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對話彭特蘭:AI從來不是單打獨鬥,應避免“AI冷戰”--中文版

來源:李開復官方微信號

我曾經預測過未來20年,AI的發展將會在中國帶來影響深遠的產業變革。這是基於在中國,AI有着明確且豐富的落地應用場景,已經有大量的AI企業活躍於這些垂直領域,積極探索市場化的路徑。作爲擅於趨勢前瞻的TechVC,創新工場已經投出了7只AI獨角獸。中國傳統行業規模巨大,正處於科技驅動的升級轉型關鍵時期,我們希望通過科技的力量,爲傳統企業降本提效,推動中國實體經濟的發展。

近期,我帶領創新工場團隊與BCG亨德森智庫合作,推出“AI融合產業:‘改造者’如何促進AI普惠”系列研究,通過介紹創新工場投資的AI企業如何賦能傳統行業,探究傳統企業在應用AI過程中的關鍵要素與合作伙伴,以及傳統企業擁抱AI的範式與路徑,以期對行業企業應用AI有所啓迪。

以下爲系列研究的開篇內容:

系列導讀

衆所周知,中國在人工智能(AI)領域的發展世界領先,尤其在產業應用方面,中國的各行各業都開始嘗試在產業鏈條的不同環節應用AI,以最大化生產與服務的效率。BCG與MIT於2020年發佈的年度AI1報告調研顯示,2020年,在中國,76%的企業都或多或少應用了AI2,而這一數值在美國是41%,在歐洲是44%。

除卻政府及資本市場的支持、充分的市場競爭與數據供給、勞動力紅利逐漸消退等因素,我們發現,有另一大因素至關重要——在中國,人工智能有着明確的落地應用場景,大量AI企業活躍於這些垂直場景中,充當產業中傳統企業應用AI的橋樑,我們稱之爲“改造者”。“改造者”通過傳授其AI技術和垂直行業理解,極大地打破了傳統企業應用AI的瓶頸。

本系列由BCG亨德森智庫與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博士帶領的創新工場團隊共同推出,圍繞“AI融合產業:‘改造者’如何促進AI普惠”的課題,我們致力於探究傳統企業在應用AI過程中的關鍵要素與合作伙伴,以及傳統企業擁抱AI的範式與路徑,以期對行業企業應用AI有所啓迪。

創新工場由李開復博士創辦於2009年9月,作爲國內頂尖的科技型創業投資機構,創新工場深耕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自動化、B2B企業服務、醫療、消費、互聯網等領域,並不斷探索與創新,致力於打造集創業平臺、資金支持、投後服務等的全方位生態投資服務平臺。

1Expanding AI’s Impact With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and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2對問題“我的組織已經將AI應用於其流程或產品中”勾選“是”的有效答卷者。

本期受訪嘉賓:李開復

李開復博士是創新工場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專注於科技創新型的投資理念與最前沿的技術趨勢。

在此之前,李開復博士曾是谷歌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擔任微軟全球副總裁期間開創了微軟亞洲研究院,並曾服務於蘋果、SGI等知名科技企業。

對談實錄:

Q1

我們知道您接觸過非常多的人工智能企業,您認爲當前人工智能的應用和發展呈現出什麼樣的趨勢?

A

起初,發展通用性人工智能技術的企業有很大的規模優勢,因爲只有少數企業掌握圖像識別、語音識別等技術。比如,在圖像識別領域可能只有商湯科技和曠視科技這樣的頭部企業具備顯著的技術優勢,他們天然能夠佔據更大的市場份額。

但是橫向的、通用性的技術正在快速地大衆化(commoditize),越來越多的企業逐漸掌握相關技術。以圖像識別爲例,攝像頭公司、物聯網設備公司,甚至醫療器械公司都開始具備這項能力。在過去,企業僅利用技術層的優勢就能夠攫取價值,如今這變得不再容易。AI已經從“AI+”的黑科技發明期邁向“+AI”的應用爲王階段。“AI+”仍會有價值,但“+AI”則能創造更大的經濟貢獻。更何況科技巨頭可以迅速地以價格、規模等優勢搶佔市場。總而言之,能夠攻破一項技術或平臺的方式太多了。

當然,在特定領域有特殊技術優勢或重大突破的企業依然能夠變現其技術優勢的價值,只不過它們能夠領先市場的時間窗口相比於過去也可能會更短,這些企業需要思考除了技術突破之外,如何能夠迅速地找到落地場景,進而探索市場化的路徑。

與橫向通用技術相對的,垂直的、行業特定的技術解決方案更能夠建立壁壘。在我看來,各個垂直行業都會出現垂直技術企業的爆發機會。中國企業不像美國企業,比如在企業管理軟件方面,由於美國企業標準化程度更高、數字化基礎更強,科技巨頭更容易整合服務,而中國企業,特別是傳統企業行業各有特點,需求各異,要非標得多、碎片化得多,可直接嵌入AI解決方案的現成平臺並不多。中國傳統行業規模巨大,正處於科技驅動的升級轉型關鍵時期,AI、自動化等平臺技術將爲其降本增效,創造出巨大的經濟價值。在這個過程中,垂直、特定的行業技術解決方案有望在企業服務賽道上 “彎道超車”,汽車、銀行等各行各業都可能湧現出全新的、垂直的、創新式的行業特定的AI解決方案。所以說,“+AI”的未來,定製化服務的需求要遠多於標準化。

那麼定製化的服務如何定價?技術企業需要深入到行業當中、業務流程當中,識別人工智能能夠實現的、替代的價值。中國的AI企業每天都在迭代,它們剛開始時可能擁有某種通用技術,然後再根據具體的商業問題和場景不斷定製化——思考這項技術能爲製造業,又或者醫療健康行業帶來什麼改變?該如何銷售、銷售給誰?在企業中,誰有興趣買?又是誰在做購買決策?與之相應地,AI企業需要再調整其商業模式。

Q2

我們理解人工智能技術企業需要更深入到垂直行業中去,那另一方面,傳統企業又應當如何應用AI?

A

當前大量中國傳統企業在爭先恐後地應用AI,或者嘗試應用AI,就像在電氣時代誰沒有應用電力就會被自然淘汰一樣。尤其是在保險、零售、電商等行業,企業不及時擁抱AI可能就會被新的AI玩家顛覆,或者被應用了AI的競爭對手顛覆——每一次AlphaGo、AlphaFold的突破都會加劇企業的這種焦慮感。另外在經濟下行期,企業也有提升生產管理效率和節降成本的需求,需要尋求像流程機器人之類的自動化的解決方案。

在我看來,傳統企業需要滿足以下三方面的要素,才能夠有效地應用AI:

■ 開明的決策者。技術的應用會給傳統的企業運作模式甚至業務模式帶來顛覆,需要開明、堅定的決策者在整個企業組織中一以貫之地推動變革,來應對可能出現的各類阻力和反對的聲音。

■ 切實可行的計劃。找到可落地的速贏點並付諸實踐,藉此向員工展示AI應用的巨大價值與潛力。比起一上來就全面鋪開,尋找單點進行突破顯然更加容易,這一單點最好是非爭議性的、非業務核心的、風險較低的,從這一單點再慢慢地向整個業務流程延展,通過單點速贏逐漸增加員工對AI的理解和信任。

■ 數據。企業需要有高質量的、與業務緊密相關的標識數據以及反饋閉環,將企業不同部門或子業務緊密相連。我們見到過太多失敗的AI應用項目都是敗在數據上,因爲企業缺乏高質量的數據。

■要點回顧 

1

當前,大量行業通用性的人工智能技術均面臨迅速的大衆化,而垂直行業領域的專識變得更加重要,垂直領域的AI應用成爲大勢所趨。

2

傳統企業需要抓住時間窗口,憑藉多年深耕行業的經驗積累,在AI技術企業追趕行業知識的檔口自我顛覆、自我革命。

“在BCG看來,傳統企業擁抱AI有多種方式:自建AI能力,與科技企業形成合作或合資企業,以及在這個系列中我們將重點探討的——與AI技術企業合作形成垂直行業生態圈等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