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的梁阿婆(化名)患有糖尿病,右下腹组织感染形成了一个包块。原本住院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但回到家中后,感染部位仍有疼痛。

梁阿婆自述年轻时当过几年赤脚医生,接触过针灸。7月23日,她尝试针灸扎刺包块,希望能缓解症状,没想到意外发生了——针断腹中无法拔出!她又自行切开扎针的位置,想把断针取出,但尝试多次无果,腹部疼痛愈发难忍。当天晚上,她紧急到广医三院就医。

医生经CT定位、三维建模与手术干预,成功帮阿婆找到腹部的断针并取出。目前,阿婆已平安出院。

体内断针风险大,CT定位手术成功取出

入院后,医生了解了来龙去脉,马上帮阿婆“寻针”,结果拍片发现针还在她腹壁里。针灸用针又细又长,稍有不慎可能扎到腹腔内的脏器!

“由于腹壁是运动的,患者弯腰、转身等动作都可能导致锋利的针深入游走,插到内脏导致肠穿孔,甚至扎到腹壁下动脉导致血管大出血。”广医三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潘裕国坦言。同时,在家自行针灸,所用的针未必经过严格消毒,不及时取出可能导致深部软组织感染和破伤风。

影像显示阿婆断针的位置

为了确认断针的位置并尽快把它取出来,潘裕国为阿婆做了CT定位和三维重建,发现针已从皮下组织扎到了腹直肌里,所幸未伤及内脏。

三维重建显示阿婆断针的位置

确定针的位置后,潘裕国迅速为阿婆施行介入手术,通过垂直面向下切开2厘米,成功将断针从腹中取出。随后,医生还给梁阿婆打了破伤风针。目前,梁阿婆已平安出院。但由于针扎的位置就在包块处,阿婆的感染可能要面临更久的愈合期。

未经培训,自行针灸小心扎出意外!

广医三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师胥海斌提醒:一支针看上去普通寻常,但若运用不当,则可能暗藏风险。临床上,未经正规医疗培训,擅自扎针引发断针、晕针、血肿、扎伤器官甚至感染的意外并不少见。

2019年,广医三院急诊科就救治过一名突发胸痛的老伯。医护人员回忆说,他被送到医院时大汗淋漓,表情痛苦,血氧下降,双侧呼吸音较低。做胸片检查后,医生发现他双侧气胸,后来查明,原因竟是他太太为他扎针出了意外!

原来,老伯在一次体检中发现肺纹理增粗,他太太自学针灸,在他后背扎针,没想到意外扎破了肺泡,导致双侧气胸。好在及时送医治疗,才转危为安。

专家提醒,针灸虽有效,但未经过正规医疗培训,擅自针灸可能出现危险,比如:

晕针:因体位或针刺手法不当等,导致病人针刺过程中出现头晕目眩、恶心欲吐,出冷汗甚至神志不清等;

刺伤脏器:如果针刺胸部或腹部、背部相关穴位不当,可引起内脏损伤,出现相应症状,比如上述老伯,因刺伤及肺,出现了气胸。

扎破血管:轻则局部血肿疼痛,皮肤呈现青紫色,若不慎刺破体内重要动脉或分支可致大出血,危及生命。

导致感染:针灸过程中,未经严格消毒、重复使用的针可致深部软组织感染与破伤风。

此为,胥海斌提醒:若需接受针灸等有创治疗,一定要到正规医疗场所找有资质的医生,切莫凭“教程”自行摸索,以免出现意外。

医学指导/广医三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潘裕国、广医三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师胥海斌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张迅恺、白恬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张迅恺、白恬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伍仞

来源:广州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