爲“突破感染”(Breakthrough),同未接種新冠疫苗的患者相比,他們有同樣的病毒載量,同樣的症狀和嚴重程度,但是沒有人死亡。這項針對接受了免疫注射的患者羣的比較性研究還在繼續,包括治療時間、恢復程度等。

有越來越多的州和政府機關、企業也開始強制要求接種新冠疫苗,多數大學和學校也馬上宣佈了“強制戴口罩令”和“必須接種新冠疫苗”的要求。

最早達到了70%羣體免疫目標的以色列已經開始推行給65歲以上老人接種第三針加強新冠疫苗,美國CDC還沒有給明確的說法,在此前輝瑞製藥的老闆稱美國人需要接種第三針加強疫苗時,CDC曾馬上反對稱“不需要”,因爲要先集中精力達到羣體免疫目標。

老人仍是最高風險的人羣

在新冠疫情期間,居住在養老院老人的死亡人數佔了美國新冠肺炎死亡總人數的三分之一,主要原因是養老院的護工短缺,缺乏足夠的預防和醫療設備,沒有有效的控制感染擴散的措施,更無應急疫情管理的經驗等。養老院成了衆矢之的,死者家屬和維權組織要求追究養老院的責任。雖然在推行接種新冠疫苗之後養老院裏的老人死亡人數下降了,但是上述問題仍然存在,並沒有被解決。而且,養老院的護工短缺問題不但沒有改善反而更加惡化,因爲美國的“大招工慌”導致更多人辭職改行去更高收入的工作崗位。

專業人士和老人家屬擔心如果有更嚴重的新冠病毒變異體,比如德爾塔變異體或者其他新的變種產生,養老院裏的老人們會否再成爲最無助的羣體?

在開始接種新冠疫苗後,住在養老院裏的老人是最優先被提供接種新冠疫苗的人羣,可是聯邦政府的最新數據顯示,只有平均約81%的養老院裏的老人接受了疫苗的注射,而養老院的員工只有平均58%接受了注射,可是養老院也不敢強制要求他們接種或者辭退不接種疫苗的員工。這就更增加了老人家屬們的擔心,因爲這些養老院的員工可能引發新一輪的院內感染大暴發。而在聯邦政府的層面,是否接種新冠疫苗仍然是非強制的,大衆希望能提高養老院員工新冠疫苗的接種率。

這次面對德爾塔病毒的來襲,已經接種了新冠疫苗的老人們是否可以依靠疫苗保護自己?從前面的“突破感染”案例數據來看,局勢不容樂觀。CDC的報告稱,數據顯示感染德爾塔病毒的患者中,無論接種疫苗狀況如何,老年人組住院和死亡的風險都更高於其他人羣組,也就是說老人仍是最高風險的人羣。更加遺憾的是,目前也沒有任何資料顯示,針對這次更嚴重的德爾塔病毒的大暴發,養老院已經在人員、設施、設備或醫護等方面做好了準備。

提高養老院的服務和管理質量成了無解的難題

2021年7月初,美國拜登政府推翻了前總統特朗普2017年通過的減少養老院罰款的政策,返回到之前的政策,就是保留監管機構可以酌情判處每天的罰款,可以每天或實例處罰。認爲更大的罰款是一種威懾,更有利於推進這些規定的嚴格執行。

特朗普之前的政策是大幅減少對有違規行爲養老院的罰款金額,該政策限制了美國養老院因違反安全標準而被處以罰款的規模,即阻止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MS)對一家不符合聯邦標準的養老院處以罰款,將多項罰款減少到一筆罰款,罰款總額從數十萬美元降至最高2.2萬美元。

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的律師表示,許多養老院有違反聯邦政府制定的標準的行爲,包括不能有效控制院內感染、沒有保護院內老年住民免受可避免的傷亡事故、被忽視、身體和精神的虐待,以及患褥瘡等疾病,就連一些大型的知名療養院都是“慣犯”。他們稱,養老院根本不在乎這小額的罰款,只有足夠大的罰款金額纔有可能引起他們的重視,從而推動他們改正違規的行爲。

但是,該政策馬上遭到了美國醫療保健協會和國家輔助生活中心的反對,稱按照天徵收罰款,是從這個本來就資金不足的養老院行業拿走寶貴的資源,特別是在當前養老院需要空前的支持來保護其老年居住者的時候。衆所周知,養老院的工作一直是低薪而勞累的,也正因如此,無法招聘到有相當學歷或者高素質的員工,從而導致培訓、服務和管理質量無法提高,這已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通過罰款的方法懲處違規行爲不但無法提高服務和管理質量,反而會造成養老院更加缺乏資金,需要降低員工薪水或者減少僱員人數,最終會導致服務質量更低,甚至經營困難。這更是把養老院推到“死亡漩渦”中。

在拜登總統給老年護理的4000億美元投資大單中規定,是給以社區和家庭爲基礎的老年護理服務的,就是說不給養老院錢。有數據稱,到2020年12月居住在養老院的老人總數佔美國總人口的1%,即近330萬人,那麼這數百萬老人的健康、安全和權益又由誰來保護?

開拓思路,尋找新的解決方案

筆者之前在《第一財經日報》的專欄文章中曾介紹,在日本、美國、英國等許多國家,養老院面臨的最普遍的共性問題是老年護工短缺、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低等,各國政府和從業者都曾爲杜絕違反標準的行爲,包括不能有效控制院內感染、沒有保護院內老年住民免受可避免的傷亡事故、被忽視、身體和精神的虐待等做過各種嘗試,從罰款、規範培訓、加強護工品德教育到給予資金等,但是至今都沒有很成功的或可以普遍推廣的方案。

而現實是,隨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和老年護工的短缺狀況惡化,養老院中發生的傷亡事故、虐待事件反而逐年增加。

筆者一直關注和研究新科技在養老產業特別是老年護理服務和養老院管理中使用的可能性。例如,完全可以通過設置視頻監控系統對養老院裏發生的虐待、暴力、故意忽視等惡性行爲進行錄像、取證從而及時予以阻止和懲處;而現有的各種跌倒、落牀,移動感應器已能很有效地幫助及時發現意外事故並報警,爲及時施救提供可能;感應牀墊和防菌牀單、尿布等可以提高個人衛生,對預防褥瘡的發生提供幫助;此前曾介紹過的機器人護工、機器人護士的應用對減輕護工的工作量和提高服務質量大有幫助等。

筆者認爲,養老產業應該開拓思路,積極探索引進新科技到養老產業,有效地利用新科技提高養老院的服務和管理質量,這纔有可能走出死衚衕,走向一個良性循環的健康發展之路。

(作者系日本養老產業專家,陽子企業管理諮詢公司總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