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1家房企前七月銷售額超千億元 下半年金融監管繼續從嚴

本報記者 董枳君

在調控不斷加碼下,7月份全國房地產市場呈現降溫態勢。8月2日,中指研究院發佈了《2021年1-7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業績TOP200》,報告顯示,2021年1月份至7月份,TOP100房企銷售額均值爲794.7億元,增長率均值爲36.2%;其中銷售額超千億元的房企21家,較去年同期增加3家;超百億元的房企136家。從數據來看,碧桂園、萬科、恒大等頭部房企仍保持了一定的競爭性。

因房價上漲明顯,7月29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約談銀川、徐州、金華、泉州、惠州等5座城市。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中提出下半年整體經濟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其中房地產方面重申“房住不炒”定位和三穩目標,加快發展租賃住房並落實用地、稅收等支持工作。

8月2日,金華髮布《關於進一步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業界預計,8月份,包括銀川、徐州、泉州和惠州等城市亦會出臺類似政策。

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研究副總監陳文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央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房地產金融監管繼續從嚴。整體看,短期調控收緊趨勢將延續,房價上漲過快城市調控加碼預期較高。”

7月成爲業績分水嶺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7月份,銷售額破千億元的房企有21家,其中,碧桂園超5000億元,萬科、中國恒大超4000億元,中海地產超2000億元,銷售額200億元-300億元之間的中小型房企增長速度最快,達到了44.8%。

房企銷售數據明顯好於去年。去年同期,有18家房企銷售額破千億元,125家房企銷售額達百億元以上,百強房企銷售額均值爲622.2億元。

中指研究院企業事業部研究主管陶淑茹在8月2日舉行的月度市場形勢分析會上表示,2021年以來,房企及時調整策略,積極營銷,1月份至7月份20個代表城市商品住宅新批上市面積同比有所增長;7月份,從周度數據來看,重點城市供應規模同比小幅增長,環比有所下降。

隨着調控政策不斷加碼,不少房企7月份業績出現環比同比雙下降。

據克而瑞數據,從單月來看,7月份單月業績同比提升和同比下降的百強房企各佔近一半;從梯隊來看,TOP50房企表現不及百強整體,超過六成企業單月業績同比下降。超九成TOP30房企7月份單月業績不及上半年月均水平。

億翰智庫數據顯示,TOP50房企中,包括世茂集團陽光城、雅居樂、富力地產首創置業等在內的多家房企,業績同比下滑速度在20%以上。

融資成本有所下降

據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年7月份,債券發行總規模環比增長,融資成本有所下降。具體來看,7月份房地產信用債發行規模爲652.2億元,相較於6月份的528.7億元增長23.36%;7月份內地房企海外債發行規模爲372.9億元,相較於6月份的290.3億元增長28.45%。

從融資成本來看,信用債與海外債融資成本均有所下降,其中信用債平均利率爲4.17%,環比下降0.81個百分點;海外債平均利率爲6%,環比下降2.08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在房企融資“三道紅線”、房貸管理“兩道紅線”、雙集中供地等常態化政策的基礎上,房地產行業監管還在持續收緊。

據貝殼研究院統計,2021年前7個月房企境內外債券融資累計約爲6428億元,較2020年同比下降13%,2021年1月份至7月份發債規模佔2020年全年約53%。

“整體來看,近年針對企業投融兩端調控力度的不斷加強,意味着過去依賴加槓桿實現高增長的發展模式已不可行,降槓桿將是行業中長期政策的主要發力點。”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爲,目前對於房企而言,一方面要積極供貨、深化營銷,將既有的貨量有效轉化爲業績增長,以提升現金迴流、加快資金週轉效率。另一方面,則是要更加關注產品升級、加強產品打造,在未來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提升自身品牌的核心競爭力。

拿地總額在減少

銷售額回升的同時,企業拿地金額有所下滑。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百強房企拿地總額18057億元,同比下降3個百分點。TOP100企業招拍掛權益拿地總額佔全國300城土地出讓金的比例爲56.3%,與1月份至6月份相比上升0.4個百分點。

陶淑茹分析稱,2021年7月份,50家代表房企拿地總額同比下降65.4%,環比下降64.6%。第一批集中供地剛於6月份結束,7月份土地供給量有所降低,且大都是三四線城市土地,土地均價也有所下降,考慮到房企整體佈局聚焦一二線,7月份拿地金額顯著減少。

在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加快發展租賃住房並落實用地、稅收等支持工作”的背景下,陳文靜分析稱,預計重點城市租賃住房用地供應量將逐步加大,相關稅收優惠的支持力度亦將有所加大,進一步保障租賃住房建設的加快推進。

嚴躍進則認爲,中央政治局會議,對於房地產各參與者的啓發應該是,不能只盯着調控的一面,也要關注下半年各類新產業的支持政策,真正理解房地產所處的大變局、大改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