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鳳虎 劉夢珂

商丘市梁園區解放街道辦事處解放村是一個“火車拉來的城鎮”。一百年前,它叫小朱集,是一個貧窮落後村。改革開放後,在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扭住發展不放鬆,奮力打造經濟富裕村;抓好文明創建,努力構建文明美麗和諧村;堅持爲民謀利,全力打造生活幸福村。

解放村和解放社區全貌圖

如今,解放村成爲了豫東大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產業興旺,環境優美,鄉風文明,村民幸福,被譽爲“豫東第一村”,先後榮獲“全國文明村”、“全省農村十佳典型”、“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敬老愛老模範村”等稱號。

商丘市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全景

“以工強村”走上致富路

“1990年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當時全村產業發展基本上是‘一產劣、二產無、三產弱’,全村2000多人口,共有耕地400畝,人均年收入不到300元,村集體年收入不足3萬元,村外欠債280多萬元。村民住着土牆小瓦房,穿着帶補丁的破衣裳,有的還喫着粗糧。”解放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喬彬說。

作爲一名村黨支部書記,喬彬自知身上的責任和重擔,他把改變解放村的落後面貌,建設美麗鄉村,讓全村羣衆過上富裕幸福的小康生活作爲他最大的夢想和目標。

而當時,隨着商丘城市建設規劃迅速外延,地處城鄉結合部的解放村的土地日漸減少。土地沒有了,村民將何以爲計?這成爲村兩委班子首要和迫切思考的問題。

“以工強村”——村兩委班子成員經過商議,達成共識,利用該村離城市近、交通便利等優勢,發展村集體產業。

該村“兩委”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多次組織人員到北京、山東、溫州、杭州等地,學習技術,開闊視野,尋找項目。

找好項目,創辦企業,首先就要建設廠房,那麼地的問題怎麼解決?通過開村民會議,全村人一致決定:“對地!”,每家貢獻出三釐(約20平方米),在村裏硬是“拼”出了一個佔地82畝的“產業區”,邁出了發展村辦企業的第一步。而後,在喬彬的帶領下,全體黨員幹部奮力拼搏、艱苦創業,在20世紀90年代末就發展了村辦企業20多家。2012年11月,由商丘農產品批發市場、商丘光彩大市場等7家知名企業組成的“河南解放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成爲集科、工、貿和物流、服務爲一體的多功能企業集團。

截止到2020年底,解放村實業集團公司的年銷售額達到了600多億元。產品銷售和農產品交易輻射到全國30多個省市區、20多個國家和地區。隨着村集體經濟的不斷發展,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目前全村村民人均收入達到了2.8萬元。

村辦企業裏,機器轟鳴,熱火朝天;農產品批發市場裏,車水馬龍,人聲鼎沸……這是一幅令人振奮的發展畫卷。

村民載歌載舞慶祝好生活

生態宜居成爲“幸福人”

7月23日,走進解放村,一排排整齊劃一的兩層小樓鱗次櫛比,露臺、小院中,鮮花、綠樹點綴,徽派風格外觀樸實清新。早在1994年該村便規劃建設了高標準的小區,近年來,又先後投資1000多萬元,對新村的房屋、道路、水電、綠化、文化娛樂等各項設施不斷升級改造,並對村內環境進行了美化亮化。

“在這生活很愜意,環境好,鄉風文明,晚上沒事就到文化廣場跳跳舞,或者和大家一起徒步走,幸福得很。”村民李玉芳笑着說。

在發展經濟和不斷改善村民生活條件的同時,村黨委始終不忘“讓大家過上好日子”的初心,逐漸完善一系列福利措施:先後投入130餘萬興辦、完善小學,適齡兒童可免費就讀;給5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固定發放補貼,90歲以上的老人每年額外發放一萬元祝壽金;與醫院對接,爲村民就醫進行報銷……從1994年起,該村便爲全村村民建立完善了養老、醫療、低保和人身財產、保險等社會保障體系。

解放村文化廣場夜景 (圖片均由解放村供)

此外,爲培養高素質人才,激勵學生勤奮學習,該村制定了相應的獎勵政策:凡考取名牌大學的,每人每年獎勵4000元;考取普通大學的,每人每年獎勵3000元。村裏還籌措資金,分期分批選派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學習深造,他們學有所成後都回到村裏服務。同時,制定了《村規民約》,並把這些制度與開展“文明戶”、“文明之家”、“五好家庭”、“好婆婆”等評比相結合,給予物質獎勵。

在解放村,封建迷信、賭博酗酒、鋪張浪費等陳規陋習不見了,一個崇尚科學、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村風已經形成,一個歡樂、幸福、自信、充滿上進心的農民羣體已經形成,鄰里團結、家庭和睦、尊老愛幼蔚然成風。

編輯:劉夢珂

來源:河南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