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有生之年找到親人,我沒什麼遺憾了。”今年90歲的陳癸林提及此前不久的尋親之旅時說道。8歲時,陳癸林從普寧市下尾張村被拐至廣東南雄市,繼而生兒育女,如今跟隨小兒子葉國盛在深圳居住。80多年來,她對親人念念不忘,兒子也下決心要幫母親完成心願。今年7月,葉國盛帶着母親,憑着她80多年未忘的“下尾張”這個村名,尋訪到當地。在村民的熱心幫助下,陳癸林終於見到了自己兩位已90多歲高齡的姐姐。

陳葵林(第一排左一)一家與自己的兩位姐姐合影留念。

8歲女孩被拐遠離家鄉

1931年,陳癸林出生於普寧市下尾張村一個普通家庭,在家中排行老三,有兩個姐姐和一個妹妹。因當時叔叔婚後無所出,3歲的陳癸林被過繼給叔叔,與他們一家生活。她8歲時,新家庭迎來了一個新生命,陳癸林幸運地擁有了一個弟弟。正當一家沉浸在喜悅之中時,陳癸林卻在外出途中遭遇人販子,從普寧到梅州最後輾轉被帶至南雄市,賣給一戶人家當勞動力。至此,8歲女孩的人生故事被重新書寫:親人面孔、潮汕鄉音逐漸遠去,只能獨自迎接人生每個新階段。

如今,陳癸林已四世同堂,兒女也成家立業,對她都十分孝順,小兒子葉國盛將其接到身邊照顧。然而,她腦海中總時不時出現兒時的家,偶爾也會向兒子講述起當年的故事。葉國盛明白,母親渴望再見到親人。“有了母親纔有了我,可我母親的親人在哪裏?”作爲兒子想到此,他倍感心酸,下決心要爲母親尋回80多年未見的親人。

兩姐妹80多年未見緊握着手敘舊。

鄉音指引着她回家

離開故土已80多年,陳癸林卻還清晰記得村名以及叔叔一家、兩位姐姐的名字。線索如此明晰,似乎真相已觸手可及。然而,陳癸林已不記得村名如何書寫,只懂用潮汕鄉音念出村名,並且這發音隨着時間的風化,只剩下零碎的片段。葉國盛請來同事潮汕人黃婉華幫忙。在多次分辨後,黃婉華確定村名爲“下尾張”,並在地圖上發現,下尾張村前確實有與老人家記憶相吻合的一條河流。

7月10日,葉國盛帶着母親等一行8人驅車前往下尾張村。事前,他不敢抱太大希望,也安慰母親,“就當故鄉一日遊。”車程近4小時,陳癸林過於激動難以小憩。下車後,葉國盛先是找到了兩位村民,詢問是否聽說過母親記憶中的那個名字。村民搖頭,但熱情地爲他們引見了村裏一位70多歲的老人家。當陳癸林說出叔叔的名字時,對方眼睛一亮,連說“有這人,但本人已過世,其孫子張文鵬和張文亮兩兄弟還在在村裏居住。”

起初,兩兄弟對葉國盛一家的到來感到突然和懷疑。然而,隨着陳癸林憑藉80多年難以磨滅的記憶找到如今已無人居住的老厝時,他們馬上拉住她的手,連連說道,“回家了,回家了。”

兩姐妹緊緊抱在一起。

姐姐也曾多次尋找妹妹蹤跡

當天下午,葉國盛驅車帶母親探望已嫁到臨近村子的兩位姐姐。時間和距離讓姐妹間已無法用相同的語言溝通,但血緣的聯結讓她們緊緊握住彼此雙手,抱入懷中。陳癸林也拿着已過世弟弟的畫像,久久觀看。

在溝通中,葉國盛了解到,這些年,母親的兩位姐姐也曾根據當年留下的一些線索,特地請人打探妹妹下落,由於得到“妹妹或被賣至江西”的消息,才無奈放棄。如今,分別已96歲、93歲的兩位姐姐,終於等到90歲妹妹的回來。看着這一幕,黃婉華感慨,“這一下圓了三位老人家的願望。”

採訪當天,葉國盛將尋親時拍攝的照片製成視頻在電視上播放,陳癸林在旁邊專注地看着。當問及想不想再回家看看時,陳癸林笑說:“想,想回家。”

(原標題《深圳90歲老人找回失散80多年的親人》)

(作者:深圳特區報記者 曾逸敏 文/圖)

來源:深圳特區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