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有蟑螂、用發黑芒果?奈雪的茶:涉事2家門店暫停營業

來源 | V觀財報(ID:VG-View)

作者 | 董湘依 編輯 | 董文博 

“我買了兩手,虧了近八千。跌的太快了,猝不及防,殺豬盤!”

“有一種無翻身之日的趕腳,本來想再拿拿,現在希望破滅了。”

買了港股奈雪的茶的投資者小羅、Linda分別對“V觀財報” (微信號ID:VG-View)發出如此感慨,猶如遭遇晴天霹靂。而當初沒有中籤的投資者,暗自慶幸“逃過一劫”……

在二級市場上,與上市之初相比,奈雪的茶市值已蒸發了超170億港元,約合142億元人民幣。上市一個多月以來,超百億市值“灰飛煙滅”,到底發生了什麼?奈雪的茶如何有底氣在資本市場走下去?

“一夜驚魂”

新華社8月2日曝光了網紅茶飲店“奈雪的茶”的食品衛生亂象。奈雪的茶多家分店存在蟑螂亂爬、水果腐爛、抹布不洗、標籤不實等問題。

在人流密集的北京西單大悅城店,一隻指甲蓋大小的蟑螂,從麪包展櫃底部爬向麪包製作間。但同組值班店員卻答覆稱“沒事,不用管它”。

另外,在“奈雪的茶”長安商場店,一些發黑的芒果擺放在後廚的桌子上,員工被提醒要去掉“黑色”部分繼續使用。一些標籤紙等雜物不小心掉進芒果泥裏,雜物被挑揀出來後芒果泥繼續使用。

一經曝光,奈雪的茶迅速搶佔微博熱搜,引爆輿論。

對於“地面有蟑螂”“用發黑芒果”“生產標籤標識錯誤”等種種問題,奈雪的茶3日凌晨終於給出回應,稱第一時間成立專項工作組,對涉事門店展開連夜徹查、整改。涉事兩家門店今天暫停營業,同時將邀請市場監督管理局上門檢查,並第一時間向大家公佈檢查結果。

奈雪表示,非常抱歉,對我們來說,目前最重要的是快速找到問題、制定解決方案、迅速整改。

道歉和聲明就能平息這次風波嗎?從網友們的評論來看,顯然對此並不買賬。不少網友質疑,奈雪的茶道歉爲時已晚,“徹查、整改”只是流於形式,等風波過去了,還是會恢復原樣。

“整改就是個笑話。”

“一陣風,過去了又恢復原來的樣子。”

“每次這種事就出來道個歉就完??麻煩有關部門嚴厲打擊吧!”

“先是整改衛生,然後重新開業之後還是換湯不換藥,但會更加小心以便不被發現是嗎?”

……

還有網友認爲,就連北京門店都存在上述食品安全問題,其他地區的門店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

“整改了又怎麼樣?曝出來就整改,沒曝出來的那些呢?還不是一樣的。”

“連北京大商圈的店面都出問題。其他地方的品控可想而知。”

“西單大悅城作爲客流量最大的門店之一,居然都是這樣……不敢想象其他門店。”

甚至有網友自曝在奈雪的茶喝出異物,一位網友稱,“喝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因爲喝到了膠帶,衛生確實不行!”

還有網友稱,“王府井apm奈雪的茶店裏,有個紅色的拇指大的蟲子鑽出來,嚇死了以後再也不去奈雪。”

在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劉春生看來,事後的糾錯永遠比不上事前的預警和風險管理,如何去真抓實幹的把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做好,會比它的“網紅屬性”要重要得多。

面對一浪高過一浪的質疑,奈雪的茶到底做出什麼才能徹底改變現狀?

“冰山一角”

“V觀財報”注意到,近年來,關於奈雪的茶食品安全問題屢屢被曝出,北京西單大悅城店和長安商場店只是冰山一角。

2020年5月,據媒體報道,南昌消費者孫女士在一家奈雪的茶店鋪買了一份歐包,下午3點多買的,晚上9點多即發現麪包上長了白毛,已經發黴變質。其南昌區域負責人表示願意賠償1張優惠券。而孫女士堅持要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來賠償,於是對方的賠償逐漸變成5張優惠券、10張優惠券,後面再加到200塊錢。孫女士說,討價還價的處理方式讓作爲忠實消費者的她非常失望。

據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0年8月5日,普陀區市場監管局委託第三方檢測機構,隨機對上海奈雪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大渡河店自制的大咖鴛鴦飲品,進行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結果顯示該樣品菌落總數超標,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爲此,2020年11月3日,普陀區市場監管局對該店作出沒收違法所得,並罰款5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2019年6月,深圳市市場監管部門的執法人員對奈雪的茶進行了突擊檢查。在被檢查的深圳市福田區卓悅匯商場內的奈雪的茶門店中,執法隊員發現,該店操作檯區域有員工未按規定佩戴口罩,門店後廚有食品儲存櫃的玻璃門存在故障無法鎖閉的情況。

2018年6月,在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於加強現制現售奶茶果蔬汁監督管理的通知發佈時,媒體調查曾發現奈雪的茶廣州門店工作人員沒有按照要求佩戴工作帽。

彼時,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回應稱,門店後廚做產品製作的夥伴都是要求戴帽子、戴口罩的,而前廳服務客人的夥伴爲了更好的服務客人才沒有要求佩戴。但在媒體追問中所攝圖片中未戴工作帽的員工是否是後廚員工時,彭心則沒再繼續回答。

值得注意的是,奈雪的茶也是新浪旗下消費者投訴平臺黑貓的“常客”。截至發稿,與奈雪的茶相關投訴共有380條,用戶爆料曾喫到頭髮、塑料等異物,麪包上水果發黴,產品“霸氣玉油柑”瓶蓋掉氧化鋁,也有用戶投訴奈雪的茶直接將此前未賣出的飲品貼上新籤當作新品出售。

據《山東商報》報道,奈雪的茶自2020年5月以來開啓每月公佈安全自查報告,但奈雪公佈的自查問題多爲“食材未先進先出”“不接觸食物的衛生死角有污漬”“廢棄工具有鏽漬”等,有網友評論稱這些自查更像是“無傷大雅的苦肉計”,不如其他餐飲品牌發現問題直接罰款來得實在。

在多位分析人士看來,對奈雪的茶來說,現階段內最重要的是提升食品安全質量。一旦企業被曝光食品安全存在隱患,日後修復品牌口碑的難度會比較大,會導致投資人的質疑,股價持續承壓。

“我認爲奈雪的茶缺失了作爲上市公司應有的責任感和擔當感。”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V觀財報”直言,決策層不重視食品安全一定會被消費者所遺棄。消費者第一關注的就是食品安全,第二則是品牌的調性、品質的穩定、服務體系以及場景的創新,但排在第一位的一定是食品安全。奈雪的茶是客單價最高的高端奶茶,頻發食品安全問題,對於消費者來說是非常大的打擊,對於社會來說也是不負責任的。

川財證券消費行業首席分析師歐陽宇劍也認爲,內部監管跟不上企業發展速度,食品安全問題不斷產生,企業無法提供與旗下奶茶定價動輒30元以上相匹配的產品質量與服務水平,將逐漸削弱高端奶茶行業樹立的綠色、健康、時尚的高品質品牌形象,導致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持續下降,不利於奶茶行業的高端化發展。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指出,隨着監管的深入,未來新茶飲企業的競爭,主要是管理的競爭,連鎖店模式的核心也是在於管理,管理就包括食品安全管理。當前監管十分重視食品安全問題,這是企業不能越過雷池的“生死線”。

“消化悲傷”

利空來襲,奈雪的茶也遭遇了投資者的“用腳投票”。

8月3日開盤,港股奈雪的茶大幅低開,盤中一度跌至10%,截至發稿,報9.81港元/股,市值168億港元。與其最初發行價19.8港元/股相比,奈雪的茶市值已蒸發了超過170億港元,約合142億元人民幣。

自6月30日奈雪的茶正式登陸港股以來,其股價表現一直不盡如人意,從發行價19.80港元跌至現在的10港元附近,直接“腰斬”。

Linda中籤奈雪的茶後以發行價買了一手(500股),被曝出食品安全問題後,對“V觀財報”如此感嘆:“我一手跌沒了5000多港元,本來以爲大行情不好,想再拿拿,早晨看了那個新聞,覺得希望破滅了。”

“買了兩手,虧了近八千,”另一位買了奈雪的茶的投資者小羅對“V觀財報”吐槽,“(奈雪的茶)跌的太快了,猝不及防,殺豬盤吧。”她坦言,“我也不是看奈雪的基本面啥的買的,但是當時跌了十個點撈了一把,哪想到拿到了就跌跌不休,讓我自己去消化下悲傷。”

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奈雪的茶實現營收10.87億元、25.02億元、30.57億元,年度營收增速分別爲130.17%、22.18%,出現大幅下滑。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2018年、2019年奈雪的茶淨虧損分別爲6973萬元、3968萬元,2020年淨虧損額大增逾400%至2.03億元。

奈雪的茶稱,“我們過去曾產生淨虧損,日後可能會繼續產生重大淨虧損。”

但即便如實坦陳持續虧損的情況,奈雪的茶的投資者顯然沒有做好面臨突然而至的利空的準備,在屢屢被曝出食品安全問題後,奈雪的茶如何有底氣在資本市場走下去?其未來市場表現幾何?

巨豐投資首席投資顧問張翠霞指出,食品安全問題基本上會對整體資本有一定負面影響。奈雪的茶頂着“新式茶飲第一股”光環上市,外界對它的要求和期待比過去更高,包括食品安全。只要它表現不佳,負面效應不可避免就會被放大,在這樣一個負面信息衝擊下,非常明顯形成股價殺跌風險釋放。

張翠霞認爲,在二級市場中,相關上市公司如果不能保護自己品牌意識,沒有食品安全意識,可能會讓民衆產生不信任風波,可能會導致二級市場股價還會有風險釋放。

天眼查App顯示,截至目前,奈雪的茶已經歷過五輪融資,最近一次是今年1月4日完成了C輪1億多美元的融資,領投方爲太盟投資集團(PAG)。該輪融資將被用於加大產品研發投入,並將持續深耕供應鏈及數字化建設,提升廣大消費者的產品體驗。

上市“收割”、資本扎堆融資,奈雪的茶如何能給投資人一個滿意的答案?我們需要打個問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