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亂象調查:樓盤加價百萬、捆綁高價車位銷售…

餘尤宜 張子劍/人民網

日前,國務院召開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和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持續規範房地產市場秩序,堅決查處市場亂象。

然而,人民網記者連日走訪了福建省福州市多處樓盤後發現,在新房銷售市場,“價外加價”、捆綁銷售的情況並不鮮見。

“高端”樓盤加價百萬 “學區房”捆綁高價車位

經過一條滿是泥灰的水泥路,再從一座高架橋下穿過,便可到達大東海江山府售樓部。該樓盤備案價在2.8萬元/平方米左右,位於福州市倉山區三江口,距離中心城區車程24公里左右。

置業顧問對該盤的清華附中“學區房”概念進行一番介紹之後,表示該盤按備案價銷售,但如要購房,“必須再買一個28萬元的車位”。

“28萬元的價格都可以在中心城區購置車位了。”福州一位中介經紀人小陳表示。

在三江口,捆綁高價車位的做法,並非僅此一家。位於大東海江山府3公里車程外的濱江正榮府也曾被曝“加價”“捆綁”銷售。今年4月,據福州本地媒體報道,位於倉山區三江口、打着清華附中“學區房”概念的濱江正榮府在備案價基礎上,加價20萬元、捆綁36萬元車位銷售。

6月底,當人民網記者以購房者身份來到濱江正榮府時,置業顧問表示已經“不再加價、捆綁銷售。”儘管如此,直到7月7日,仍有網友@九卿JIUQING反映“到目前爲止還是加價20萬,無人管”。

據福州一位地產垂直領域自媒體工作者透露,一些開發商爲了逃避監管,對初次到訪的購房者一般都表態按備案價銷售。在購房者購買意向十分明確時,置業顧問纔會將其拉到“小黑屋”商談真實售價。

而在倉山區大名城紫金9號,置業顧問絲毫不遮掩,在向購房者介紹樓盤基本情況、帶購房者看了樣板房之後,直接給出了“價外加價”條款:“98平方戶型加價30萬元、158平方戶型加價50萬元!”

這位置業顧問表示,“我們公司爲了快速回款,把社區包銷給工程方。工程方要額外加價,在備案價的基礎上首付還要多加30萬(98平方米戶型)。”

據置業顧問解釋,多加的這筆錢“以現金形式支付給工程方,與首付一同支付。”

在大名城紫金9號隔壁的建發和璽,其置業顧問給出的價格是:“2號樓302,169平方米,525萬元。”而福州市不動產登記和交易中心網站顯示,這套房的備案價爲433萬元。

顯然,建發和璽在備案價基礎上,加價近百萬出售。

亂象同樣出現在烏龍江南岸的國貿學原樓盤。

6月底,記者以購房者身份到訪國貿學原時,置業顧問表示,“捆綁一個車位,均價在16萬元左右。”

這位置業顧問聲稱,國貿學原一期開盤一千多套,認籌已超兩千多人,並且附近同期沒有新盤開售,競品均在西南方向數公里外的旗山附近。

而距離國貿學原5公里車程的保利閱雲臺,也因捆綁車位被網友投訴至福州市12345便民(惠企)服務平臺。這位網友投訴稱,捆綁車位21萬,車位賣得比房子還貴。“國家明確要求,不能捆綁銷售或者搭售、聯購等。希望有關部門立刻展開調查,嚴肅處理。”

亂象之“鍋”,該由地價來背嗎?

經過走訪,記者發現,加價、捆綁之風集中出現在號稱“改善型”樓盤、“高端”樓盤或“學區房”。根據福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等五部門2017年發佈的《關於進一步規範商品房銷售行爲的通知》,商品房需按照備案價銷售,嚴禁價外加價、捆綁搭售等行爲。

既然法規在先,爲何加價、捆綁亂象仍然存在?

“我們這塊地,拿地價2.3萬元/平方米,備案價在2.8萬元/平方米到2.9萬元/平方米之間。如果按備案價銷售,會虧錢。”大名城紫金9號的置業顧問簡單算了筆帳。

這個“鍋”,該由地價來背嗎?

一位全國前十強地產開發商負責人表示,地價高企是一方面,作爲開發商,拿地應當更趨於理性,在拿地前就應當對成本、利潤及其他因素作出科學的測算。

近年來,隨着國家對房地產市場調控力度的加強,一些開發商因盲目高價拿地而導致資金鍊斷裂,面臨破產的局面。

這位負責人表示,在福州,一些頭部房企單個樓盤的利潤可達10%以上,有甚者可達12%,而一些中小型房企,特別是閩系本土房企,其單個樓盤的利潤僅在5%到8%之間。同時,一些房企不計成本拿地後,再通過諸如加價、捆綁等不正當手段在銷售階段補足利潤,反而攪亂了市場局面。

在這位負責人看來,“地價高,不是加價、捆綁的理由。”他建議,時下地產企業面臨着轉型升級的考驗,應充分領會“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優化自身經營管理模式和明晰發展方向,走正道,這是企業健康發展的唯一捷徑。

福州大學房地產研究所負責人王阿忠教授認爲,“價外加價”、捆綁銷售是資本的逐利性使然,即便備案價留有一定利潤,某些開發商也會爲了追求更高收益而鋌而走險。

“加價”“捆綁”銷售,擾亂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現狀判斷

加價、捆綁銷售,使得房價表面上看沒有過快上漲,但實際成交價已提升。這不僅僅擾亂了市場,還擾亂了國家對房地產市場情況的判斷。

“地方政府有關監管部門要有雷霆手段進行監管和圍堵。”王阿忠說,“房地產對經濟刺激見效快,但過度發展反而會傷害經濟。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不能片面看到房地產市場對GDP的貢獻,而放棄對市場的監管。”

在王阿忠看來,市場亂象本質上源自地方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房住不炒’是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根本定位。地方政府應致力於經濟轉型、產業升級,降低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度,同時調控不放鬆,讓房地產市場發展更爲理性健康。”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八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通知,明確要因城施策,重點整治房地產開發、房屋買賣等方面的問題,包括:違規收取預付款、“茶水費”等費用,變相漲價;捆綁銷售車位、儲藏室等。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房地產市場監管司有關負責人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落實城市主體責任,對調控工作不力、市場波動大的城市,要堅決予以問責;持續整治房地產市場秩序,嚴肅查處房地產開發等方面的違法違規行爲,淨化市場環境,維護羣衆合法權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