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想要“添磚加瓦”,就得自找錢花:公辦高中經費困難怎麼辦?

半月談記者近期在中西部地區走訪基層公辦普通高中時發現,部分高中收支長期處於緊平衡、甚至收不抵支狀態,一遇大修或者想要改善辦學條件,就只能舉債度日。據瞭解,普通高中獲得上級項目、經費支持不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縣中要想保持競爭力、吸引力,校長常常不得不四處拉項目、借貸款。部分基層教育界人士認爲,健全高中階段教育經費長效投入機制迫在眉睫。

1

勉強可維持,發展就缺錢

多位基層高中校長在受訪時表示,目前學校經費整體爲“勉強維持運轉”狀態。

環京地區某縣級市一高中校長給半月談記者列出了該校的收支情況:學費每生每年900元,收入約400萬元;生均經費每年800元,約300萬元;除去專款專用的兩三百萬元取暖經費和300萬元左右的維修經費,學校一年收入約700萬元。支出方面,水電氣費用每年支出200萬元,教學設備投入、日常辦公以及教師外出、培訓等約200萬元,物業支出需200萬元到300萬元。

“我們是20來年的學校了,地下管網全壞了,鍋爐也壞了,早就該徹底換了,可是沒有錢,只能小修小補勉強維持。”該校長說。

寧夏一所高中負責人表示,學校經費主要用於維持正常運轉,每年僅水電費、取暖費以及招聘宿管、保安等臨時工就需要近300萬元,整體“比較艱難”。他說:“學校硬件設施陳舊,僅能勉強維持運轉,這兩年校舍使用時間陸續超過10年,開始進入維修高峯期,幾乎每天都有小維修,此前我們在向上級彙報時測算過,全校整體水管網改造以及校舍牆皮脫落維修等需要近千萬元,學校根本沒法解決。”

由於教學環境變差,學生轉學去條件好的市裏中學和民辦高收費學校的越來越多。因而,越是有想法有追求的校長,越要想方設法給學校找錢,而資金的來路無非兩條:要麼是來自上級的專項撥款投入,要麼就是借貸負債。

西北某縣一位高中校長表示,除了硬件設施急需改善,舉辦校園文化活動、開發校本課程、購買特色課程耗材等方面都費錢。此前,他們爭取省裏的項目資金300萬元改建了功能室、維修了地下管網。“學校經費僅能勉強運轉,發展還得藉助政府力量。”

半月談記者走訪並梳理情況發現,在經濟欠發達地區,許多縣級公辦普通高中都要負債辦學。西部某市的30餘所公辦普通高中之中,有近2/3的學校有負債,全市公辦普通高中累計負債資金上億元;在另一市的20餘所公辦普通高中學校裏,有負債的學校近一半,累計負債達千萬元。

2

收入沒變化,支出年年漲

半月談記者採訪發現,高中負債,一方面是由於校際競爭加劇、社會需求提高,學校需要不斷擴建更新以保持吸引力;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投入不足、學校收入來源單一等也是重要原因。

各地對公辦普通高中均有生均公用經費撥款,幫助學校維持正常運轉、完成教育教學活動和其他日常工作。按要求,該經費不得用於償還債務、基本建設等用途,有些公辦普通高中進行基本建設只能依賴借貸,一旦後續缺乏其他收入來源償還,便會出現債務負擔。

多位受訪校長及基層教育工作者表示,高中階段學費多年沒有變化,但學校相關支出卻一直在上漲。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教育的重視程度,適度提高高中階段學費是具備條件的。半月談記者隨機採訪多所高中學生家長,其中不少人寧願花更多的錢把孩子送到硬件條件更好、學費更昂貴的私立高中。

“如果適度提高學費能讓孩子們在更好的教室、宿舍裏學習和生活,我認爲大部分家長能夠理解,因爲現在幾乎每個人都意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一名學生家長說。

此外,一些基層校長反映,向政府申請專項資金時,程序流程有時也不通暢。有些項目即使手續全部辦理好,只要當時沒拿到錢,第二年再申請時,上一年跑完的流程就徹底失效,學校需要按照流程把所有手續再重新辦理一遍,加大了學校申請專項資金的難度。

3

健全經費投入長效機制

受訪基層教育工作者呼籲,健全高中經費投入長效機制,使公辦普通高中學校早日擺脫債務困擾,全身心投入到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上來。

——對過往債務不宜拖延處理,建議儘快徹底化解。學校不能創收,僅靠學校辦學經費難以消化債務,需要各級財政共同提供支持。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應嚴格審定債務範圍,對債務形成原因、債務用途、利率約定、舉債程序、真實性嚴格審覈,確定所化債務合法真實有效。要尊重歷史,對照債務合約,對債務進行審覈分類統計,確認債務類別,確定化解方案。

——建立新增債務追責制度,杜絕新生債務。學校債務化解後,應及時建立健全各項財經管理制度,加大學校財務管理力度,嚴禁新的債務滋生,建立學校新增債務責任追究制度,對違反規定舉債的人員,堅決嚴肅追責。

——健全高中階段教育經費投入長效機制。爲適應新高考、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學校的教學用房、教學儀器、選課系統等設施設備都需要更新完善,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建議完善教育財政經費分擔機制,各級財政要加大對公辦普通高中學校教育經費投入力度,制定高中階段學校中長期發展規劃,使高中學校發展經費需求得到應有保障。

半月談記者:任麗穎 魏婧宇 艾福梅 | 編輯:李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