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學張克勤教授入選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任啓鑫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通信評審已結束,於2021年8月1日公佈了初步候選人名單,雲南大學張克勤教授在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中。

中科院是我國科學技術的“國家隊”和“火車頭”,中科院院士是各個學科領域的領軍人物和“頂尖腦袋”,也是自主創新實踐的骨幹力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個地方院士的數量,往往決定着該地區的科學技術實力和創新發展方向。善用好寶貴的院士資源和人才優勢,就能燃旺高質量發展的熊熊大火。

爲院士做好服務工作。人才是第一資源,院士是第一資源中的稀缺資源;人才是“第一優勢”,院士則是“第一優勢”中的絕對優勢。做好聯繫和服務院士工作,是大力實施人才強省戰略的重中之重。要積極創新形式,用心用情爲在滇院士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讓院士安心搞研究和培養人才,當好自主創新的“領頭雁”、轉型升級的“主攻手”,以及當好慧眼識珠的“伯樂”,爲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張牌”、推動雲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發現和培養更多的“千里馬”和“拓荒牛”。

讓院士迴歸學術本質。近些年來,“傍院士”“蹭頭銜”的現象仍然還比較嚴重,讓院士稱號染上了功利色彩、暗藏着潛在利益,同時也消耗了院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有關方面出臺了一些約束性制度和規範性措施,排除干擾院士工作的非學術性因素,削減權力和人情對學術發展的影響,讓院士“自己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少爲一些無關緊要的工作傷腦筋、花精力。各級各部門要主動作爲,嚴格落實,積極爲淨化學術環境、讓院士迴歸學術本質做出努力。

形成良好社會氛圍。院士也不是“神”,他們也是芸芸衆生中的一員,能夠當選爲院士,是因爲他們在某一個領域或專業造詣深、貢獻大。換句話說,只有大家都遵循科學發展規律、真正把院士當“院士”,全社會都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院士也纔有施展才華的舞臺、付諸實踐的平臺。當然,尊重院士絕不能只是“掛在嘴上、寫在紙上”,必須要有具體的措施和行動,要實實在在地體現在社會生活的每一個環節中、每一個細微處。

彩雲網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歡迎關注彩雲網評,投稿郵箱yncywp@163.com,稿費從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