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大跌就是機會?200億資金借道ETF湧入A股,這些行業獲熱捧,“港版納斯達克”也被增持

上週A股波動加劇,卻有資金借ETF抄底!

在剛剛過去的一週中,A股經歷了巨幅震盪,在週一、週二的急跌之後,週三開始迎來反彈,週四進行大幅上攻,截至週五收盤,創業板指近乎“收復失地”,周跌幅爲-0.8%,上證指數則將跌幅收窄至-4.3%。在這動盪的一週中,部分資金顯示出了“先見之明”,據統計,上週前三個交易日中,有超過兩百億資金借道ETF湧入市場。

不僅A股市場巨幅震盪,港股市場同樣出現劇烈波動。其中,被稱爲“港版納斯達克”的恒生科技指數,在上週先是創2020年7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兩天後,又創歷史最大單日漲幅。一番劇烈波動之後,恒生科技指數一週累計下跌6.7%。而這其中,ETF資金又獲資金“抄底”。據統計,今年5月成立的首批7只恒生科技ETF在上週前三日獲淨申購9.82億份,淨流入金額爲11.52億元。

ETF產品是近年來市場上發展最亮眼的基金品種之一,憑藉其高效的申贖機制受到許多投資者的青睞。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7月底,全市場ETF產品數量共計538只,基金管理規模爲1.27萬億元,較去年同期的0.86萬億,增長47.67%。

200億資金借道ETF湧入A股

上週,A股經歷了巨幅震盪,在經歷了週一、週二的急跌之後,在上週三開始迎來反彈,上週四繼續大幅上攻,截至上週五收盤,創業板指近乎“收復失地”,周跌幅爲-0.8%,上證指數則將跌幅收窄至-4.3%。在這動盪的一週中,部分資金似乎成功“抄底”,據統計,上週前三個交易日中,非貨幣ETF累計獲超過兩百億的淨流入資金。

從份額變化看,據wind數據顯示,非貨幣ETF中,有超過28只在週一至週三期間份額增長超過1億份。其中,份額增長最多的是華夏中證科創創業主題ETF,三個交易日份額共增長超過8.37億份。

而從資金流向看,“抄底”資金大量流入了代表中小盤風格的中證500ETF和成長風格鮮明的雙創ETF。據統計,7月26日至7月28日,3個交易日內,20只中證500ETF獲淨申購13.33億份,8只雙創ETF則獲淨申購27.27億份。其中,南方中證500ETF在7月28日獲得超26.85億元的淨申購,淨申購額創下2018年11月2日以來最高,當日成交36.6億元,日成交額刷新2020年7月6日以來新高。自7月26日以來,南方中證500ETF近3個交易日累計淨流入超60億元,總規模突破440億元。

業內一位基金經理指出,中證500ETF出現明顯的資金淨流入主要因爲中小市值上市公司業績向好,以及市場由價值藍籌轉向中小盤市場的風格切換。

同時,我們關注到,也有資金聚焦到行業ETF中,軍工ETF、券商ETF、恒生科技ETF、白酒ETF在上週前三個交易日資金淨流入也超過了5個億。醫藥、半導體、新能源、光伏等板塊,也有資金關注。

儘管ETF整體呈現淨流入的態勢,但是仍存在結構性分化。在前三個交易日中,追蹤上證50和滬深300的ETF多遭到資金拋售,其中華夏上證50ETF淨流出8.12億元,華夏滬深300ETF淨流出2.06億元。行業ETF中,部分半導體ETF、5GETF、銀行ETF等也都遭遇資金淨流出。

其中,半導體ETF出現顯著分歧,有基金經理表示,在市場的劇烈波動下,有些獲利盤選擇減倉“落袋爲安”,而有些資金則基於行業的長期景氣度選擇逆勢加倉。

“港版納斯達克”暴跌時迎來“抄底”資金

不僅A股市場巨幅震盪,港股市場同樣出現劇烈波動。

其中,被稱爲“港版納斯達克”的恒生科技指數,在7月26日大跌6%之後,7月27日再度大跌7.97%,創2020年7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7月28日,恒生科技指數開始反彈,收漲3.1%,而7月29日,港股大型科技股開啓報復式拉昇,帶動恒生科技指數飆升8%,創史上最大單日漲幅。一番劇烈波動之後,恒生科技指數本週累計下跌6.7%。而這其中,ETF資金似乎成功“抄底”。

其中,全球首隻追蹤恒生科技指數的ETF――南方東英恒生科技指數ETF,在27日成交額達8.3億港元,資金淨流入達2.9億港元。據南方東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披露的數據,7月27日,逾10億港元資金湧入南方東英港股看多產品,標的包括南方東英恒生科技指數ETF 、南方東英恒生科技指數每日槓桿兩倍產品、南方東英恒生指數每日槓桿兩倍產品等。

對此現象,南方東英認爲,“從歐美多年的反壟斷經驗看,反壟斷背景下,更公平的環境可使互聯網行業更加開放和繁榮。且目前的監管目標是互聯網行業個別領域的龍頭企業,而非所有企業,因此投資人會傾向於通過加倉板塊ETF來進行抄底。”

與此同時,今年5月成立的首批7只恒生科技ETF也在7月26日至7月28日間獲得大量資金申購。這三日,7只恒生科技ETF獲淨申購9.82億份,淨流入金額爲11.52億元。而追蹤恒生互聯網科技業指數的華夏恒生互聯網科技業ETF獲淨申購份額最多,超7億份。

恒生科技指數追蹤港股市值最大的30家科技企業,發佈後不久,港股科技股,尤其是其中的互聯網股一路逼空式上漲,帶動該指數連創新高,最高漲到11001.78點,不過,春節後,該指數一路走低,截至最新收盤日,指數回落至6780.97點,較高點下跌38%。

受此影響,7只恒生科技主題ETF市場表現也堪稱“慘淡”。截至7月底,7只恒生科技主題ETF年內跌幅均超過15%,其中,7月的平均跌幅爲17.6%。

關於恒生科技指數的大回撤幅度,格雷資產張可興認爲有兩方面因素:第一是去年因爲疫情,很多在線行業都獲得比較好的業績增長,那麼今年會有下調業績的預期考慮,所以在年初的大幅上漲之後,估值面臨較高壓力;第二是最近針對教育培訓行業的政策影響,導致大家對其他行業都產生政策上的擔憂。

展望後續,張可興認爲,目前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投資機會,我們應該在“黃金坑”裏尋找更加優質的金子。

華安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高級總監許之彥表示,經過近期的調整,優質的港股互聯網公司已逐步具備投資價值。首先,國內經濟基本面依然強勁、企業盈利總體平穩與美聯儲寬鬆短期難以退出;其次,下半年對於互聯網的強監管可能仍將持續,可能會對部分公司的短期有影響,但互聯網龍頭平臺的總體競爭力並未有太大改變,一旦後續成熟的管控機制落定,行業整體有望迎來估值修復行情。

不過,中信證券發出提示:警惕美股風險集中爆發,或波及港股市場。中信證券表示,基於香港市場的“離岸”屬性,且長期以來港股與美股較高的相關性,一旦下半年美股風險集中爆發,港股大概率也將受到波及。特別是當前港美兩地上市的14只個股中已有7只被納入恒生科技指數,且合計權重也達到21.3%,若美國加稅預期落地導致美國科技股出現拋售,疊加國內監管趨嚴的持續影響,預計或拖累整體港股市場。

公募ETF管理規模達1.27萬億元

近年來,伴隨着權益類基金的迅速發展,公募ETF的發展也駛入了“快車道”。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7月底,全市場ETF產品數量共計538只,基金管理規模爲1.27萬億元,較去年同期的0.86萬億,增長47.67%。

分析人士認爲,ETF產品近年來獲得快速發展的背後,離不開其與個股相比具有五個方面的顯著優勢:首先,在註冊制背景下,ETF作爲頭部公司的替代具備基本面優勢;其次,ETF可分散個股風險,避免個股黑天鵝;第三,做市商機制的存在,使得ETF具備充裕的流動性;第四,相較於個股,ETF交易成本更加低廉,無印花稅;最後,ETF更爲高效,通過ETF申贖機制,可變相實現日內T+0交易。

與此同時,ETF產品在行業、主題賽道呈現百花齊放態勢。今年新成立的ETF產品中已不再以寬基產品爲主,而是不斷推出填補市場空缺的行業、主題類型,包括遊戲、機械、養殖、衛星、電池等。

而從基金管理人角度來看,由於先發優勢和平臺效應等因素,頭部基金公司優勢十分顯著。據興業證券統計,截至2021 年二季度末,規模最大的前五家ETF管理人分別爲: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華泰柏瑞基金、國泰基金和南方基金。其中,華夏基金總規模1974.94 億元,市佔率21.48%,在規模與市佔率上均遙遙領先,第二名易方達基金領先第三名華泰柏瑞基金142.23 億元。

興業證券同時表示,儘管每家基金公司側重不同,但頭部基金公司的產品佈局並不侷限於一兩類,而是呈現多點開花的情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