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開展飯圈亂象專項行動 屢教不改的小組或被解散

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佘宗明

來源:數字力場(ID:shuzilichang)

重拳已砸向飯圈。

信號已明顯得不能再明顯:飯圈是靶心,吳亦凡事件及時遞上了瞄準鏡。

徵兆就擺在那:

吳亦凡被刑拘後,截至8月1日晚,微博關閉錯誤導向超話108個,解散違規羣組789個,已禁言和永久關閉賬號990個。

在此前後,騰訊、抖音、快手等平臺也紛紛發公告,落實‘清朗•飯圈亂象整治’行動。

新華社、央視、光明日報、半月談等接連發文,痛批畸形的飯圈和走火入魔的粉絲。

爲飯圈而鳴的喪鐘,正在倒計時。

‘紫光閣地溝油’事件,已敲響了一次。

肖戰227事件,又敲響了一次。

鄭爽天價片酬加代孕棄養,接着敲。

《青春有你》倒奶‘打投’風波,繼續敲。

吳亦凡事件可好,連輓聯都給遞上了。

隨便給飯圈看個相、算個卦,都是凶兆。

01 

娛樂無圈,但飯圈有圈。

圈子的穩固性在於內閉,而不在於外擴。

一旦圈內場景出了圈,圈子也就離崩圮不遠了。

飯圈也是。在傳播學研究中,它常跟‘信息繭房’‘迴音室’‘羣體極化’‘外羣排斥’等字眼聯繫在一起。

本質上,飯圈既是個用‘追星’串起來的趣緣網絡,也是個以愛豆爲共有節點的分佈式系統。

粉絲們人以羣分,結成圈子,共同投入到一場‘消費愛豆’的嘉年華裏。

如果飯圈只是粉絲圈地自嗨的地方,那它可以‘歲月靜好’下去。

可如今,飯圈儼然有了‘兩重罪’:

一,成員低齡化。

二,飯圈行爲動輒‘出圈’。

飯圈主體就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多,氪金的道義基礎就會受到質疑。

很多未成年粉絲爲愛發電的基本形式,就是用集資打榜刷分。

可讓未成年人掏腰包,是危險的。

在這點上,不少直播平臺和女主播已經感受到了。

粉(韭)絲(菜)經濟這麼玩,上下都不允許。

飯圈行爲動輒‘出圈’,是更危險的事。

如果粉絲們只是低調地氪金應援打CALL,那整治風暴的風力會小很多。

可當控評反水、引戰開撕等行爲結成了‘飯圈出征,寸草不生’的景象時,飯圈就在給自己‘掘墓’了——這是把自己往槍口上送。

等這些進入治理視線與監管射程時,可輕易列出的‘N宗罪’,也就爲飯圈擬好了墓誌銘。

私生飯跟蹤偷拍,是罪。

鐵桿粉黨同伐異,是罪。

粉絲爲愛豆電影‘鎖場’、搞‘唯粉’對峙,是罪。

撕番、控評、屠版、互踩、掛黑、人肉……都是罪。

02  

值得注意的是,飯圈不只屬於粉絲。

粉絲只是鏈條上的一環。

爲更好地瞭解飯圈結構,在這裏,我摘引下光明日報的幾段評論:

秉持着與偶像‘共情-共名-共榮-共贏’情感邏輯的瘋狂粉絲羣體受到資本的誘導,開始打榜刷分、控評反水、集資應援、引戰開撕,將原本屬於私域生產的追星行爲堂而皇之地推向了公域世界,成了不良資本短時間牟取暴利的工具。

這條灰色產業鏈攜資本誘惑下水攪局,加劇了飯圈內部的震盪、權力分化,形成了‘‘站姐’‘粉頭兒’—營銷號—明星經紀’聯手操控飯圈行爲、綁架飯圈消費、加速流量變現的現象。

鏈條化作業,本不是什麼問題。

問題是,一個問題連着另一個問題。

飯圈亂象,已經很受詬病了。

‘腦殘粉大本營’,早就將飯圈打入鄙視鏈底端。

‘貴圈’的真亂,又把飯圈往泥坑裏推。

天價片酬+‘數字小姐’+偷稅漏稅+吸毒出軌,讓娛樂圈的外部形象跌到了負值。

而鐵桿粉對偶像失格的高容忍度,會讓飯圈被更多箭頭瞄準——他們對愛豆代孕、吸毒、濫交的辯護,會被視作是非不分,‘低智’‘反智’的帽子自然也摘不掉。

事實上,每次偶像塌房,都是對飯圈的一擊。飯圈再剛,也有承受力閾限。

吳亦凡被刑拘後,有粉絲號稱‘爲偶像劫獄’,還有粉絲組織‘救援羣’‘探監大隊’等,這都是給飯圈大限‘-1秒’。

資本操控,也會成摘不掉的標靶。

當飯圈亂象跟資本操控扯在一塊時,‘反資本’情緒勢必爲批評聲量再加碼。

反流量明星跟反娛樂資本合流,足以將飯圈覆沒。

03 

說到底,飯圈的安全線在其可控性,若是不可控,就會暴露死穴。

在這裏,有三點定勢或趨勢,必須得說說:

一,影響力姓‘公’。

對任何人來說,只看到影響力的變現價值,卻看不到與之伴生的失控風險,都很危險。

吳亦凡的微博粉絲有5000多萬,即便打個折,其體量也夠秒殺很多Party。

當其粉絲對異己者羣攻、辱罵、網暴,當飯圈試圖裹挾圈外力量時,那就必然離被整肅不遠。

二,正能量已成藝人的必備修養。

坊間的泛道德化認知傾向與輿論的‘定向道德潔癖’,正跟‘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上峯要求匯流。

這股風向吹向娛樂領域,就是劣跡藝人的限制令在強化,是‘戲骨熱’和德藝雙馨的藝人被追捧。

正如十年砍柴老師說的:靠飯圈文化火起來、沒什麼演技的流量明星,和主流意識對娛樂文化的價值認定和審美偏好扞格甚大。

日系、韓流,都會成‘非主流’。

對流量鮮肉與宣揚‘不健康價值觀’的作品被出清,是幾乎可以預見的情形。

如果很多人對K12教育的誤判,是沒看白皮書的結果,那現在是時候翻翻十四五規劃裏對文化產業的部署了。

三,文娛行業將‘去槓桿’。

這些年來,娛樂資本讓大文娛產業蓬勃發展。

但此前的查稅風暴+最嚴限酬令,都爲其潑了一瓢冷水。

即便如此,還是出現了鄭爽1.6億片酬、吳亦凡出道10年賺了二三十個億的‘拉仇恨’情形。

考慮到他們的頂流愛豆身份,這會否助長年輕人的‘看臉’‘賺快錢’風氣,勢必會爲監管層所考量。

更重要的邏輯,承自產業調整的‘脫虛向實’傾向。

互聯網、K12教育、金融、房地產的高利潤被打下來了,大文娛哪避得開?

畢竟,影視行業的高片酬和湧動的熱錢,也會被視作‘產業創新資本在短期套利衝動中跑偏’。

04  

從可控維度講,飯圈已成‘負資產’。

事實上,很多偶像明星也在跟飯圈‘劃清界限’。

肖戰說:我不需要應援。

許多明星勸粉絲好好學習、不要接機和偷拍。

都可以視作識時務之下‘求生欲加強’的表現。

他們不想被流量反噬,更不想被推進更復雜的風險敞口。

這處風險敞口,是飯圈的基本屬性拱出來的。

可以說,如今正活躍的飯圈,正是互聯網學者克萊·舍基說的‘無組織的組織力量’在追星領域的體現。

在克萊·舍基看來,在未來,人們可以突破科層化組織與機構的限制,因趣緣而聚合,實現社會化聯結與‘共同對等生產’,並沿着‘共享-合作-集體行動’的羣體行爲梯級拾階而上。

粉圈的紐帶就是趣緣羣體的‘同類相喜(Homophily)’,應援則是基於趣緣的圈子化集體行動。

他們的強大行動能力,投射到造星產業,是能讓愛豆盡情汲取流量紅利的力量;外溢到社會層面,則會演變出爲許多人所顧忌的能量。

這股能量的反向殺傷力,是這些明星更忌憚的。

05 

到頭來,先天畸形+後天環境,讓飯圈只能是越走越窄。

韓寒說:什麼壇到最後,都是祭壇,什麼圈到最後,也都是花圈。並不盡然。

但飯圈成爲花圈的風險係數正在堆高。

該拋出那句蓋棺式結論了——

飯圈將死,有事燒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