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工網

2021年5月,江門新會區崖門鎮新財富環保產業園工聯會(以下簡稱“新財富產業園工聯會”)完成了新一輪的集體合同簽訂工作。在接下來的一年裏,園內18家規模企業的2000名職工的合法權益有了切實保障。這是繼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園區工聯會連續第二年成功推動集體協商工作。

在探索行業性集體協商工作中,新財富產業園工聯會做了哪些有益的實踐經驗?《南方工報》記者日前進行了實地走訪調查。

園區企業人員在集體合同上簽字 單位供圖

超四成企業擬裁員減薪

園區工聯會及時開展集體協商行動

記者瞭解到,新財富產業園是廣東省環保廳批准建設的江門市唯一定點電鍍工業基地,也是國內規模最大、配套最完善的環保電鍍專業園區,規劃面積1950畝,日處理廢水能力達3萬噸。園內企業主要經營汽車零部件生產、印刷線路板、珠寶鐘錶加工、電子信息、LED生產等與電鍍相關聯的上下游產業產品。2014年,新財富產業園工聯會成立,從此,園區108家企業的6000名會員有了“孃家人”。

新財富產業園工聯會主席趙錦洪表示,工聯會成立後,通過建設完善職工服務中心、指派社會化工會工作者等駐點服務園區員工、開展工會主席民主評議等舉措,切實加強了企業和職工的緊密聯繫。而開展集體協商的契機,還得從去年的疫情說起。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園區內企業紛紛遇到資金緊缺、供應鏈不暢、前期訂單違約、後期訂單不足等困境。在崖門鎮總工會的一次走訪中,竟發現園區內超四成企業都產生了以裁員減薪來降低經營成本的想法。與此同時,園區工聯會也接到了職工的上門投訴。

“有三名職工反映,爲什麼被裁的是他們?想找個說法。”趙錦洪表示。爲保障職工權益,進一步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園區工聯會決定開展集體協商行動。

協商前做好“三個準備”

確定協商主體 補充協商力量 積極排憂解難

記者瞭解到,在開展集體協商前,工聯會提前做好了三項工作,爲後續集體協商的順利推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是確定以工聯會爲協商主體。集體協商難以落實,往往是因爲勞資雙方力量對比不平衡。爲破解職工“不敢談”的窘境,新會區總工會以及崖門鎮總工會推動以園區工聯會代替企業工會作爲協商主體,“以點帶面”推動協商工作,一方面能增加職工代表方分量,提升協商地位;另一方面工聯會更能客觀反映園區整體職工的需求,意見更容易被企業方接受。

二是引入社工補充工會協商力量。作爲江門市“三個一批”示範建設點,產業園配有社會化工會工作者2名,專職集體協商指導員1名,但面對園區內108家企業的集體協商推動和指導工作,顯得力不從心。爲解決協商力量不足問題,新會區總工會和崖門鎮總工會採取購買社會服務方式,以園區工聯會爲購買主體,爲園區配備3名常駐社工人員,通過引入社工組織和社工人員參與園區的企業職工服務和溝通工作,增強園區協商力量。

三是把準疫情下企業復工復產時機,積極爲園區企業和職工排憂解難。如爲企業送上應急口罩,協調暢通口罩、測溫槍、消毒液等防疫物資供應渠道,解決企業最頭疼的“口罩荒”;通過開展省外農民工“點對點”返崗包車、發動園區職工轉介紹、多渠道發佈招聘信息等措施,緩解企業最關心的“用工荒”;深入各企業開展防疫知識宣傳,主動參與園區出入口測溫、返崗人員排查以及企業清潔消毒檢查等防疫工作,確保復工環境安全等。到2020年4月,園區已基本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企業復產率98.5%。

組建協商工作團隊

集體合同中有五成條款保障疫情期間職工權益

一切準備就緒,2020年4月,工聯會正式啓動工資集體協商工作。在經過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工聯會就職工工資水平、增長機制、獎金福利、休息休假、安全生產保護等與企業進行溝通協商。同時,在集體合同中注重解決疫情期間職工權益保障問題。

趙錦洪舉例,在雙方商定的協商主條款中,共有18條合同條款涉及疫情期間職工權益保障內容,佔比達45.6%。“比如,明確雙方在疫情防控中的權利和義務,重點要求企業強化廠區環境管理,調整供餐方式等。再如,要求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承諾疫情期間不裁員、少裁員,如必須進行調整的,要確保依法依規,並執行高於法定賠償的標準。”

記者瞭解到,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園區工聯會爲開展集體協商特別組建了一支協商工作團隊,該團隊由園區工聯會、社工人員、社會化工會工作者和鎮總工會工作人員聯合組成。

爲向園區企業和職工提供差異化、精準化的服務,園區工聯會結合實際,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根據企業位置、職工規模、工作時間等情況把園區劃分爲兩個片區6個小組,工作團隊進行分組管理,並在疫情期間簡化協商程序,實行“專人負責、全程跟蹤”的模式,避免聚集,採用遠程協商爲主。

首先,工作團隊針對企業情況指派1至2名協調員,協調員通過電子郵件、內部OA、微信羣組等形式收集職工訴求,並形成集體合同草稿,然後由協調員向企業代表對合同內容和職工訴求進行解讀,聽取雙方意見,爲雙方紓難解困。其次,協調員實行週六日延時、錯時服務,最大限度提高溝通效率,督促協商按進度開展。在此過程,協調員作爲協商過程中的“軸”,盡力緩和協商氣氛,平衡雙方利益,提高協商成功率。

協商“陣營”逐漸壯大

3家企業主動 簽訂單獨集體合同

經過1個月持續攻堅,工聯會成功推動16家規模企業簽訂疫情下的集體合同。趙錦洪告訴記者,在集體合同執行過程中,工聯會還會對企業履約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切實把維護廣大職工合法權益放在首位,讓集體合同真正發揮作用,並取得實效。

“自從集體協商開展以來,職工們表示有了和企業面對面溝通的平臺,能夠明確地表達自己的訴求,將最關心的工資、保險等事項以集體合同形式確定下來,安心又放心。”園區社工馮傑東向記者如是反映。

集體協商在調動職工積極性的同時,也促進企業生產效率提升明顯。一個明顯的例證便是,在今年開展的集體協商行動中,不僅原來的16家企業繼續簽訂,而且還新增了兩家企業,加入集體協商團隊的“陣營”。

不僅如此,在看到協商帶來的積極變化,新財富環保工業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主動開展企業和企業工會之間的協商。目前,在工作團隊的指導下,這3家企業已形成集體合同草案,待職代會審議。

趙錦洪表示,接下來,工作團隊將及時總結經驗,通過召開推進會分享工作經驗,發揮典型帶頭引領作用,積極營造集體協商良好氛圍,引導企業在園區行業協商的基本上,全面開展企業集體協商工作。(據《南方工報》報道 南方工報記者 許接英 通訊員 鄒景雲)

責任編輯:姚怡夢

來源:中工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