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河南抗洪抢险,老兵孔向东有了一个新称号:担架王。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转运现场,凭借一副2米长的简易担架,他将一百多名重症患者抬到了安全地带。队友们竖起大拇指:“多亏了你这副担架!”

孔向东从没想过这副担架能派上这么大用场。作为北京人防浩天救援队的一名志愿者,他的“武器”是越野车和皮划艇。7月23日,救援队出发,孔向东开着自家的越野车上了“前线”。到了河南新乡,孔向东发现,灾情比他想象的要严重得多。救援队员带了帐篷和睡袋,却发现根本没有“安营扎寨”的地方。

“到处都是水,而且很深。”当地的灾情,给第一次参加抗洪救灾的孔向东留下了深刻印象。相比新乡市区,卫辉的灾情则更为严重。

7月26日,救援队转战卫辉。由于卫河发生决堤,当地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被洪水包围,3000多名患者和医务人员被困。北京人防浩天救援队与其他救援力量一起,投入到转运被困人员的战斗中。

此时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积水平均深度1.5米,最深处超过2米。救援人员只能通过皮划艇或冲锋舟靠近医院。然而,救援船只有一定的吃水深度,无法直接将被困群众送达安全地带。被困群众得在浅水区下船,再涉水转移到安全地带。

“普通患者没问题,那些重症患者怎么办?”孔向东看到,一些患者身上还插着胃管尿管,有的甚至插着氧气管,由于没有合适的工具,只能是好几个人架着一个,一点一点地抬出来。有的患者是坐在轮椅上被抬出来,为了防止他们滑落,救援人员都会把固定的绳子系得非常紧,很容易造成二次伤害。他突然想到,自己车上还有一副折叠式的简易担架,或许能派上用场。

“咱们去抬担架!”孔向东招呼队友。关键时刻,简易担架发挥了重要作用,重症患者不用受罪了。从浅水区到安全地带大约200多米,一趟下来大约要十几分钟。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孔向东常常走得很慢很慢。为了防止担架上的患者中暑,救援队员还常常把救生衣脱下来,为患者遮挡太阳。

看似普通的抬担架,有时也会遭遇惊心动魄。一次,孔向东刚把一位老人抬到安全地带,老人便开始不停呕吐。孔向东赶紧把自己擦汗的毛巾递过去,接住老人的呕吐物。顾不得满身秽物,他赶紧拍打老人背部,防止老人窒息。简单处理后,老人被紧急送往医院。事后他才得知,老人患有严重疾病,如果再晚一个小时送医,就会有生命危险。

一次,孔向东乘坐的皮划艇被一艘冲锋舟卷起的浪掀翻。船上六七个人全部落水,孔向东人没事,但手机进水,眼镜也找不到了。孔向东眼睛近视,没有眼镜,干什么都不方便,但他依旧担架不离手。“我路熟,抬担架不受影响。”

回到新乡市区配眼镜,老板一看孔向东浑身湿透,说什么也不肯收钱。“你们是来救我们的,我们怎么能收钱呢?”实在拗不过,最后老板提议,一家三口和他合张影留个纪念,就当是配眼镜的报酬了。在河南,孔向东收获了太多太多感动。“我的越野车不敢开车窗,一开就有人塞东西进来。”

两天时间,孔向东和队友将一百多名重症患者抬到了安全地带。队友们都叫他“担架王”。但他却说,这是团队的力量,因为一副担架至少要两个人才能抬起来。“我只是做了一名退伍军人该做的事情。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来源:北京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