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1)發佈:溫室氣體濃度創新高,極端天氣風險加劇

北美高溫侵襲,德國洪澇災害,河南持續數十天的大水,還有年初美國德州的罕見極端寒潮,全球範圍內發生頻率越來越高的極端天氣,使氣候變化造成對人類社會造成的威脅愈發凸顯。氣候變化開始從形而上的概念變得更加具象化,衝擊力可見一斑。中國氣象局新發布的“氣候變化藍皮書”則爲之提供了最新的數據佐證。

中國氣象局8月4日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1)》(下稱“《藍皮書》”),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塵介紹了核心結論,氣候系統的綜合觀測和多項關鍵指標表明,全球變暖趨勢仍在持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風險進一步加劇。

《藍皮書》從氣候系統各大圈層,即大氣圈、水圈、冰凍圈、生物圈,以及氣候變化驅動因子五個方面,提供中國和全球氣候變化狀態的最新監測信息,旨在爲國家和區域應對氣候變化提供科學數據與基礎科技支撐信息服務。

根據《藍皮書》,全球主要溫室氣體平均濃度均創新高,中國青海瓦里關全球大氣本底站CO2濃度逐年上升。全球山地冰川整體處於消融退縮狀態,1985年以來山地冰川消融加速。全球變暖趨勢仍在持續。2020年,全球平均溫度較工業化前水平(1850~1900年平均值)高出1.2℃,是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三個最暖年份之一;2011~2020年,是1850年以來最暖的十年。2020年,亞洲陸地表面平均氣溫比常年值(1981~2010年氣候基準期)偏高1.06℃,是20世紀初以來的最暖年份。

而中國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影響顯著區,升溫速率明顯高於同期全球平均水平。1951~2020年,中國地表年平均氣溫呈顯著上升趨勢,升溫速率爲0.26℃/10年。近20年是20世紀初以來中國的最暖時期,1901年以來的10個最暖年份中,除1998年,其餘9個均出現在21世紀。

在這一趨勢下,高溫、強降水等極端事件增多增強,中國氣候風險水平趨於上升。1961~2020年,中國極端強降水事件呈增多趨勢,極端低溫事件減少,極端高溫事件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明顯增多;20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登陸中國颱風的平均強度波動增強。1961~2020年,中國氣候風險指數呈升高趨勢;1991~2020年,中國氣候風險指數平均值(6.8)較1961~1990年平均值(4.3)增加了58%。

中國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趨勢,降水變化區域間差異明顯。1961~2020年,中國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趨勢,平均每10年增加5.1毫米;20世紀80~90年代中國平均年降水量以偏多爲主,21世紀最初十年總體偏少,2012年以來降水持續偏多。1961~2020年,東北中北部、江淮至江南大部、青藏高原中北部、西北中部和西部年降水量呈明顯的增加趨勢,其中江南東部、青藏高原中北部、新疆北部和西部降水增加趨勢尤爲顯著;而東北南部、華北東南部、黃淮大部、西南地區東部和南部、西北地區東南部年降水量呈減少趨勢。

與之相對的,是海洋變暖加速,全球平均海平面加速上升。1958~2020年,全球海洋熱含量(上層2000米)呈顯著增加趨勢,且海洋變暖在20世紀90年代後顯著加速。1990~2020年,全球海洋熱含量增加速率爲9.6×10^22 焦耳/10年,是1958~1989年增暖速率的5.6倍。2020年,全球海洋熱含量爲有現代海洋觀測以來的最高值;2011~2020年是有現代海洋觀測以來海洋最暖的10個年份。全球海平面的上升速率,從1901~1990年的1.4 毫米/年,增加至1993~2020年的3. 3毫米/年;2020年爲有衛星觀測記錄以來的最高值。

全球山地冰川整體處於消融退縮狀態,1985年以來山地冰川消融加速。本世紀初以來,中國西北積雪區和東北及中北部積雪區平均積雪覆蓋率均呈弱的下降趨勢;青藏高原積雪區平均積雪覆蓋率略有增加,年際振盪明顯。2020年,東北及中北部、青藏高原和西北積雪區平均積雪覆蓋率分別爲38.6%、35.4%和27.8%,其中西北積雪區平均積雪覆蓋率爲近5年最低。青藏高原多年凍土退化明顯。

其中,中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1980~2020年,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爲3.4毫米/年,高於同期全球平均水平。2020年,中國沿海海平面較1993~2011年平均值高73 毫米,爲1980年以來的第三高位。同時,地表水資源量年際變化明顯。20世紀90年代以偏多爲主,2003~2013年總體偏少,2015年以來地表水資源量轉爲以偏多爲主。2020年,長江和松花江流域地表水資源量均爲1961年以來最多,淮河流域爲1961年以來第三多。

在整體變暖變溼的趨勢之下,中國植被覆蓋穩定增加,呈現變綠趨勢,不同地區代表性植物春季物候期呈提前趨勢,區域生態氣候穩步向好。但過去30年中國海域的活造礁石珊瑚覆蓋率呈下降趨勢,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紅樹林面積呈先減少後增加的趨勢。

頻發的極端天氣事件除了威脅到民衆生命健康安全,也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根據世界經濟論壇《2020全球風險報告》,在過去十年時間裏,按照概率排序的全球五大風險首次全部爲環境風險,其中直接與極端天氣與自然災害相關的是帶來財產損失、基礎設施損失及人命喪失等重大損害的極端氣候事件,以及導致人類及工業資源嚴重枯竭和地震、海嘯、火山噴發及地磁暴等主要自然災害事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