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建好的“嘉閱濱江”小區被用圍擋封閉起來。 澎湃新聞記者 王鑫 圖

重慶農藥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重慶農藥公司)從沙坪壩區井口搬離,留下了被污染的土地。13年後,千餘名購房者爲此“買單”。

近日,重慶市沙坪壩區“嘉閱濱江”小區業主王女士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反映稱,重慶農藥公司搬遷後,相關機構對受污染的土地進行治理。經驗收合格後,重慶農藥公司原址所在地塊被出讓。東原和融創兩家房企拍得此地塊,進行房地產開發。但在建設過程中,土壤散發出異味。今年3月,開發商通知業主接房,被當地環保部門緊急叫停。

6月19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書面回覆該小區業主時稱,“嘉閱濱江”地塊土壤、地下水及環境空氣超標,部分指標超標嚴重,多項污染物的風險超過人體健康可接受水平。參照國內外同類型土壤污染場地治理修復案例,經五輪國家級專家諮詢論證,預估治理時間至少需要5年,且仍具有較大不確定性。

7月2日,開發商作出《嘉閱濱江項目業主告知書》,解除與購房者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及《補充協議》,並提出補償方案。

8月2日,王女士告訴澎湃新聞,開發商工作人員8月1日在微信羣裏稱,截至7月31日,已辦理解約退款1146戶。次日,該微信羣解散。按照該小區1296戶的購房總數計算,尚有150戶未辦理解約退款。

就該項目相關環境問題,開發商相關工作人員7月13日表示,暫不便回應。

已經建好的“嘉閱濱江”小區。 澎湃新聞記者 王鑫 圖57年前,400餘噸廢棄農藥在此填埋

7月5日,澎湃新聞記者來到位於重慶市沙坪壩區井口的“嘉閱濱江”小區,數幢建好的高層住宅矗立於此。不過,包括售房部在內的整個小區全部被用圍擋封閉起來,圍擋上貼有寫着“施工區域 禁止進入”的標識牌。小區入口處放有一個展架,展架上的內容爲開發商的解約通知。

據該小區業主介紹,按照合同約定,開發商應於去年年底交房,房子也建好了,但無法交房,根源在房子下面的土地。這要從半個世紀前說起。

幾十年前,這裏還是當地最大的農藥廠。該廠西鄰渝南公路,東距嘉陵江西岸約150米,上距北碚約30公里,下距朝天門約20餘公里。場地沿嘉陵江分佈,佔地16.4萬餘平方米。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重慶農藥公司成立於1997年,註冊資本5.8億元,經營範圍包括生產危險化學品、農藥、化工產品等。

資料顯示,重慶農藥公司的前身爲始建於1952年的重慶農藥廠。1964年底,重慶農藥廠挖了一個長26米、寬6.2米、深3.2米的廢棄農藥填埋場,1965年1月7日至13日,該填埋場填埋廢棄農藥達400多噸,近30個品種,其中包括劇毒性的砷酸鹽以及“六六六”(注:六氯環己烷,用於殺蟲)、DDT(注:雙對氯苯基三氯乙烷,用於殺蟲)等。

2009年6月,重慶農藥公司廠址由沙坪壩區井口搬遷至重慶市長壽區重化工園區。當地媒體報道稱,“備受市民關注的、污染較重的重慶農藥廠井口老廠按計劃也將在本月底關停,位於長壽化工園區的新廠主體工程已基本完工,在搬遷過程中將淘汰低效高毒產品,取代的是高效低毒產品。”“規劃顯示,重慶農藥化工集團搬遷後,井口附近將修建大竹林大橋、高檔住宅區和商務區,徹底改變以前的髒亂臭現象。”

開發商張貼的解約通知。澎湃新聞記者 王鑫 圖治理修復後,通過生態環境局評估

重慶農藥公司雖然搬走了,但廢棄農藥填埋場仍在。

資料顯示,2010年8月,該填埋場被發現有黃色滲濾液滲出,流入自然山溝,並最終進入嘉陵江。經檢測,滲濾液中的“六六六”及砷含量嚴重超過《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2011年1月,重慶市固體廢物管理中心委託重慶理工大學對該填埋場進行原址場地環境風險定量評估。2012年4月,原重慶市環境保護局批准同意對填埋場原址場地進行修復。

經過3年多的施工,治理修復單位共轉運污染土壤16.9萬餘噸至重慶兩家水泥廠,後者對全部污染土壤進行了水泥窯協同處置。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於2018年11月27日作出的一份文件顯示:根據對暫存和處置過程中水泥廠的防滲、二次污染防治措施、大氣排放監測報告和產品質量檢測報告等資料的核實、分析和評估,評估單位認爲該污染地塊治理修復工程(場外部分)達到了預期目標,治理修復工程符合相關環保要求。公示期間未收到相關投訴。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評估認爲,“污染地塊場外治理修復效果達到了修復目標”。

該份文件顯示,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還要求“該地塊(注:規劃用途爲商業用地和居住用地)在後續開發建設中,應嚴格執行環境保護管理規定,完善各項環境風險防範措施,如出現環境異常情況應及時報告沙坪壩區環保局,並採取有效應對措施,消除環境安全隱患”。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函件。受訪者供圖 房產開發中發現異味土壤,重慶農藥公司兩次招標整治

修復工程通過評估後的第3個月,重慶農藥公司原廠址中的8.8萬餘平方米的土地被“招拍掛”。2019年1月3日,東原和融創兩家房企以總價10.88億元、樓面價4792元/平方米的價格拍得此塊土地進行房地產項目開發。

項目落地後,命名爲“嘉閱濱江”項目,具體開發公司爲重慶勵東融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和重慶東博智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統稱“開發商”)。

同年3月,場地在開發建設過程中出現異味土壤,後續開發過程又出現了新增異味土壤點。同年12月,重慶農藥公司對該公司原址異味土壤處置治理工程進行招標。招標公告顯示,本次異味土壤處置總方量初步估算約爲4.35萬噸,對有明顯異味的土壤轉運至水泥窯協同處置,無明顯異味的土壤交開發商處置,具體方量以實際處置方量爲準。該工程投資估算2451萬元,場內工期50日曆天。

彼時,“嘉閱濱江”項目有部分樓幢已取得預售許可並開始銷售,項目建設也未停下。不少購房者在“嘉閱濱江”買了房子。

來自四川的王女士就是其中一個。她告訴澎湃新聞,她是2019年9月與開發商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購買了一套建築面積爲101平方米、總價114萬的房屋。王女士說,她去看房時,置業顧問並未明確告知該樓盤是建在原農藥廠廠址上,也沒告知其樓盤在建設過程中出現異味土壤。唯一提到的,是合同第32頁《項目重要信息提示》的第8條:“本項目用地爲重慶農藥公司原址,經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評估符合要求後通過市場招拍掛方式獲取。”

王女士稱,該條款並未特別標註,她也未細看。直到臨近交房日期,開發商的一紙《特殊原因延期交房通知書》,才讓包括她在內的許多購房者深感不安——“您購買的房屋已竣備並達到交付條件,原定於2020年12月31日交付,但鑑於疫情影響及本項目臨近一、二期未建區域異味土尚未清運完成的原因,您所購買的房屋將暫緩交付。”

值得注意的是,在重慶農藥公司對該公司原址異味土壤處置治理工程進行招標後,重慶農藥公司於2020年7月28日又發佈原址異味土壤治理工程(增量)招標公告。該公告顯示,本次異味土壤處置總量初步估算13.95萬噸。同年10月21日,國家電投集團遠達環保工程有限公司以6319萬元中標,場內工期爲75日曆天;場外工期至依法合規處置完畢,通過相關單位驗收合格止。開發商欲交房被環保部門緊急叫停

經歷了幾個月的擔憂後,王女士等購房者等來了一個“好消息”:2021年3月18日,開發商寄送《房屋交付通知書》,購房者可於3月26日至30日集中接房。

開發商此舉被環保部門緊急調停。3月20日,沙坪壩區生態環境局向開發商下發《關於加強嘉閱濱江項目環境風險防範工作的通知》,稱“因場地土壤污染問題未解決,目前暫不滿足住宅用地土壤環境質量要求”,明確要求“不得開展與土壤污染治理無關的建設活動。在項目場地完成治理並通過驗收前,不得將房屋交付購房者使用。”

3天后,開發商向購房者寄送《關於嘉閱濱江項目暫緩交房的通知書》,通知購房者暫緩交房。開發商表示,該公司將積極配合責任單位加快治理,待項目場地完成治理並通過專業機構驗收後,再統籌組織交付,具體交付時間將根據市、區相關部門要求另行通知。

沒有明確的交付時間,讓購房者感到心裏沒底。5月底,開發商提出了退房、換房和置換三種方案供購房者選擇。購房者王女士認爲,三種方案“都很籠統,賠償情況對我們也很不利”。

6月19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書面回覆該小區業主:開發商委託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對該地塊進行土壤污染狀況補充調查和風險評估。結果表明,嘉閱濱江地塊土壤、地下水及環境空氣超標,部分指標超標嚴重,多項污染物的風險超過人體健康可接受水平。依照相關法律法規,需進行治理修復。爲保障購房羣衆身體健康,目前嘉閱濱江項目不具備交付使用條件。參照國內外同類型土壤污染場地治理修復案例,經五輪國家級專家諮詢論證,預估治理時間至少需要5年,且仍具有較大不確定性。

7月2日,開發商作出《嘉閱濱江項目業主告知書》,稱按照合同約定,該項目應於2020年12月30日開始分批交房,但因土壤污染問題不具備交付使用條件。“本着切實未業主身體健康負責的原則,我們多次會同相關部門進行深入研究,公司反覆討論,慎重作出了與您解除《商品房買賣合同》及《補充協議》的艱難決定。”

開發商將向購房者支付購房款及利息等款項。受訪者供圖

《嘉閱濱江項目業主告知書》顯示,開發商將向購房者支付購房款及利息、已向銀行歸還的按揭貸款本金及利息、逾期交付違約金、解除買賣合同違約金、房屋增值補償款(住宅按房屋增值20%計算)、已繳納的稅費和大修基金等7項款項。

對於房屋增值補償款,開發商工作人員在微信羣裏解釋稱,已在還按揭的業主或已全款網籤的業主,住宅都是整體20%的增值。比如,120萬的總房款,120*20%=24(萬)。

《嘉閱濱江項目業主告知書》還顯示,對在2021年7月31日前未辦理解約退款手續的購房業主,公司將逐一寄送解約通知書,該部分業主可以通過司法途徑予以解決。

不過,上述補償方案未能得到全部購房者認可。部分購房者們表示,自他們2019年購房已過去兩年,房價一直在漲,即使按照原來購買的價格加上房屋增值補償款購買到的房子,位置、配套、戶型、面積等都會大大縮水。

王女士告訴澎湃新聞,她已於7月8日前去退房,開發商支付的款項已到賬,但首房首貸資格尚需一段時間才能恢復。現在,懷孕的她每天下班之後還要去到處看房。

針對開發商爲何在污染問題未解決的情況下匆忙通知購房者接房、該樓盤將何去何從等問題,開發商工作人員7月13日向澎湃新聞表示“暫不便回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