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范坤鹏 通讯员 张千军 张 霞 张渊博

“有岳书记这样优秀的人带着我们搞建设、奔小康,脱贫后的生活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崔小聚的脸上挂满幸福。崔小聚是伊川县酒后镇寺沟村的贫困户,他口中的“岳书记”说的是3年前就来寺沟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岳俊阳。3年来,在岳俊阳等人的帮助下,崔小聚甩掉贫困帽子。

自驻村以来,岳俊阳带着组织的重托,在夯实基层党建、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带领寺沟村走上了一条共同致富的康庄大道。

寺沟村只是伊川县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自伊川县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驻村第一书记这支队伍,继续下大力气抓好基层党建,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筑牢战斗堡垒 厚植组织优势

一身休闲装扮,皮肤略显黝黑,鸦岭镇高沟村第一书记曾红林举手投足间,自己已是当地土生土长的村民。时间追溯至2017年6月,在洛阳市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工作的曾红林到伊川县鸦岭镇高沟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

当时的高沟村,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村集体收入为零、贫困户没奔头、发展没方向……,这让曾红林深感脱贫之艰。在年轻党员干部中选优配强,重建村“两委”班子,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有用武之地;组织开会讲政策,带领党员干部以劳动锤炼党性;通过民主议事等方式,主动听取群众需求……

曾红林从整顿党支部入手,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日益增强。“当前,我们正努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龙头作用,聚焦问题、突破难点、滚动整顿、查缺补漏,推动‘软弱涣散’变‘坚强堡垒’,让党员干部始终成为村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心骨’。”说起乡村振兴的“锦囊妙计”,曾红林信心满满。

壮大集体经济 集聚发展动能

产业兴、则乡村兴。伊川县是省级贫困县,平等乡上元村是伊川县为数不多的省定贫困村,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落后。

2017年11月,怀揣着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建设美丽乡村梦想,王立峰从省煤田地质局到上元村任第一书记。上任伊始,王立峰为给村里引项目,跑市区、奔郑州,通过各种途径寻求适合的脱贫发展产业项目。“多办一个企业,就多一份致富的希望。”王立峰始终践行这样的理念。

截止目前,上元村共引进资金2664万余元,形成了以养殖、种植、加工等为主的9个扶贫产业,实现村集体收入连续3年增收超过30万元。在王立峰的带领下,上元村311名贫困户人口,人均收入11000元,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要求,蹚出了新路子,过上了新生活。

如今,王立峰继续按照党建引领的要求,积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现有产业,不断提升村庄“造血”能力,以“传帮带”方式为当地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培育文明乡风 激发精神动力

“推进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扶志,最根本的是改变村民的思想。”这是李孝同一直坚持的观点。

作为郑煤集团派驻伊川县彭婆镇西牛庄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孝同到任后村将党支部建在乡村振兴最前沿,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充分彰显,提振了全村致富奔小康的精气神儿。

建立乡村文明评比制度,对“好媳妇”“好公婆”“致富能手”等20余项评比工作公示表彰;建立爱心超市,用文明积分兑换商品;手机扫码即可看到制作精美的“脱贫历程”,增强劳动致富信心……在李孝同的带领下,西牛庄村全体党员为构建文明乡风集思广益、献计献策,村支部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正带领西牛庄村一步步实现由内到外的美丽“蝶变”。

如今,接续奋战在乡村振兴最前沿的第一书记们,正在以实干践行初心使命,带领群众奔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编辑:洛分

来源:河南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