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颱風、暴雨、雷擊等極端天氣增多,不僅是人們留在室內時間增加帶來更高的用電負荷,各種電力設施本身也要經受這些極端天氣條件的考驗。日前,濰坊一座35千伏變電站的主供電源線路受惡劣天氣影響跳閘,然而僅過去3秒,變電站就恢復了供電。

“得益於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下稱“備自投裝置”)的迅速響應,將對用戶的影響儘可能降到了最低。”聽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調控中心繫統運行處副處長張冰介紹,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可以看作電網的第二道防線,當主供電源線路跳閘之後,無需人工干預,備自投裝置就能自動將負荷切到備用線路上,從而實現故障後快速恢復供電。

據統計,僅6月下旬至7月下旬,強對流天氣共造成變電站備自投裝置動作93次,正確動作率100%,累計減少負荷損失98.9萬千瓦,受影響的地區均未發生因線路跳閘導致的全站停電,有效避免了大面積停電事故。而備自投裝置,僅是今年汛期以來,國網山東電力在確保電力穩定可靠供應中所使用的各種“黑科技”的其中一種。

一旦供電出現問題,生產生活等一系列經濟活動都會陷入停頓。極端天氣下如何在最短時間內恢復供電,對電網來說是很大的考驗。今年入汛以來,國網山東電力將防汛防洪電力保障抓得比以往更嚴更細,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助力,就來自廣泛應用技術手段,一方面是讓設備的安全水平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預測和搶修恢復體系更完善,確保供電異常可控、在控。

像是10千伏配電網,現在有了配電自動化系統。“通過自動化系統主站與智能終端設備建立通信聯繫,實現配電線路實時在線監測,一旦發生故障,該系統將通過智能研判,準確定位故障點,對故障點進行隔離,恢復非故障區域供電,使停電範圍縮到最小。”國網山東電力設備部配電處專責人李建修介紹,現在從判斷出故障點到恢復故障點之外線路的供電,僅需要兩分鐘;而在沒有這套系統之前,僅依靠人工排除故障點就是一個很大的難點,往往要耗費幾小時甚至幾天時間。

暴雨過後,電力保障則全面用上無人機技術,實現線路本體“無人機巡檢”替代“人工巡檢”。“無人機配套的可視化技術,能比傳統人工巡視看的更‘細緻透徹’。”國網山東檢修公司輸電檢修中心輸電智能巡檢班副班長孫陽介紹,諸如“大雲物移”“無人機巡檢”“物聯網”“在線視頻監控”等新技術,今年都在加強汛情信息的採集處理、提高監測預警能力等方面派上大用場。

據介紹,今年汛期以來,國網山東電力一方面加強與氣象、水利等部門溝通匯報,密切跟蹤掌握雨情、水情、汛情,針對性部署防範應對工作,提升電網防禦自然災害能力,另一方面,堅持“汛期不過、檢查不停、整改不止”,持續開展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重點排查低窪變電站、地下變電站防汛情況、設備運行情況,確保防汛隱患閉環管控,保障電力設施安全度汛。這些天,國網山東電力也在一直密切關注漳衛河等重要河流洪水動向,全力做好河道行洪區電網預想和設備補強工作。

“接下來,國網山東電力會進一步完善電網基礎設施建設,並繼續提升配電智能化建設應用水平。” 李建修透露,這一過程將有效推動力量相對薄弱的基層班所由“人工運檢”模式向“人機協同”模式轉變,打造適應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要求的配電數字化班組,爲全面做好防汛防洪電力保障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

來源:大衆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