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銀行貴金屬業務逐漸收緊!已有超20家商業銀行暫停貴金屬新開戶業務 來源:經濟日報

7月27日,招商銀行發佈通告,宣佈將於2021年8月11日對個人紙貴金屬雙向交易業務、實盤紙黃金紙白銀買賣業務進行調整。

具體看,招商銀行對相關業務的客戶協議、產品說明書、風險揭示書等文件進行了修訂,修訂範圍包括業務應急清算、業務暫停與停辦等事項和條款。

“考慮到貴金屬市場風險較大,我行未來將進一步從嚴限制個人紙貴金屬雙向交易業務及實盤紙黃金紙白銀買賣業務。對於有以上產品持倉餘額的客戶,請您保持關注並做好倉位管理,適時降低持倉餘額。”招商銀行在通告中表示。

通告還指出,自通告發布日起至2021年8月10日,若客戶不接受新版協議內容,可通過手機銀行APP、櫃面等渠道關閉、註銷個人實盤紙黃金紙白銀買賣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招商銀行並不是第一家收緊貴金屬業務的銀行,自去年以來已有多家銀行通過調整風險等級、暫停開倉交易、解約等方式收緊貴金屬業務。

至於收緊業務原因,多家銀行在通告中提到的是“貴金屬價格持續出現較大幅度波動”“市場風險顯著增強”“個人貴金屬交易類業務投資交易風險上升”等。

“影響貴金屬的價格因素比較複雜,但貴金屬價格的走勢往往受到貨幣政策的影響,尤其與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寬鬆與否關聯較大,但是美聯儲的操作往往又無法預測,這就增加了價格波動的隨機性和風險;其次,國內很多投資者缺乏對沖風險的認識和渠道。”金磚匯通首席策略分析師趙相賓對記者表示。

據記者統計,目前已有超20家商業銀行暫停貴金屬新開戶業務,既包括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等國有大行,也包括光大銀行平安銀行等股份制銀行。

“多家銀行收緊貴金屬業務主要基於產品風險角度,以及投資者適當性問題的考慮。”南華期貨金屬分析師夏瑩瑩表示,從風險角度看,去年上半年“原油寶”事件後,銀行對掛鉤大宗商品的衍生產品風險度有了新的認知,提高了對此類業務的警惕;從投資者適應性角度看,銀行客戶的投資週期普遍偏長,但期貨市場參與雙向交易以及槓桿交易的投資者的交易週期都偏短,且倉位管理要求更高,需要更加專業的投資諮詢服務,因此銀行客戶參與這些衍生品交易的適應性相對較低。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導致國際市場多個商品價格風險急劇上升,原油價格也受到較大的波及並在極端情況下引發負油價的出現,導致很多投資者在不瞭解原油價格,其期貨交割原理和規則及風險的情況下,出現爆倉現象。”趙相賓坦言,貴金屬和原油的屬性、價格波動原理有相似的一面,深受國際大宗市場價格波動影響,部分國內投資者對這些品種仍缺乏必要的認識和分析能力。

對於仍在銀行參與貴金屬的個人投資者,夏瑩瑩建議,目前很多銀行已經規定個人投資者不能開新倉或加倉,只能進行平倉交易,預計該業務將逐漸暫停。個人投資者可擇機清空手上頭寸,如風險認知及風險偏好較高的投資者仍希望參與交易的,可選擇上海期貨交易所、上海黃金交易所進行交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