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下媒體班車時,正趕上一陣兒悽風苦雨,似乎給中國女排的謝幕之戰蒙上了一絲悲情色彩。對於雙雙被淘汰的中國和阿根廷女排來說,這場比賽已毫無意義,從報道來說也毫無價值,但是我必須得來,因爲這是郎平執教生涯的最後一場"演出"了,自然價值不菲。

中國女排在東京可以說折戟沉沙,2個0比3、一個2比3,連輸3場,衛冕夢碎,輿論譁然。對於最後一戰,人們已不是對成績的期待了,而是對中國女排和郎平的眷戀了。進場後發現國內同行真來了不少,甚慰。在採訪資源與人員都非常緊張的奧運期間,一場不涉及獎牌的比賽居然能吸引這麼多記者,足見中國女排和郎平的人氣。我對旁邊兒的年輕同行表揚加自我表揚說,能來看這場比賽的人都是有情懷的人。

就在中國女排比賽期間,中國其他項目的選手四面開花,連得4金。我叮囑在場地裏的吉林日報攝影記者,幫我抓拍兩張郎平揮手的照片,我是想把這個揮手道別作爲一個煽情題目來做。可直到退場,他也沒有拍到這樣的照片,因爲郎平根本就沒有揮手。聽了她的賽後採訪,我突然間明白了,對於排球,郎平不會揮手道別。當她逐個兒擁抱每名隊員時,我情願相信這是一種傳承。

中國女排是中國體育的一面旗幟,郎平也是。一支球隊、一個球員數十年不曾被忘記,還被牢牢地追捧,實在太難得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女排首奪世界冠軍,開創中國體育的歷史,郎平的名字如雷貫耳。我剛工作時曾給在美國讀書的郎平打過越洋電話採訪,在她1991年歸隊參加在北京進行的世界女排錦標賽時,見識了不減當年的鐵榔頭威力。1993年郎平臨危受命回國執教困難重重的中國女排引起的轟動至今歷歷在目。我曾爲此寫過一篇後來獲獎的特寫《一束沒有送出的鮮花》,就是描述當時首都機場迎接郎平的場景。可以說,從郎平在賽場上出現至今40多年的時間,她從未離開。

郎平爲排球,爲中國體育付出的太多了,的確太累了。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我們應該理解她,把她還給家人,還給日常生活了。人生沒有絕對的完美,原本都盼望郎平東京奧運會掛金而歸,優雅謝幕,如今既然不能如意,也只能順其自然。8年間,郎平帶隊取得的榮譽足夠多了。我相信中國女排的大旗不會倒,中國女排的精神會長存。郎平沒有揮手,郎平也沒有道別。

(原標題:不揮手 不道別)

來源:北京晚報 特派記者:袁虹衡

流程編輯:TF060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