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果殼

7月31日晚上,東京奧運會田徑賽場出現了爭議性的一幕:

在男子100米第1輪比賽中,尼日利亞選手因爲搶跑而被紅牌罰下。他的起跑反應時間爲0.095秒——根據國際田徑聯合會的規定,運動員的起跑反應時間少於0.100秒時,即被視爲搶跑。與此同時,同組的英國選手剛剛跑出0.093秒的起跑時間,卻被判斷爲“計時器故障”而得以留在場上。

這種判罰是否公正,我們無法評判,不過看着運動員失落離場的樣子,還是會不禁感慨:辛苦準備比賽,只因爲與規定起跑時間0.005秒的差距就失去了機會,這種規定對運動員會不會太嚴苛了點?

0.100秒,發生了什麼?

在短跑比賽中,起跑反應時間指的是從發令槍響開始,到起跑器記錄到超過閾值的力爲止的時間。最短起跑反應時間並不是0秒,而是0.100秒,這個規定部分參考了一項1990年的研究。研究記錄了8名芬蘭的男性短跑運動員在起跑時的腿部肌電信號,當肌肉的活動水平超過基線10%時則記下反應時間;結果發現,起跑姿勢中前後兩條腿的平均反應時間分別爲0.121秒和0.119秒。

不過,這項規定在近年來有許多爭議,有人認爲它太長,有人認爲它太短。在實際起跑過程中,運動員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

槍聲入耳

發令槍響,聲音通過空氣介質傳導進入運動員的耳朵。這看起來不過是一瞬間,但在毫秒必爭的短跑賽場,槍聲入耳的時間不可忽略。

以前的短跑比賽中,發令員站在賽道一側,槍聲傳導到離發令槍最近和最遠的賽道會有20~30毫秒的差別;隨着傳播距離的增加,槍聲響度下降,槍聲大小也與運動員的反應時間密切相關。1996年奧運會短跑比賽的統計數據顯示,起跑反應時間的平均值從第一賽道到第八賽道逐漸增大;2004年奧運會短跑比賽的數據也有相似的規律。

因而,從2008年奧運會開始,在短跑比賽中,每個跑道的起跑器後面都放置了擴音器,同時播放音量相同的發令槍聲,以最大程度保證公平。在這種情況下,槍聲在約3毫秒後進入運動員的雙耳

聽覺轉化爲運動

槍聲抵達運動員的耳朵後,聲波由耳蝸轉化爲神經信號,經耳蝸神經傳遞到腦幹中的耳蝸核;隨後傳導到中腦中的下丘,再到丘腦中的內側膝狀體,最後抵達聽覺皮層。聽覺的感知通路也是各種感覺信息中最長的一條。通過腦電記錄可知,聲音信號從耳朵抵達中樞神經系統的第一站——腦幹,大概需要3毫秒;到達人類的聽覺感知核心腦區——聽皮層,需要35~50毫秒

之後,聽皮層將信號傳導至控制運動的運動皮層,運動皮層的指令最終經過腦幹和脊髓到達全身肌肉,告訴運動員的身體該如何發力。運動信號從腦幹到腿部約需要30~50毫秒;而且,通常來說,運動員身高越高,這個過程需要更長時間;從神經信號到最終肌肉中間發生化學傳導,需要耗費3~6毫秒

但也有人猜測,聽皮層和運動皮層可能並未直接參與專業運動員的起跑過程,這部分的理論反應時間或許還能更短。在聽覺驚嚇反射中,從受到聲音驚嚇,到腿部肌肉收縮的最短時間爲60毫秒,低於上述反應時間的總和。如果繞開了緩慢而複雜的皮層,通過較爲原始的腦結構完成動作,起跑反應時間就會更短。

施力達到起跑器閾值

腿部肌肉接收到信號還不夠,它們還必須收縮到一定程度,才能啓動關節的運動,這部分的機械延遲有15~20毫秒。最後,當起跑器感受到運動員施加的力超過設定閾值時,便會停止反應時間的計時,這部分的延遲取決於設定閾值的大小。

因而,如果不考慮起跑器的閾值,僅僅將上述各個過程的時間相加,起跑反應時間的極限似乎真的可能短於100毫秒

100毫秒,太長還是太短?

一項2007年的實驗中,研究人員邀請了9名英國男性短跑運動員參與測試;結果發現,在超過20%的起跑過程中,反應時間都低於100毫秒,研究記錄到的最快起跑反應的腿部肌電信號出現在60毫秒左右。基於這些結果,他們認爲,起跑反應時間的標準應該下調到85毫秒。

但是,這項研究的測量結果平均值,較比賽記錄到的起跑反應時間低了至少20毫秒。這很可能與起跑器的閾值設定有關,國際田聯使用的計時系統來自供應商Omega,具體的閾值信息沒有公佈,研究中設定的力閾值可能與比賽閾值有偏差。同時,運動員的心理狀態也有很大區別,實驗中沒有搶跑被罰下的壓力,可能讓他們更傾向於預測發令槍的時間。

一些學者則試圖在重大比賽的數據中尋找規律。有幾項研究對統計數據進行分析建模,都得到了這樣的結論: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運動員,起跑反應時間低於100毫秒的可能性都不足0.01%。一項基於北京奧運會的研究指出,男性反應時間有99.9%的置信度在109毫秒以上,而女性則是121毫秒。換句話說,100毫秒的規則反而會產生一些搶跑的漏網之魚。

另一項分析了最近4屆奧運會,結果發現,在2004年奧運會中,女性運動員的平均反應時間長於男性;但這一差異在2008年奧運會明顯降低,到了2012年則幾乎消失。研究者猜測,可能是Omega針對女性運動員設置了較低的力量閾值。

什麼影響了起跑反應時間?

毫無疑問,運動員千百次反覆的練習,會讓他們的起跑反應逐漸達到自己的最佳水平。另外,多項研究都發現,從預賽、半決賽到決賽,運動員的反應時間依次縮短,這可能與運動員在越重要的比賽中越集中注意力有關。

大腦也會對即將發生的事情——比如發令槍響,作出預測。在上面提到的聽覺驚嚇反射實驗中,相比於直接用聲音“驚嚇”被試者,如果在聲音刺激之前先給出視覺刺激,被試者作出收縮反射的時間會降低20~50毫秒。

在短跑比賽中,從準備提示到發令槍響,時間間隔通常在1.4~2.3秒之間。一項對20名男性短跑運動員的實驗發現,時間間隔越長,起跑反應時間越短;大賽數據也驗證了這一結果。這也說明,大腦在準備階段的狀態顯著地影響了起跑反應。

除了大腦的“無意識”預測,運動員也可能有意識地進行“壓槍跑”——不根據發令槍起跑,而根據自己預計的發令槍時間“賭”一把,如果反應時間超過100毫秒,那就是成功的起跑。

2010年,國際田聯全面實行“零搶跑”規定,運動員只要搶跑一次就會被取消資格。在此之前,運動員被允許搶跑一次,只有累計兩次搶跑纔會被罰下。在“零搶跑”規定之前,不少的運動員都會使用壓槍跑的策略,縮短起跑反應時間或擾亂對手的心態。有趣的是,有研究者比較了2009年和2011年的世界田徑錦標賽短跑數據,發現在“零搶跑”規則之後,運動員的起跑反應時間有了顯著的增加

100毫秒是太長還是太短,目前仍無定論。隨着人類對軀體機能的瞭解加深,關於起跑反應時間的規則也會有更多更深入的討論,例如男女是否應該制定不同的反應時間標準,準備提示到發令槍的時間又應該如何合理控制。

這是不斷突破極限的奇蹟,也是不斷了解自身的契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