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基金突然重倉這隻“冷門股”,2個月暴漲近5倍,神操作or消息王?爆買邏輯猜不透 

什麼樣的情況,才能讓基金敢重倉一隻業績不佳的冷門股?

在營收連續五年下滑後,一季度還在還在虧損的國民技術,在二季度突然迎來基金的覆蓋,在今年6月末甚至成爲部分基金的第一大重倉股。這是時隔五年後,國民技術再次進入主動權益類基金的十大重倉股行列。而在相關基金重倉完畢後,國民技術迎來7月份的一則重大公告,短短兩個月時間股價漲幅接近5倍。

然而市場關注的焦點在於,基金在截至6月末的重倉行爲,基於合規操作,顯然不能指向7月份的重大公告,但國民技術5月份的公告,又像是“煙霧彈”,有市場人士認爲,5月份的公告對基本面沒有實質性意義,基金很難以沒有約束性的合作,貿然重倉一隻業績不佳的小盤股。

受半導體整體回調或市場質疑影響,國民技術在8月3日暴跌近15%。

基金因何突然買成重倉?

在時隔五年後,淡出基金視野已久的國民技術,突然就被買成部分基金的第一大重倉股,之後,該股票在重大消息刺激下,漲幅十分驚人。

華南某公募旗下一隻基金披露的信息顯示,截至今年六月末,國民技術進入該基金的前十大股票名單,且是該基金的第一大重倉股。北京一家公募旗下的基金披露的二季報也顯示,國民技術已進入基金的十大重倉名單,位居第四大。

國民技術上一次進入主動權益類基金的十大重倉股名單,還是在2016年之前。與業績相關的是,自2016年開始,國民技術在營收、淨利潤兩項指標上表現欠佳,營收在最近五年內下滑嚴重,WIND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0年,國民技術的營業收入分別爲7.06億元、6.95億元、6.02億元、3.95億元、3.80億元。淨利潤表現方面,國民技術最近三年的淨利潤扣非後出現虧損,2017至2020年間,國民技術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爲-5.03億元、-16.64億元、-5.89億元和-1.47億元。

進入2021年第一季度,這種情況也未得到顯著改善。國民技術於2021年4月26日披露一季報,公司2021年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9729.2萬,同比增長22.7%;實現歸母淨利潤-1626.1萬,上年同期爲-1175.7萬元,虧損幅度擴大。

儘管業務表現慘淡,國民技術進入第二季度後的股價,卻驚呆了投資者。在最近兩個月內,國民技術的股價漲幅接近5倍,這給相關基金帶來豐厚的投資收益,但是,對一隻多年來業績不佳的冷門股,敢買與敢買成重倉股,對許多基金經理而言是兩碼事。那麼,基金經理在6月底之前就精準佈局、買成第一大重倉股的投資決策會是什麼?

神操作?基金精準佈局後迎重大消息

儘管6月末重倉殺入的投資邏輯,只有決策者知道,但造成驚人股價、並持續吸引資金的因素,是7月12日晚間的一則公告。

7月12日晚間,國民技術發佈公告,擬向董事長孫迎彤發行股票,使其成爲公司的實控人。目前,孫迎彤持有公司1674萬股,持股比例爲3%,爲第一大股東。而在此之前,國民技術的股權一直處於高度分散狀態,是一家無實控人的上市公司,這種狀態已持續八年。

但作爲7月份的一則重大公告,如何能讓部分基金提前一個多月卡點、列入第一大重倉股,卻頗有點耐人尋味。如果基金經理對國民技術即將發生的管理層收購消息完全不知,那麼,基金經理究竟是以什麼因素,才能把一隻淡出機構視野五年之久的公司,突然列爲第一大重倉股?

5月份的一則公告,也許可以成爲部分基金在六月末之前重倉殺入國民技術的一個合規的解釋。

5月31日晚間,國民技術披露,公司與韓國浦項化學簽訂意向書,後者計劃通過受讓公司所持斯諾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或其子公司部分股權、或成立合資公司等形式,與公司在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業務領域開展合作。但在上述公告披露前,國民技術的股價也早已開始異動,在公告前的一個交易日,即5月28日當天,國民技術股價毫無徵兆的大漲接近12%。

這則公告也許能促成短期的股價表現,但若僅僅依據這則公告,就讓基金經理將這隻多年表現欠佳的股票買成第一大重倉股,則頗爲牽強,尤其是在6月29日,國民技術還難得的出現了一次公募基金的集體調研,儘管調研的內容也十分合規,所提問的話題,或與公司產品相關,或與已在5月底披露第浦項化學相關話題,並不涉及到兩個星期後的重大消息。

買入邏輯究竟是什麼?

但有業內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指出,該公司的產品或浦項化學的相關公告,大概率不是基金經理緊急重倉國民技術的主要邏輯。

國民技術自己也表示,涉及浦項化學合作的相關公告,僅爲合作雙方初步協商的意向性協議,不具有法律約束力。此次合作的具體條款及條件,包括交易範圍、交易方式、交易價格、支付方式等將由雙方或其關聯方另行簽署正式協議確定,意向書並不設定雙方必須推進或完成此次合作的義務。

“5月底的公告,在基本面上不具有實際意義,更像是掩護基金經理可能知道7月份發生的事情。”上述人士認爲,5月底的這則公告,更像給是給已提前透露的7月消息,提供一個煙幕彈,由於5月份的這則公告實際上不具有任何約束力,因此,很難解釋基金經理依據這則公告就敢重倉買進國民技術。

實際上,監管機構似乎也對國民技術可能存在的上述情況給予了關注。

國民技術日前收到深交所下發的關注函,其中國民技術需說明是否發生內幕信息泄露的情形。

深交所指出,2021年5月27日至7月20日,國民技術股價持續上漲,累計漲幅達251.99%,與同期創業板綜合指數偏離度較大,期間公司先後披露浦項化學合作、股權激勵、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籌劃控制權變更、管理層收購等事項。

對此,深交所要求國民技術覈查公司是否存在違反公平信息披露情形,是否存在利用信息披露迎合市場熱點、配合二級市場股價炒作的情形,同時補充說明公司前述事項的具體籌劃過程、採取的內幕信息保密措施、是否發生內幕信息泄露的情形、相關內幕信息知情人買賣公司股票的情況,並報備重大事項進程備忘錄以及交易自查報告等。

正由於煙幕彈的存在,市場也很難真正確認基金經理提前獲得了消息。儘管5月份的相關公告含金量較低,但它卻以成爲機構資金“合法買入”的一個藉口。

儘管難言是否涉及內幕信息,但在公募行業,通過與上市公司勾對來提振基金業績的現象,也並不罕見。公募基金提前獲知上市公司的內幕信息,從而讓旗下基金提前買入股票,儘管持有相關基金的基民也能從基金的內幕交易中獲利,但這種違反公平競爭的手段,依然是監管部門整治的對象。

據媒體報道,證監會在2018年曾鐵腕查處了一起公募基金公司內幕交易“窩案”。因幾年前的內幕交易案,有6家公募基金公司陸續收到證監會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其中提到的內幕交易的大致情況是:上市公司董祕經過券商研究員傳導給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再由基金經理利用該信息,以其管理的公募基金產品實施內幕交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