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癫痫患者突然发病,不慎咬破了自己的舌头,满口鲜血被紧急送到医院。在抢救过程中,一名护士为了防止病情加重,阻止患者咬断舌头,正在往病人口腔里塞牙垫。这时,抽搐不止的病人一口咬住她的手,鲜血瞬间沾满手套。尽管当时戴了双层手套,她还是非常紧张,因为咬她手的是一名艾滋病患者。她立刻跑到洗手池进行冲洗,发现手上虽然有深深的牙印,但没有破皮。她没有想太多,简单消毒后,继续投入抢救工作。这名护士就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红丝带之家”护士长——王克荣。

1984年,21岁的王克荣从北京护士学校毕业。得知传染病医院需要两名护士,她第一时间到北京地坛医院报到,从此以后,便和传染病患者朝夕共处。

1999年1月,地坛医院成立了北京第一家以关怀艾滋病人为主的关怀组织“红丝带之家”。红丝带是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的国际性标志。每当人们提起王克荣,心里总是涌起一阵阵暖意。他们眼中的王克荣精干利落,两个深深的酒窝总是荡漾出亲切的微笑。患者说,王护士就像一条温暖的红丝带一样,把患者和社会的关怀牢系在一起,牵动着患者的希望与生命力量。在她洁白的护士服胸前,一枚党徽熠熠生辉。

王克荣身边有许多优秀的党员同事,他们都是王克荣的榜样。在一起时的耳濡目染,坚定了她入党的念头。2001年,王克荣兼任“红丝带之家”护士长,第二年,写下《入党志愿书》:“作为一名护士,在工作中我能够以党员为榜样,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特别是担任护士长工作以后,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不怕脏,不怕累,以身作则,踏实肯干。”

正如她在入党志愿书中所写,“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提供优质服务”,为了更好的为患者排忧解难,她的手机24小时开机,里面保存着1000多名艾滋病患者的电话,在患者眼中,她是时时在岗的“求救热线”。

2017年5月的一天凌晨,王克荣帮助过的一位外地患者,突然割腕自杀,打电话跟她作最后的告别。王克荣很着急,一直跟他聊天,稳定他的情绪。并让身边的人紧急联系了当地的警方,当警察找到他并将他送到医院时,王克荣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王克荣说:“作为一名艾滋病医护工作者,我们对患者每一次给予、关心和救助,都有可能挽救一条生命,所以,我一直不敢更换号码,就怕患者找不到我。我常告诉他们,‘有急事给我打电话,发微信一定回。’”

2002年,王克荣到英国伦敦晨曦医院学习一个月,两次来到南丁格尔纪念馆,感受护士人道、博爱、奉献的崇高精神。回国后,她总结出了新的艾滋病门诊护理模式。到今天,这种护理模式已经实施了近20年。二十余个春夏秋冬,王克荣在她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贡献。

2003年6月,王克荣终于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共产党员。也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英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国际最高奖“贝利•马丁奖”的护士。2015年,王克荣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并作为劳模代表接受习近平总书记颁发证书。2021年6月28日,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王克荣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在她的影响下,如今,红丝带之家的志愿者从最初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2万多人,她的丈夫、女儿都成了艾滋病工作志愿者。王克荣说:“我想把我所拥有的信息更多的传达给病人,如果可能的话,我愿意尽我所能使我接触到的每一个病人,都能够更好地生存下去。”

明日11:53, 北京卫视《我志愿》为您讲述《艾滋病患者的守护天使王克荣》敬请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