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京都的西东京市,城际车站"东伏见站"出来步行两分钟,就能找到羽佳乒乓球俱乐部。下午的训练课,有近20个孩子参加。俱乐部创始人、前中国乒乓球队队员李隽,正忙着与家长确认下一堂训练课的时间,因为妈妈说,女儿还有英语课。

图说:李隽正在指导小球员 新民晚报特派记者 金雷 摄

这名叫伊藤的小队员,刚刚拿到全国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六年级以下组别的单打第三名,与她对练的姑娘三岛,凭借更加出色的成绩,被日本生命下属的乒乓球精英学院招收,这家机构曾培养出平野美宇、早田希娜等年轻国手。"她这就是奔着国家队去了。"李隽解释。

羽佳乒乓球俱乐部开张时,招生还有困难,而现在,经常接到很多家长的电话,"一些3岁的孩子也想来训练。"这一切的变化,在日本从事乒乓球运动近30年的李隽,深有感触。

打乒乓能谋生?

李隽最初来日本,是受日产汽车企业队的邀请。当时在日本,乒乓球运动主要由大企业支持,各大公司成立队伍,每年举办各类比赛,日产汽车队是其中实力最强的。李隽曾代表中国国家队,参加1989年多特蒙德和1991年千叶的世乒赛。最初一段时间,她在日本乒坛几乎没有对手,连续拿了两年冠军。

图说:年轻时的李隽

上世纪90年代,中国乒乓球在亚洲的对手主要是韩国、朝鲜,日本还排不上号。为了帮助李隽尽快适应日本的工作和生活,日产汽车专门为她配了翻译,外出比赛全程陪同。2000年在马来西亚的世锦赛,日本乒协找到李隽,希望已经转籍的她为日本队出战。

这届在日本本土举行的世乒赛,离开乒坛10年的李隽再度出山,助日本女团赢得第三名。不只李隽,那段时期,来到日本工作和生活的前乒乓球国手,如男子的韦晴光、高志亮等,都对日本乒乓球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那时的李隽已在日本成家,并有了孩子,照顾家庭之外,她想做一点自己的事业。日本的妈妈桑(年长的家庭妇女)喜欢打球,前乒协主席荻村伊智朗搞的俱乐部就很受欢迎。于是,李隽去俱乐部教会员打球,晚上有时间,也教教当地的孩子。

图说:李隽指导小球员

"爱酱"的影响力

日本最受欢迎的是棒球和相扑,那时乒乓球未入主流。"挺土的人才玩。"李隽刚到日本那会,一点都没享受到做国手时众星拱月的待遇,还有人问她:你光靠打球能谋生吗?"即便在日产汽车的一些队友,对这项运动的了解也不全面,他们有些上了中学,才接触到乒乓球。"

直到福原爱的出现,她健康可爱又敢于拼搏的形象在电视上大量曝光,促使日本的爸爸妈妈转变观念,"他们发现,孩子练乒乓球也挺好的,日本青少年也把'爱酱'(福原爱)视作偶像。"

2009年,李隽在西东京市置地,建了一栋房子,羽佳乒乓球俱乐部正式开业。俱乐部的招生年龄放宽到5岁,但登了广告也没人来。到了2013年,风向变了,不少父母主动敲开俱乐部大门,要为孩子报名。

和中国的体制不同,乒乓球在日本青少年中逐渐普及,家庭是最主要的推动力。父母想把孩子培育成下一个福原爱,电视和报纸也推波助澜,此后平野美宇、张本智和这些年轻新锐的比赛,常有转播和报道,让他们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图说:教练和小学员们

问羽佳俱乐部的小学员伊藤,你的偶像是谁?回答是如今日本的头号女选手伊藤美诚。另一名男学员北岛说,自己喜欢水谷隼,至于理由,"因为他是左撇子,我也是。而且,水谷的技术特别全面。"

招生规模扩大后,羽佳俱乐部又租了转角的一栋房子用来培训。临街的是初级班,主要培养孩子乒乓球的兴趣,转角的是高级班,目标是打造青少年的精英人才。

从普及到精英

前几日,李隽带队去神户参加全国青少年乒乓球赛,那是每年7月举行的单项大赛。在二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组别的比赛中,羽佳俱乐部的小队员均取得佳绩。下个月,俱乐部又将组队参加一年一度的全国团体赛。

"比赛名额分配是根据各地人口来的,比如单项赛东京有5个,北海道是3个,若今年东京的小选手有2人进入前八名,下一年就可以增加一个。"李隽说,东京的乒乓球俱乐部现在有七八十个,小选手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

图说:羽佳俱乐部里小球员们参加比赛的合照和奖状

因为成绩好,羽佳俱乐部与日本乒协建立了常年的合作关系。平野美宇刚冒出来时,她母亲就向乒协提出,为女儿请一位专职教练。为此,乒协本部长宫崎义仁特地来到李隽这里,邀请羽佳俱乐部的教练刘洁带教平野。那段时间,在刘洁的教导下,平野的世界排名从200开外迅速升至40,水平得到质的飞跃。

今年的全国大赛后,俱乐部学员、六年级的三岛悠葵收到日本生命旗下球队的录取通知。这意味着,这名队员将得到更好的深造,成为日本乒乓球的储备人才。李隽说,现在日本乒协除了关东,关西地区也建了精英学院,以便吸收更多优秀的青少年苗子,"企业队也要建立青少年梯队,这样,乒乓球打得好的孩子,成长会有更多出路。"(新民晚报特派记者 金雷 东京今日电)

图说:羽佳俱乐部里的课表

记者手记|两种模式,一件幸事

下午4点半,几位妈妈聚在羽佳俱乐部门口,等着接孩子回家。有些学员住得远,回家要四五十分钟的路程。训练室的墙上,挂着"练心壮胆,积健为雄"的汉字书法,小学员排成一队,正在聆听教练对训练表现的点评,有不明白的就举手提问。洗澡更衣后,他们背好书包,与大家行礼告别。

很多日本孩子拿起球拍,是真的喜欢这项运动。为了支持孩子的兴趣,父母在家里也配了球台,除了在俱乐部训练,孩子回家也摸球,经常是上学前,还在家里打一会。像平野、伊藤,小时候就练得多,别人每天2小时,她们5小时,技术完成度就高,进步就快。而且,日本现在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比赛机会,让孩子们在比赛中成长,增强对技术的理解力,领悟后再投入训练,良性循环,然后找出好苗子,由国家投入财力人力重点培养。

图说:小球员们和教练

另一个特点,像张本、石川和伊藤这些年轻国手,参加大赛都是全家上阵。这不是给选手压力,而是一种强有力的支撑。李隽回忆,以前自己上场前,日本教练曾跟她说:你不要有压力,赢不了的话没人会怪你,因为你在全国是最优秀的,你若输了,换别人也会输呀。这种文化,帮助日本选手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去,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疫情暴发前,李隽每年带队员去中国交流,"他们可喜欢去了,每次和中国的小队员交流都特别带劲,进步也很大。"中日对抗已经成为也会继续成为世界乒坛的主旋律,这是两种模式下的精英培训。从小就重点锻炼比赛能力的日本选手,与专业体制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中国运动员,将在东京奥运赛场,上演精彩的碰撞。对乒乓球运动来说,这是幸事,相信对手的强大,也会促使中国乒乓球励精图治,更上一层楼。(金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