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首届科技创新发展奖公布,江苏视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凭借科技实力与创新能力获奖。

以专利布局为战略,深耕技术创新沃土

公司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合理调整战略布局,将企业从镜片加工转型到上游原材料研发生产上来,进行高端功能性视光材料的应用开发。经过反复的技术攻关,公司在防蓝光光学树脂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一代防蓝光产品于2014年6月成功面市,实现了我国防蓝光光学树脂单体从无到有、从“0”到“1”的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并通过产品差异化竞争,逐步打开了国内视光学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新格局。2015年10月,二代纳米防蓝光产品研发成功,其蓝光危害降低率达70%以上的同时,拥有100%的紫外防护效果及93%以上的高可见光透过率,综合防护性能远领先于国内、外市售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获得了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行业第三名、第四届江苏省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大赛优胜奖,从价值链高端环节实现了技术赶超。

公司根据“人无我有,人有我专”的原则,坚持自主创新,明确战略突破方向和资源投放重点,专攻蓝光防护技术、光致变色技术、轻量化技术、多功能集成技术研究并取得突破,实现光致变色系列、超韧系列产品的进口替代及双防、多防等多功能集成产品的创新性开发,实现从光学树脂原材料到全品类树脂镜片再到光学成镜的一体化产业格局,逐步从进口替代走向视光材料的前沿开发,抢占技术制高点;加强专利前瞻性布局等战略举措,加快技术创新战略调整,2015-2020年先后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0件,其中欧洲发明专利1件;形成技术集聚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完成2017年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公司先后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中国眼镜协会行业创新贡献奖、淮安市市长质量奖。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省小巨人企业、江苏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等。

以载体平台为依托,深入拓展创新空间

公司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产业应用基础研究、前沿高科技技术研究以及关键技术攻关的紧密衔接、深度融合。针对企业创新需求,公司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先后与中科院、吉林大学、南京大学、扬州大学、江南大学等国内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或共建产业研究院,把高校院所人才及技术资源搬到“家门口”,与国际知名企业依视路集团建立了战略合作;同时,加大研发经费、人员及设备投入,公司拥有高素质、高层次人才19人。建有江苏省光学树脂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博士后科研实践基地等省级研发平台,2020年研发投入1447万元。目前已开展研发项目26项,承担省、市以上科技项目6项。

以管理创新为重点,打造创新发展动能

公司通过管理创新,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非对称柔性管理机制,强调管理的“软化”,以“真诚之心”引才,以“舍得之心”聚才,以“包容之心”待才,以“感恩之心”用才,使人才自觉、自愿、自主地将自己的知识、思想奉献给企业,实现共同成长。

另外,在创新管理机制方面,制定了有利于创新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了以创新为导向的激励机制,规范了研发活动从组织论证、审批立项、过程管理到结题验收的全流程管控,科学地指导研发人员进行研发活动开展,为公司创新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公司获得第27届江苏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以企业使命为导向,营造创新文化生态

公司始终以“为人类眼睛护航”为使命,并依此建立企业创新文化生态。通过规划引导,深入沟通宣贯,使企业使命入脑入心入行,通过柔性管理,打造刚性目标,刚柔并济;引导、支持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企业、部门的发展目标与员工个人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形成全体员工共同的创新文化生态,推动企业管理更上一层楼。

自2013年成立以来,江苏视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始终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现已发展成为我国眼镜行业重点骨干企业,是国内防蓝光单体材料龙头企业,是全球最大的太空PC镜片制造企业,是我国眼镜行业全产业链企业;“米兰达”防蓝光单体是我国眼镜行业标志性品牌,“SIGO+”自主品牌镜片分布全球五大洲94个国家和地区,与国际品牌同台竞艳。

未来,视科新材坚持以“恒心办恒业”,以“专精特新”为方向,专注视光学新材料细分市场,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强化创新,争当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发源地,把企业打造成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者“配套专家”。

江苏省工商联 熊杰 邢文华

来源:中国江苏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