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届FIRST青年电影展于7月25日在青海省西宁市揭幕。FIRST青年电影展的前身是大学生影像节,后落户西宁,正式更名为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其创始初衷是持续发现、推选青年电影人首作及早期电影作品,激发青年人的创作勇气和艺术自信。

随着这届FIRST青年电影展活动的开展,FIRST训练营也如期进行。FIRST训练营面向全球华语创作者,是一项公共电影培育项目。训练营每年都会由优秀电影人组成导师和顾问团,与青年电影人一起进行创作,导师们也会从剧本、视听、表演等不同维度给予青年电影人实践教学。

新浪数码采访了训练营几位年轻导演,听他们讲述在这次FIRST训练营中,苹果设备为他们拍摄影片提供的帮助,以及在这些专业人士眼中,苹果设备究竟是什么样的?

在开始之前,我有一个疑问,iPad Pro、iMac这样生产力工具在你眼中是什么样的?是“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还是只因为它美丽的容颜,所以一见倾心?

至少在我眼中,iPad Pro最实用的功能就是床头追剧,因为它并不支持Final Cut Pro,不能像MacBook Pro那样胜任我的日常工作;而iMac,虽然真的好看,我却带不走它。

所以我觉得他们都不如一台MacBook Pro来得实在。这可能是大多数用户对这两款产品的看法,但我不得不说的是,iPad Pro和iMac在专业人士手中,往往会变得不太一样。

比如,导演。

M1芯片iMac,他们都说快

丁凯是这次训练营作品《拼图》的导演,他谈到最新的M1芯片iMac的使用体验时,谈到最多的就是一个字:快。过去丁凯剪辑所使用的设备是16英寸英特尔芯片的MacBook Pro,在训练营他换上M1芯片的iMac。他表示全新iMac渲染速度比他之前的设备要快得多,10分钟的影片3分钟就能渲染完成,放到过去的设备大概要10分钟。

别小看节省的这几分钟时间。据丁凯介绍,训练营的节奏和以往完全不同。“FIRST是特别极限的创作环境,来之前3天定的这个故事,拍摄3天,剪辑2天,调色和声音各1天,和以往创作过程都不一样”。可以想像,在这种紧张的剪辑和反复修改中,设备的性能有多重要。

《拼图》这部影片的主角,是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在丈夫车祸去世后陷入了情感困境,于是她自己幻想出28岁和丈夫相处的时光,最终她幻想的丈夫帮她走出了困境。这部影片中许多画面都是黑白色调,剪辑时对明暗对比的要求很高,而iMac的屏幕完全可以满足导演的需求。

而且有一点非常重要——在iMac剪辑色彩和最后成片的色彩完全一致。苹果产品的色准一直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而在导演眼里, 这一点非常实用。

《狗儿子》的导演许哲涵对iMac的色准也赞赏有佳,她的调光师告诉她,现在在屏幕上看到的效果,几乎就是最终荧幕上的效果。《狗儿子》这部影片讲述了北京的父亲,来西宁看他的儿子,结果不小心把儿子的狗丢了,从而产生了矛盾,最后又在找狗的过程中父子言和的故事。

除了对iMac的性能和色准表示肯定,许哲涵还谈到了iMac其他一些有趣的特性,比如···轻薄?

对,是轻薄。在电影剪辑过程中,导师们会给出许多建议,许哲涵表示作为女生,一个人提着iMac去找导师讨论也没有问题,而且一根线就能解决连接问题,在大屏幕剪辑和酒店内移动性之间有了很好的平衡。

此外,M1芯片的iMac在专业软件的兼容性方面,也表现的足够好。比如许哲涵提到,DaVinci Resolve就针对M1 Mac做了优化,调色效率非常高,能够为剪辑争分夺秒。

iPad Pro变身监看器 代替传统设备

相比iMac以性能取胜,iPad Pro最大的作用是监看和勘景。许哲涵讲述了一次他们的拍摄经历,由于场景的特殊性,这场戏的监视器放在了电梯间,如果主场景和电梯间的门关闭,监视器信号就会中断,最终导演想了个法子,抱着iPad Pro戴上耳机,多到一个角落,监看拍摄的画面。 

而在一次菜市场的拍摄中,由于现场非常混乱,许哲涵和他的团队来不及搭大监,就直接用iPad Pro当监视器,完成了这场戏的拍摄。每次在一个场景拍摄完,许哲涵还会用iPad Pro过一遍素材,如果镜头不够,就可以即时补拍。

丁凯也提到,iPad Pro配合Qtake,可以做到4个屏幕同时监看。而iPad Pro屏幕够大够好,也能体现画面中更多细节。而且利用iPad Pro监看画面和演员沟通,更容易让演员了解到方向和位置,提升沟通效率。

在勘景方面,有了iPad Pro和Cadrage App,团队不用再扛着摄像机和镜头操作,在iPad Pro上就能模拟各种不同镜头,还能直接套用LUT,为拍摄前期最好准备。

写在最后:

同样的东西,到了专业的人手里就变得完全不一样。在丁凯和许哲涵两位导演眼中,iPad Pro就是生产力工具,能给他们的工作提供很多的帮助,“当然也希望iMac和iPad有更多融合,期待iPad有Final Cut Pro应用”,丁凯说道。

从去年年底,首款苹果M1芯片的设备亮相,苹果自研芯片的进程就在逐步加快。今年我们看到搭载M1芯片的全新iMac和iPad Pro,不仅体验和以前产品保持一致(主要是兼容性方面),而且拥有更好的性能,甚至于因为这颗芯片的引进,让多年未变样的iMac成功“瘦身”。

从这次年轻导演们的体验来看,如今这些M1芯片的设备,完全可以胜任生产力工具的任务,成为人们的“得力助手”,而苹果自研芯片的脚步比我们想象得快得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