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文字和嘴皮子吃饭的《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最近又多了一门技术:足球专长!

原来,在网上,一个社交媒体就拥有2000多万粉丝的胡总编,近日也开始涉足正在大热的奥运会--他在一档与东京奥运有关的直播节目中,谈到国足时如此称:

"我相信将来中国会取得更多的金牌。有些项目,比如老大难的项目,像足球这些大家都觉得没什么希望的,最后也会,咱们至少能达到日本韩国的水平,我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

"将来能达到,只要咱们做得对。日本韩国人能做到的,咱们怎么能做不到呢?亚洲其他国家能做到的,咱们中国人全能做到。

"当然,我们得往远处看。现在足球国内的市场太好了,大家都不愿去到欧美'留学',全在国内踢挣钱更多,这个东西得给他改喽。想办法把他们轰出去,到大风大浪中去锻炼,回来了以后准行。"

……

胡总编虽然主业是媒体,是靠笔杆子吃饭,但在网络时代,他也开始靠嘴皮子吃饭了:其言论既有文字,也有谈话等方式了--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只要有流量,类似胡总编这样的大V,就能因此带来影响力和价值回报,当然也包括商业价值。

如此环境之下,很多大V开始跨界,充当一专多能,甚至是多专多能的现象,也大大的多了起来--"只要能蹭,为何不蹭",这成了大V们在流量为王时代无所不在的追求了,事实上,胡主编也没能免俗:谁跟流量及其背后的回报有仇呢?

所以,这次胡主编竟然一大步跨界到奥运会和足球圈,并手指一伸、嘴皮子一动,就给国足指明了一条明路,人们也就不会有太多惊诧的感觉了吧。

那么,胡大V给国足指明的这条路,到底又如何呢?

其一,胡总编称"中国足球将来一定能赶上日韩",这话绝对是"政治正确"的表达方式。

依笔者之见,别说足球了,我认为将来我们所有一切都会赶超日韩!我这话没毛病吧?

但胡总编也说了一个令人无可辩驳的前提条件:"只要咱们做得对"--其言下之意,就是说中国足球现在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了。而只要做对了,一切皆有可能,这话说得确实滴水不漏、半点毛病也没有。

其二,接着,胡总编指出了当下中国足球的一大问题:"在国内踢球挣钱多,得改了"。

胡总编显然对中国足球界的"金元足球"有所耳闻,不得不说,这说明老胡还是对中国足球有所关注的。

确实,像过去,国足球员在俱乐部大都能拿到年薪1200万元,还有各类奖金,加上转会时有的签字费能达上千万元,确实,别看他们水平不咋样,但中国球员在国内一年成千万富翁,踢个十年八年,成为亿万富翁不是梦!

但这些千万、亿万富翁球员的水平、能力和成绩,又如何呢?显然与他们的巨额收入完全不成正比了,这也是为何连一个时评媒体大V的胡锡进,都能拿捏准了中国足球的最大问题。

其三,胡总编此后也给出了一个解决问题之道:"把中国球员轰出去"--也就是留洋踢球了。

这确实是很多人认为的一个好方法--人家欧美都玩了上百年的足球游戏,特别是职业化、专业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上,还是要强于我们,所以,这次胡锡进并不贬低外人的高水平,甚至连自己人的足球一点也没先行肯定之下,就要求"将中国球员轰出去学习"了,这是不是有点"将外国足球全盘端过来"呢?而不是胡主编的一贯的主体思想"以我为主、他人为辅"了呢?

只不过,以目前中国球员的能力和水平,如何让他们能出去?又如何让欧美联赛愿意要他们呢?--这一点上,胡主编估计也给不出应对之策,连我们的足球圈中人,都会感觉这是个难题了。

依现在中国球员的水平,也只有一个武磊,到了中资老板旗下的西甲球队--且这可是近十年来,中国球员在欧洲五大联赛的独苗啊!

所以,看了胡主编这跨界指点中国足球江山的醒世警言后,作为一个球迷,其实感觉仍跟没说一样,这样的观点与表达,其实哪个球迷都能说得比胡主编头头是道。

所以,这次"听胡一席言,胜过没听说"--反而越听越糊涂了:胡总编你要将中国球员"轰出去",你到底怎么个"轰"法呢?他们又不是鸭子,是你说"轰",就能轰下水的吗?【原创评论:瑜说还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