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今晚不回去家,还有核酸样本检测任务;我来不及去食堂了,这里还有市民在排队,你们先去吃!你们不用担心我,操作自助服务机我很熟练。”在祁安宁、刘亚芹、祁遇一家人的小群里,近一周最多的对话就是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的防疫工作。

同是医学专业,他们发挥各自特长,出现在核酸检测点、登记挂号处、自助服务区,默契冲锋在防疫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身为医者的责任与担当。8月4日,借着记者采访的片刻,幸福的一家三口有机会团聚在一起,这是自疫情发生以来他们同时相处最长的时刻。

祁安宁是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检验科的主任,作为一家之主和业务骨干,他第一个响应医院号召加入核酸检测队伍。见到记者时,头上戴的防护帽还来不及脱下。“最近一直负责核酸采样工作,工作最紧张的七月下旬,最高峰一天采集了四万份标本。”祁安宁说,南京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启动后,他和同事的工作量猛增,为了保障团队检测任务按时完成,从7月25日至今,他几乎没着家。“她们到家了就在微信群里报平安,我加班不回家也会在微信群里说一下。”

刘亚芹是祁安宁的爱人,是六合区人民医院物资科的一名工作人员,虽然不能像祁安宁一样作为医生时刻冲在前线,但是,这些天,也在为防疫物资的准备忙碌着,并且她利用休息时间,积极参与信息录入和核酸检测采样登记志愿工作。“身份证号、手机号多少?”“核酸检测报告还要再等等。”……在临时搭建的小屋内,刘亚芹和另外两个同事工作了数十天,一进来就连续坐几个小时,每天出小屋都是一身湿透的衣服。“爱人冲锋在前,我也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夫妻同心,病魔必除!” 刘亚芹说道,他们的女儿祁遇看到后也坐不住了,主动申请加入了医院抗疫志愿者队伍中。

今年21岁的祁遇是徐州医科大学的在读学生,本轮疫情发生后,她看到在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医院工作的母亲下班时间越来越晚,父亲基本上不着家,她决定多分担一点,主动申请成为医院的抗疫志愿者。

“一到医院就原地上岗。” 祁遇笑称,她和父母一样选择了医学专业,刚到医院就找到了自助服务通道的“工作”。疫情发生后,服务人员都上了一线,部分岗位人手不足。从上午8点开始到接受采访,祁遇已经记不得自己已经帮助多少人开单、缴费和打印报告。“亲身体验才知道爸妈工作不易,他们一直都是我的榜样,敬业奉献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祁遇说,虽然这不是第一次志愿服务,但爸爸妈妈的“现身”教科书对她来说是最特别的一次,学到的是书本里没有的宝贵经验,她将更加坚定从医之路。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宣/文 滕升智/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