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率先探索穗港澳數據要素流通規則 廣州數字經濟提出這些新目標

《方案》提出,要提升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優勢,加速重點領域產業數字化轉型。

到2022年,廣州全市電子信息製造業產值將超過2800億元,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超過6000億元。

日前,廣州印發《廣州市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提出,力爭通過2年左右時間試驗探索,構建形成與數字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政策法規體系、公共服務體系、產業生態體系和技術創新體系。數字經濟對地區生產總值貢獻率和產業數字化滲透率不斷提升,穗港澳數字經濟規則對接機制基本完善。

對接港澳

在促進創新要素安全高效流通方面,《方案》多次提及穗港澳三地的交流合作。

其中,建立數據要素高效流通體系方面,《方案》提出,爭取國家支持在廣州特定區域實行穗港澳三地數據跨境開放共享及安全管理,率先探索穗港澳數據要素流通規則,促進數據資源在大灣區充分匯聚、順暢流動和深度應用。爭取國家支持允許穗港澳聯合設立的高校、科研機構建立專用科研網絡,實現科學研究數據跨境互聯。探索建設南沙(粵港澳)數據服務試驗區,爭取國家支持建設離岸數據中心,開展國際大數據服務。

在深化數字科技和產業國際合作方面,《方案》提出,鼓勵香港、澳門符合條件的高校、科研機構(包括在穗的分支機構)申報粵穗聯合基金和廣州重點領域研發計劃,就數字經濟重大科研項目開展粵港澳合作。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數字經濟屬於新生事物,目前數字經濟的規則正在制定當中,還沒有最後確定下來,這對於穗港澳三地在數據跨境開放共享方面開展合作提供了機會。此外,數據如何在開放共享的背景下又能夠關注客戶數據的安全以及對個人隱私的保障,這是值得充分探討的問題。”

林江認爲,廣州發展數字經濟在三地當中佔據先發優勢,將有利於廣州率先在灣區建立數字經濟的發展規則。另外,在跨境數據開放和共享方面,過去並沒有太多的先例可援,畢竟在一國兩制下,港澳地區與廣州在數字經濟和數據管理的方式上仍然存在着較大差異。例如中國移動在穗港澳三地都有業務,但在三地的業務模式不一樣,如何在三地數據跨境開放和共享的背景下率先讓包括這類電訊企業在數據服務上開展創新,從而最大限度滿足三地民衆和企業的需要,這是最有可能率先實現突破的領域。

產業驅動

《方案》以促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爲驅動,提出了提升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優勢,以及加速重點領域產業數字化轉型兩大方面的內容。

其中,在加強電子信息製造業發展優勢方面,加快發展集成電路設計、超高清視頻和新型顯示產業。以片式化、微型化、集成化、高性能爲目標,重點突破關鍵材料、核心電子元器件研發瓶頸,向中高端電子元器件研發與產業化發展。

同時,以汽車製造、高端裝備、家居、生物醫藥等行業轉型爲重點,推進智能製造建設。引導工業企業與軟件企業、互聯網企業加強合作,促進大數據與雲計算、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融合集成,開發工業大數據應用解決方案。支持建設跨行業、特定行業、特定場景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企業將生產設備、核心業務系統等關鍵環節向雲端遷移。

林江分析,廣州等珠三角城市還是以傳統產業佔據較大的經濟比重,這些傳統產業如果能夠通過數字化轉型提升產業競爭力,將使得數字經濟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而且具有潛力。另一方面,數字產業化可以發力。以5G爲例,三年前從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推動5G的發展,然而迄今爲止,5G的應用場景依然拓展得不夠,制約了5G產業進一步吸引投資的能力;數字經濟完全有條件不走5G的老路,關鍵就在於數字產業化的進程要加快。

“目前數字產業化進程存在着短板,主要是市場對於數字經濟的發展模式、技術模式以及數字經濟與大衆日常生活的關係認識還不夠。如果我們能夠在數字產業化進程實現突破性的發展,將會迎來新一輪的數字產業的發展機遇,包括數字醫療健康、數字教育、數字文娛等領域值得重點關注。”林江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