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短暂退役 苏炳添曾说“我真的还可以跑”

文丨张近山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

东京奥运会赛程已经过半,哪个场面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是多次包揽冠亚军、升起“双国旗”,是苏炳添创造奇迹后的怒吼,还是乒乓球混双决赛后刘诗雯接受采访时的几度落泪?最大限度地调动观众情绪,让人们分享赛场内外的喜怒哀乐,正是奥运会的魅力之一。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观奥心态。

升级观赛设备,买好零食饮料,检查网络通畅,早早守在屏幕前……虽然不能到现场观战,线上围观也要“仪式感拉满”。昨天的田径男子100米决赛,相信很多人都停下了手头的工作,共同见证了历史。有人讲究仪式感,同时有人紧张到“不敢看”。不少人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云观赛”的心路历程:一看比赛自己喜欢的选手就落后,关掉直播在心中默默祈祷,不一会儿就在微信群中“偷瞄”到领先了。还有人试图利用“看谁谁输”的“规律”,专门看竞争对手的比赛……不管是紧张感、仪式感,还是带有玩笑性质的调侃,都是关心和在乎的表现,不失为对运动员和比赛另一种形式的关注和支持。

赛场内外,更多人在“放松心态、享受比赛”。乒乓球女单半决赛后,击败伊藤美诚晋级决赛的孙颖莎表示,“我们三大赛都交手过,不管输赢,我和她打的时候很享受比赛,在场上非常有乐趣。”跆拳道女子49公斤级,34岁四战奥运的吴静钰遗憾止步。网友说:“当你站在赛场的那一刻,就已经赢了。”虽已无缘八强,但女排姑娘们在对阵意大利队、阿根廷队的比赛中,一分分去拼,一分分去抢,同样收获无数鼓劲喝彩。对获胜者不吝褒奖,为失利者送去鼓励,为所有奋力拼搏者送去掌声和欢呼,人们对于奥运的关注,正在向欣赏高水平竞技回归。

在热烈的讨论和真挚的赞美中,却也伴有一些刺耳杂音。有的运动员因为一时失利被骂上热搜;有运动员因为裁判争议分数而被恶意诋毁;还有极少数人对不喜欢的选手进行恶意人身攻击……争吵、谩骂乃至网暴显然不是观看奥运会的主流心态,但要警惕这些微量“毒素”对网络空间的污染。实际上,从2008年刘翔因伤退赛遭网上“声讨”,到2016年傅园慧收获铜牌、却因“我很满意”“洪荒之力”的率真走红网络,再到今天人们在刘翔夸赞苏炳添一战“封神”的微博下面留言“你俩都是骄傲”,一路走来,观众与网友也不断成熟,这背后是面对奥运赛事更为平和、更加自信的心态。

奥运之美来自体育,又超越体育。当张雨霏上前拥抱战胜病魔回归泳池的日本选手池江璃花子并对她说“See you next year”,当男子跳高决赛的两名选手在挑战2米39失败后商定两人共享金牌,当巩立姣战胜无数天成绩在原点徘徊不前的痛苦、战胜自己、战胜对手后说出“没有什么比梦想更值得坚持”,没有人不会为之动容。赛场上更高的高度、更快的速度、更强的力量,赛场外的坚固友谊、自信阳光、精神接力,无不是超越名次、奖牌而独立存在的美好事物,无不闪耀着人类精神魅力的光芒。什么是观看奥运的正确打开方式?细细品味其中的竞技之美、精神之美肯定是其中之一。

奥运赛场激战正酣,对赛事的关注和讨论热情不减。接下来,不管是紧张到手心冒汗,还是从专业角度观赛分析复盘,或是为闪耀的奥林匹克精神呐喊,让我们一起继续享受奥运会带来的这份纯粹的美好吧。

这正是:奥运赛事过半,还须用心观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