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2022財年Q1財報 張勇談平臺間互聯開放

    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雨晴

來源:陸玖財經(ID:liujiucaijing69)

阿里相比較這些競爭對手最大的自信就是,我的財報體量是你們加在一起都達不到的,且我是賺錢的;但恰恰阿里用來應對美團、拼多多、直播電商等勁敵進攻的業務,體量和增速似乎都不是那麼的美好。

阿里巴巴(BABA.US;09988.HK)截止2021年6月底(以下簡稱“本季度”)的季度報告公佈後,沒有看到像之前一樣鋪天蓋地的解讀和戰報圖,這有點“不阿里”,原因讓人好奇。在看完整個財報之後答案浮現,這份財報可能低於市場預期了。

增收不增利是本次財報被媒體重點解讀的點,但是這本應該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爲目前電商行業的局面已經不再是阿里和京東兩分天下,拼多多、美團、抖音、快手這些新晉玩家的進入,已經讓這個行業出現了變數,阿里這個季度營銷費用的翻倍也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市場不允許誰在躺着掙錢。

在此前的電話會議中,阿里巴巴集團CFO武衛已經發表過類似觀點:“僅僅保障利潤,對於阿里的長期投資者是非常愚蠢的。”

這份財報整體來看比較平穩,但是細看還是能發現一些問題,比如核心奶牛業務披露得比較全面,可以看到營收、成本等數據;未來業務以及長期虧損業務,比如菜鳥、文娛、本地生活、閒魚等,詳細數據的披露不足,無法判斷目前這些業務實際的盈虧情況,阿里目前在業務上的自信與不自信就此顯現。

一家公司業務有強有弱本是正常的,但恰恰阿里用來應對美團、拼多多、直播電商等勁敵進攻的業務,似乎都屬於不自信一派,而阿里相比較這些競爭對手最大的自信就是,我的財報體量是你們加在一起都達不到的,且我是賺錢的。

01

阿里的自信

本季度財報中,阿里總營收體量的增長和全球用戶數量的增長是兩個亮點。

今年4-6月,阿里集團實現總營收人民幣2057.40億元,同比增長34%。即使排除疫情和合並高鑫零售的影響,從總營收中剔除高鑫零售相關部分,1873.06億元的營收與2019年同期相比,年複合增長率也有約27.66%。

主觀無法判斷這一增長率是快是慢,但是可以用中國互聯網另外一家巨頭騰訊的數據進行對比,結果便能體現一二。

騰訊尚未公佈今年二季報,但2019年一季度到2021年一季度總營收的年複合增長率約爲25.82%。將兩家巨頭近一年來營收和扣非後淨利潤絕對值及同比增速放在一起對比,阿里的業績也並不差,最近兩個季度的淨利潤受到反壟斷罰款的影響而下降幅度較大。

除了總營收增長率之外,截至本季度末全球及中國地區用戶的數量,應該也給了阿里自信。

從整個生態體系看,阿里全球年活躍消費者(Annual active consumers,以下簡稱“AAC”)約11.8億,其中9.12億在中國。財報發佈後的電話會議上,阿里集團CFO武衛表示:“我們預計在三個季度內的時間,要看到10億的中國消費用戶。”騰訊控股公佈的2021年一季度業績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微信及WeChat活躍賬戶數量爲12.42億,其中包括了同一用戶擁有多個微信賬戶、海外用戶等多種情況。倘若阿里真能如願觸及10億中國消費用戶,將有望縮小與騰訊產品在中國滲透率的差距。

上季度數據公佈後,阿里在中國的用戶數量被拼多多超過,引發輿論熱議。雖然阿里認爲“用戶基礎這個數字,跟其他平臺有很大的區別,也就是含金量不同”,但公衆未必對這一說法買賬。本次財報數據顯示,阿里中國零售市場AAC爲8.28億,暫時反超了拼多多上季度公佈的數據,應該算得上是暫雪前恥。

單項業務方面,阿里似乎對雲計算業務也表現出了足夠的自信。首先,雲計算是阿里實現產業互聯網布局的重要部分,在本季度財報中,雲計算增長率29%,雖低於此前的37%,卻跑贏了去除高鑫零售影響後的總營收增長率(22%)。更重要的是,雲計算經調整後的EBITA處於盈利狀態。

阿里雲受到“一個頭部客戶海外雲服務不能使用的影響”,且釘釘被重新劃分至雲計算板塊,拉低了雲計算的盈利。武衛稱:“如果剔除這一頭部客戶的影響,雲智能的收入本來會是40%的同比增長。”如果雲計算能保持高於總營收的增速,待釘釘進入回報期,雲計算就有可能成爲阿里真正的第二增長曲線。

此外,阿里在財報中宣佈,“已將股份回購計劃總額從100億美元增加至150億美元”。回購股份常常發生在公司需要進行市值管理,“拯救”股價的時候,阿里現在股價還不至於低到需要公司介入,此時宣佈鉅額回購,可能真如財報所說,“反映出我們對長遠增長的信心”。

02

阿里的不自信

阿里的各項業務並不都順風順水,本季度的財報中,還有一些阿里想藏着的問題。

首先,是阿里上個月剛剛調整過組織架構的本地生活板塊。在財報的“業務及戰略進展”項下,關於本地生活的描述只有短短三行,並且未披露具體的GMV和訂單量,只披露了同比增速。不談基數談增速,約等於耍流氓。細分收入表顯示,本地生活服務同比增速只有23%,而對總營收的貢獻率僅爲4%,低於去年同期的5%。

阿里本季度本地生活營收總額87.57億元,尚不及今年一季度美團外賣的營收體量94.90億元,更別提跟美團的總營收相比差多遠。組織架構調整後,阿里的得力干將俞永福被派去指揮,可見阿里對本地生活依然抱有期待。但從這份財報中,依然無法看出阿里在本地生活的下一步佈局,俞永福能不能讓下一份阿里的財報中,公開本地生活具體的GMV、訂單量或盈虧狀況,尚且存疑。

其次,是在財報中被稱爲“性價比消費”的淘特。截至6月底,淘特年度活躍消費者1.9億,只有“性價比消費之王”拼多多一季度末MAU的1/4多一點。在基數相差較大的情況下,淘特本季度新增用戶數量也僅有1000萬,增速只有約5.6%。

還有其他迷一樣的業務,例如閒魚、阿里大文娛、菜鳥等,這些業務的盈虧狀況無法知曉。閒魚和淘特一樣,在財報中只公佈了用戶數量超過1億;菜鳥的訂單增速和營收額看起來還不錯,但是快遞公司打價格戰是大背景,順豐“增量不增收”導致股價暴跌的情形還歷歷在目,菜鳥訂單和營收的增長很可能從盈利角度看有害無益。至於阿里大文娛,即財報中的“數字媒體及娛樂”業務,營收增速(15%)給集團拖後腿不說,還依然處在虧損狀態。

上述業務在財報中都用簡單的語句帶過,對業績、利潤的影響能不提則不提,充分展現了阿里不自信的一面。

03

“本地生活”板塊被弱化?

本次財報中,阿里的銷售和市場費用同比幾乎翻倍。營銷費用和總營收不成比例增長的背後,是整個電商行業獲客成本的上漲。拼多多、抖音、快手、美團等新玩家入局,騰訊也在近期悄悄上線了“騰訊惠聚”,消費者的選擇更多元化,網購再也不是淘寶京東二選一的問題,各家爭搶客源之中,營銷費用猛漲幾乎是必然的,有一部分利潤因此被侵蝕也是預料之內的。

此外,阿里收購高鑫零售,本次財報中着筆依然較多。從去年截至6月末的季報中提到,阿里半日達服務開始使用高鑫零售門店庫存,到截至12月末季報中提到合併高鑫零售後,“打通線上和線下渠道庫存,拓寬供應鏈網絡”,再到本次季報中所說的“利用高鑫零售的供應鏈能力來確保商品的品質、穩定供應及維持具競爭力的價格。對保質期短的生鮮產品、快速消費品及日用百貨等類目強大的區域採購及供應鏈能力”,阿里整合高鑫零售,主要目的始終明確,就是看中了高鑫零售的供應鏈。

零售是阿里的基本盤,阿里在折騰其他業務的時候,並沒有忘記這一點。然而,供應鏈向來被看作老對手京東的最大優勢之一,新晉對手拼多多同樣強調“源頭直採”,阿里在這方面競爭力不強。從頭開始建設供應鏈需要耗費大量時間,阿里耗不起,收購已有的成熟供應鏈成爲更好的選擇。高鑫零售在29個省235個城市設有門店,其區域採購經驗可以賦能阿里電商從源頭採購商品,從而更好地控制成本。

當然,只看高鑫零售給阿里貢獻的營收增加量(本季度高鑫零售貢獻營收184.34億元,佔總營收約8.96%),這也是一項重要業務。

高鑫零售只是阿里近幾年加強零售佈局的一部分。另外,近期阿里已經全面介入蘇寧的管理,並且指派黃明端接任董事長,阿里的零售霸業將再添一塊版圖。

還有一點,高鑫零售的線下店鋪理論上可以作爲阿里本地生活重要的節點,增加阿里本地生活的戰鬥力。把門店收歸己有,至少省去了門店“選邊站”的苦惱。

有趣的是,在阿里正式合併高鑫生活之後,在截至今年3月末的季報及2021財年年報發佈之時,將高鑫零售作爲“社區商業平臺”與盒馬、淘鮮達一起從本地生活中拆分出來,歸入新零售業務。

弱化對本地生活業務的描述,強化對新零售業務的着筆。阿里莫非是本地生活遲遲競爭不過美團,改變了思路,準備加強“直營+配送”模式,形成錯位競爭?加上現在由飛豬、高德、餓了麼“飛高了”本地生活組合中,宣傳力度最大的是“哪兒都熟”的高德,之後會不會餓了麼的各項業務慢慢被融合進高德或支付寶,餓了麼不再作爲獨立入口存在?

這一切都只是猜測,還要看阿里之後的動作。

04

陸玖評論

也許是市場預期太高

阿里的這份財報,大部分的媒體解讀爲增速低於市場預期。市場永遠是貪婪的,但行業體量不可能無限制高速擴張,像阿里巴巴這種體量龐大的巨頭,如果一直高速增長,也不符合自然規律。 

企業、行業的增長和國家的增長是相似的,基數小時增速可能很快,隨着基數的變大,增速就會下降。互聯網飛速增長了這麼多年之後,一定會迴歸穩定,以一種長期更可持續的速度發展,這時,單看增速和增長絕對值都是片面的。

所以,在整體營收和利潤的增速上,不應對阿里有過度的要求,阿里的表現在中國公司裏稱得上出類拔萃存在,與其看增速,不如更多關注阿里細分業務的增長曲線,關注其下一個可能爆發的增長點,這遠比看整體要有意義。

但是很可惜,也許因爲還在培育期,阿里披露出來的數據並不全面,我們無法看到新零售、本地生活、菜鳥、文娛這些業務的盈虧狀況,從整個財報包括後面的電話會議,也都沒有看到阿里在戰略上有亮眼的創新舉措,更重要的是,針對美團、拼多多、抖音和快手的全方位競爭,阿里沒有提出突破性的應對方案。

阿里的財報就好像一個健身的人,遠看擁有讓人豔羨的良好身體輪廓,走近觀察後,卻發現他的每一塊肌肉線條都有些瑕疵。

不管怎麼說,阿里這份財報顯示它賺錢了。還沒發佈財報的其他巨頭呢?後來者拼多多、美團是否還在虧損中苦苦掙扎?它們這個季度的用戶還能瘋狂增長嗎?這也許纔是這個季度財報大戰中,更值得關注的焦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