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汽車芯片經銷商遭立案調查劍指哄擡炒作價格亂象

證券時報記者毛可馨阮潤生

部分汽車芯片經銷商哄擡價格的問題遭市場監管總局立案調查。在監管出拳重擊背景下,芯片股出現重挫。8月3日,Wind芯片股跌幅達到5.09%,創今年以來單日最大跌幅。其中,國民技術下跌14.70%,長川科技、中微公司、北京君正、富滿電子等跌幅也超過10%,另外,兆易創新、北方華創、上海新陽等龍頭股也遭受跌停。

業內人士預計,“芯片荒”是產生價格亂象的大背景,監管出手整治或將有利於理順汽車芯片價格體系,不同領域缺貨的緩解時間有一些分化。另一方面,缺芯漲價對於中間商是把“雙刃劍”。

監管部門劍指

汽車芯片經銷商

8月3日,市場監管總局發佈公告稱,針對汽車芯片市場哄擡炒作、價格高企等突出問題,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根據價格監測和舉報線索,對涉嫌哄擡價格的汽車芯片經銷企業立案調查。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將持續關注芯片等重要商品市場價格秩序,進一步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嚴厲查處囤積居奇、哄擡價格、串通漲價等違法行爲。

“汽車芯片經銷商哄擡價格的現象的確存在。在芯片短缺的情況下,部分車企開始高價囤貨,其中一些是通過博世、大陸等一級供應商向芯片廠拿貨,而需求大、資金充裕的車企甚至會直接去買芯片。經銷商在其中有利可圖,就會配合高價出貨,甚至囤積居奇、炒作價格。”汽車分析師張翔告訴記者。

張翔認爲,此次市場監管總局立案調查對於整個產業來說是利好消息,有利於規範汽車芯片的價格體系,降低下游零部件廠商和整車廠的採購成本。“趁着‘芯片荒’的熱度,一些小型電子芯片商販甚至會以次充好,把舊的芯片翻新後拿去賣掉,這種現象是需要嚴厲打擊的。”

缺芯漲價

變成“雙刃劍”

從市場監管總局發佈的公告來看,本次矛頭指向了芯片的中間流通環節。而這一領域,今年以來矛盾高發。不僅中小廠商飽受缺芯漲價困擾,呼籲抵制惡意漲價,也有龍頭公司訴諸司法途徑尋求解決。

香港高院的公開訴訟資料顯示,聞泰科技旗下子公司安世半導體於今年6月21日提起訴訟,以違反合同定價方案和調整政策等,向香港高院狀告其分銷商周立功電子,訴訟總金額高達3700多萬美元。這是繼起訴中國電子器材國際有限公司之後,安世半導體對代理商發起的第二起訴訟案件。

據接近公司方面人士透露,目前案件在等待開庭。

就經銷商等中間環節參與“炒貨”問題,IC分銷龍頭上市公司董祕向記者指出,這種短期炒作行爲很難長久;因爲未來芯片價格一旦迴歸正常,下游客戶馬上就會替換掉曾經囤貨炒作的代理們;至少分銷環節來看,“即便現在缺貨,我們的庫存也只會控制在1~2個月水平。”

整體來看,“缺芯漲價”對於分銷商而言是個“雙刃劍”:一方面,在缺貨背景下,下游客戶更加倚重分銷商,以獲取更強的供應鏈支持;另一方面,由於缺貨,下游需求被壓制,導致分銷商處於“無貨可賣”的境地。

“芯片供應充足的話,會多賣一倍。”作爲深圳華強旗下子公司,湘海電子董事長楊林介紹,本輪缺貨的重災區是在物聯網領域;而且從行業長期趨勢來看,缺貨將是個長期問題。

從上市公司業績來看,A股芯片分銷商業績普遍向好。作爲龍頭公司,深圳華強預測,在5G、物聯網技術加速普及,以及國產替代進程不斷深化等因素推動電子行業景氣度持續走高,公司各項業務的競爭優勢得到進一步體現和強化,上半年公司盈利近4億元至5億元,同比增長40%~80%。

作爲被動元器件分銷商,商絡電子也表示在國產替代進程不斷加快等因素推動,電子行業景氣度上升,公司上半年淨利潤將實現1.23億元~1.35億元,同比增長44.55%~58.65%。

另外,力源信息上半年淨利潤實現1.81億元,同比增長近七成;潤欣科技上半年淨利潤實現213萬元,同比增長六成。

芯片荒”提速國產化

經銷商哄擡價格的土壤在於“芯片荒”,其範圍波及全球,且由汽車蔓延到消費電子、醫療器械等多個行業。

具體到汽車領域,“芯片荒”的原因在於車企對銷售走勢的誤判。2020年年初,國內汽車銷量受疫情影響大幅減少,多數車企據此對未來銷量持保守預期,進而壓縮零部件供應需求。但國內車市在2020年下半年出乎意料地快速反彈,而這時芯片產能已經被消費電子搶佔。與此同時,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的趨勢增加了對半導體元件的需求,進一步加劇“芯片荒”。

芯片告急之後,大衆、戴姆勒、本田、日產等頭部車企從去年底開始紛紛減產甚至停產。根據IHS Markit預測,芯片短缺將導致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在第一季度減產25萬輛,歐洲將減產10萬輛,而北美、日本、印度的汽車產量都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全球新能源車龍頭特斯拉一樣受到芯片短缺的困擾。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在近期二季度財報會上表示,全球芯片短缺仍將繼續且很嚴重,今年接下來的時間裏,特斯拉的增長將取決於供應鏈中最緩慢的部分。

“國外車企生產的汽車普遍電子化程度更高,單車芯片數量更多,因此芯片短缺對生產的影響更加直接。”張翔稱,車企也採取了多種措施緩解“芯片荒”的影響,比如減配一些高端車型的功能、減少低利潤車型的生產以及調節生產節奏等。

汽車芯片按照功能劃分爲不同類別,其中MCU(微控制器)是主要缺貨品種。

目前,臺積電MCU產能一家獨大,出貨量約佔全球出貨量的70%。在主機廠要貨壓力下,臺積電調配產能,汽車業務收入在2020年第四季度環比增加63%,2021年第一季度再環比增加31%至5.1美元。興業證券據此做出預判稱,考慮從臺積電晶圓代工到最終主機廠使用芯片生產時間週期在5個月左右,預計汽車芯片供給今年第二季度末開始恢復,第三季度有望大幅好轉。

另外,深圳華強董祕王瑛向記者表示,缺貨主要集中在晶圓類芯片,而且最低端的最缺,保守估計會將持續到年底。

從事物聯網芯片領域的樂鑫科技高管則表示,預計缺芯2023年有望得到緩解。

另一方面,國內科技企業也在芯片國產替代的浪潮中迎來機會,或將在未來支持國內汽車芯片的供應。

人工智能芯片廠商地平線近日在上海發佈其第三代車規級芯片征程5。地平線表示,征程5芯片於今年5月流片成功,通過各類測試後,計劃在2022年下半年量產。目前已經有上汽集團、長城汽車、江汽集團等8家國內車企成爲征程5芯片的首發意向合作伙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