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博物館|26年前的筆記本,只有333MB硬盤可以幹什麼?

本文來自極客公園

過去的極客博物館中,我們介紹過很多筆記本電腦,有宏碁上網本,有 MacBook 的前身 iBook,還有承載了一代人青春記憶的聯想小 Y,雖然它們都是當年紅極一時的產品,不過相比起今天的主角,這些產品都得叫聲爺爺好,我面前這個灰盒子是臺 1995 年生產的筆記本,這個品牌和 LOGO 肯定有很多小夥伴不熟悉,畢竟屏幕前應該沒幾個比它大的,我們放到後面再慢慢介紹。

不像今天一樣,當時電腦普及率還非常低,別說筆記本了,臺式機都是在 21 世紀後才慢慢進入工作和家庭中的,所以這臺老電腦在 1995 年肯定是個先驅,放到現在也是一臺超出我認知的產品,畢竟它問世時我還沒出生,可能這臺電腦也不會想到,誕生 26 年後,還能以這種方式和大家來一次歷史的對話,話不多說,我們馬上來了解一下它,看看能從上面挖掘出點什麼有意思的東西。

像工具箱一樣的筆記本

當這檯筆記本來到極客之選編輯部時,它是被裝在一個小包裏的,起初我以爲這是它主人給它配的收納包,拿到手後才發現居然是一個原廠電腦包,這個包採用尼龍材質和人造皮革拼接而成,縫線做工都很細緻,整體造型還有拉鍊設計確實有 90 年代的那種風格。反正在我的童年記憶裏,大人們出門辦事總喜歡背這種皮包,可能是顯得很像成功人士吧。

筆記本的品牌是 COMPAQ 康柏,型號爲 CONTURA 410CX。康柏是 1982 年創立的品牌,那時個人計算機剛剛興起,康柏也發佈了一些 PC 兼容機和筆記本,畫面中這個英文 LOGO 應該沒多少人認識,但這個圖形 LOGO 就有人見過了,這兩個都是康柏的 LOGO,在 2002 年時,康柏被財大氣粗的惠普收購了,順便就換了後面這個新 LOGO。

從外形上看,這臺老電腦與我們現在理解的筆記本似乎沒有太多相似之處,老實說,每次看到它的這種厚度、這種重量、這種塑料外殼、還有機身上各種卡扣開關時,總覺得這是一個工具箱,打開後可能會有大大小小各種螺絲刀,甚至還能放個小電鑽。不過,這的確是一臺正經電腦,它的機身尺寸大概和現在 14 英寸的筆記本差不多,但屏幕只有 8.4 英寸,比例是 4:3,這種小方屏幾乎已經絕跡了,因爲現在是視頻時代,寬屏更適合,而那個時候,用電腦的人都是幹正經事的,4:3 才能代表生產力!

比較奇怪的是,這檯筆記本的屏佔比非常低,感覺設計很不合理,後來我查閱惠普的資料後才發現,原來這個系列還包括其他高配機型,比如 430 系列的屏幕就增大到了 10.4 英寸,這樣在相同模具下看起來就和諧多了,真是沒想到在那個時候,屏幕尺寸居然也是區別高低配的參數,而現在我們更在乎色域、色準、刷新率等等。

屏幕右邊,除了 LOGO 和型號標註外,還有一個金屬銘牌,上面寫着 TESTED 100% 和 QUALITY ASSURANCE,翻譯過來大概就是 100% 通過測試以及高質量保證,這可能是當時的一種年代特色吧,畢竟一臺電腦售價不菲,這些標誌或許能給消費者提供一種品質上的信任感,只是現在看來似乎有種自賣自誇的感覺。

機身後部是接口區域,說實話除了 VGA 和 PS/2 之外,剩下的我都不認識,如果哪個大佬知道的話,可以在彈幕裏走一波。機身左側有一個 3.5 英寸軟驅,這也是唯一的移動存儲載體,至於大家熟悉的 USB,在一年後的 1996 年纔出現,還好極客博物館之前做了一期軟盤的視頻,不然我們想要給它存點東西都沒辦法。

機身 C 面,左上角獨立的暗紅色鍵是電源,中間有一排狀態指示燈,最下方是用於移動光標的軌跡球和鼠標按鍵。那時的鍵盤佈局和現在基本差不多,但左下角明顯缺了一塊 Windows 徽標鍵,我查資料後發現,Windows 徽標鍵是隨着 Windows 95 開始普及的,而這也成了 Windows 兼容機的一個標誌性特徵,可見這臺老電腦發佈時,很多如今通用的硬件規則和標準還不夠完善,甚至還沒有建立。

初具雛形的Windows95

相比起硬件部分,系統和軟件體驗其實是我更好奇的,不知道大家是從哪代 Windows 開始用起的,我作爲一個 95 後,最早接觸過的是 Windows XP,Windows 98 好像在學校機房的電腦上用過,但沒留下太多印象,只記得裏邊有金山打字遊戲。

當我打開這臺老電腦後,屏幕顯示出了 Windows 95 的開機畫面,還拖着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尾巴,其實最早的 Win95 並沒有集成 IE 瀏覽器,到了 96、97 年的時候,微軟爲了抵抗網景瀏覽器的競爭,才把 IE 3.0 集成到 Windows 中,所以這臺老電腦搭載的其實是後期的 Win95 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系統中還安裝了 Office 97 辦公組件,我記得我第一次接觸 Office 都到 2003 版本了。

我必須承認,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用這麼古老的系統和軟件,雖然 95 的界面看着和 98 差不多,但缺失了很多功能,在開始菜單中就可以看出,Win95 基本只有最核心的軟件和 Office,而至於大家熟悉的畫圖、紙牌、掃雷這些娛樂軟件和遊戲還沒有出現,看來那時的電腦用戶心裏只有工作一件事情,電腦在當年應該也是個小衆且純粹的需求,不過後來的發展是不是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娛樂和遊戲也許纔是推動電腦普及的重要因素。

Win95 在交互邏輯上也不完善,比如資源管理器不能後退,每打開一個文件夾都會以新窗口呈現,這在今天肯定不能理解,畢竟電腦中的文件夾那麼多,每打開一個都以新窗口呈現,肯定會變得一團亂麻,不過仔細想想,當時的硬盤容量普遍很小,我們這臺只有 333MB,大家應該也沒多少文件要存,所以也不會太影響體驗。接着,我又簡單試用了一下 Word 97,基礎功能倒是挺完善的,但那時的智能 ABC 輸入法一點都不智能,字和詞只能一個一個往出蹦,效率極低,我終於理解老一輩人爲什麼都會五筆輸入了。

回到系統桌面後,我發現 Windows 95 的默認壁紙非常樸素,就是一張純青色圖片,所以打算給它換個好看點的壁紙,但沒想到換個壁紙讓我搞了好久,首先它的系統中沒有任何預置,所以只能在另一臺電腦上裁剪出 640×480 分辨率的圖片,再用軟盤傳過去,然後又發現 95 只支持 BMP 格式、256 色的圖片,於是又用畫圖軟件重新保存了一下,再用軟盤傳了一次,最終結果就變成了這樣,這濾鏡效果還真是一言難盡,色階斷層堪比橫斷山脈,這時我才意識到,那時圖片時代還沒到來。

用過 Win95 後,才發現如今 Windows 有多強,雖然我經常說它 bug 多、體驗不太穩定,但作爲一款有着三十多年曆史的操作系統,它帶着無數用戶從 PC 時代走進了互聯網,歷經了無數次硬件變遷,也深深的影響了電腦硬件的發展,還是得給微軟點個贊。

老產品是值得敬畏的

老實說,用了一下午這臺老電腦,費盡周折爲它換上壁紙後,我對它突然失去了興趣,在這短暫的體驗過程中,這臺電腦的種種表現都讓我感到不可思議,功能的缺失和操作效率的低下讓我用的極爲憋屈,當然,我這種想法肯定不合理,以現在的標準去要求二十多年前的產品,這公平嗎?這不公平!

確實,現在的產品強了太多太多倍,別說這二十多年來技術進步了多少,光看近五年,筆記本和電腦硬件的發展都極爲迅速,現在我們隨便挑一款,都可以流暢運行大多數應用,都能滿足寫畢業論文的需求,都可以修出你想要的圖片、剪出好看的視頻。

但這同時也讓我開始反思,技術一直在飛速發展,手機性能越來越強,電腦生產力越來越高,但自己是否也在不斷進步呢?在數碼圈中,大家很容易陷入一個怪圈,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總會說,電腦沒有高性能,我就不能怎樣怎樣,手機沒有大底大像素,我就不能拍出好照片,這到底是設備不夠好,還是自己不用心呢?

五十多年前,NASA 登月時所用的全部計算機,算力加起來也不如現在一部普通手機,但他們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的那麼多次壯舉,相信二十多年前,這臺電腦的主人用它工作也一定很開心。如今,我們有了這麼強的設備,這樣好的環境,這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優勢,我想,應該有更多有意義的事情等着我們去做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