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联合出手 禁止网络小贷公司对大学生放贷

原标题:商量好的?美团、腾讯、今日头条……巨头旗下小贷公司纷纷增资至50亿元!原来是因为……

作者/魏倩 何奎 

就像商量好的——过去数月来,互联网巨头旗下的小贷公司纷纷完成增资。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美团旗下小贷公司注册资本日前已增至50亿元;此前,字节跳动(今日头条母公司)、腾讯旗下小贷公司均增资至50亿元;市场传言京东也计划对旗下小贷公司增资至50亿元。

巨头们的行动,向来被视为有风向标意义。受访人士认为,这可能是为年内或将落地的网络小贷新规做准备。去年11月,银保监会等部门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提出,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

上述新规是银保监会2021年的规章立法工作计划之一。有小贷行业知情人士说,上述新规正式落地,还要先等《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出台。据悉,该条例也计划年内出台。

而在小贷行业严监管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就有超过400家小贷公司离场。

巨头集体增资

据天眼查显示,日前,重庆美团三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已由30.58亿元变更为50亿元。

这是互联网巨头旗下的小贷公司增资的最新一例。过去数月,腾讯、字节跳动等旗下小贷公司,注册资本不约而同变更为50亿元。

天眼查显示,今年4月,腾讯旗下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25亿元增至50亿元;6月,字节跳动将旗下深圳市中融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由30亿元增至50亿元。

市场消息称,京东旗下重庆小贷公司也将完成新一轮增资,同样是增资至50亿元。

巨头旗下小贷公司缘何集体增资至50亿元?受访人士认为,这可能是为年内将落地的网络小贷新规有关。

去年11月,银保监会等部门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对经营网络小贷业务、特别是开展全国性经营的小贷公司,提高了准入门槛。

准入门槛方面,上述意见稿规定,网络小贷业务需持牌经营,持牌有效期为三年但可以续期,并对申请网络小贷业务的小贷公司及其控股股东设置了准入条件,其中,小贷公司跨省开展网络小贷业务,应由银保监会依法批准,同时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业务规则方面,上述意见稿规定,单笔联合贷款模式小贷公司出资比例为30%、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形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4倍,等等。

这些新规要求,无疑都会对现有网络小贷业务产生深远影响。为了拿到“入场券”未雨绸缪,同时尽可能减弱上述新规影响,不难理解巨头为何会步调一致,纷纷抓紧时间增资至50亿元。

年内网贷新规或落地

上述《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主要统一监管规则和经营规则,明确监管体制、小贷公司网络小贷业务的准入机制以及小贷公司经营网络小贷业务的基本规则等。

截至目前,征求意见稿已出台超过大半年时间。有分析人士向记者说,预计三季度新规可能会落地。但也有小贷行业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要待《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出台以后,才会正式落地。有此条例,很多监管规章立法等就有了“上位法”。

据记者了解,《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主要解决小贷和典当的立法基础问题。今年1月,司法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323号建议的答复”中表示,司法部正会同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制定《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该条例将明确互联网非存款类放贷组织的准入和监管规则,严格规范贷款广告、网络放贷信息等活动,并专章规定债务催收行为。

过去几年来,由于网络小贷行业缺乏统一、明确的监管规则,各地方监管尺度不一,在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技术助推下,该类业务野蛮生长,存在套利空间和金融风险。实际上,自2017年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网络小贷牌照便暂未新增。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此前表示,相关办法如果正式实施,网络小贷业务将迎来一轮较大的调整,通过网络小贷业务肆意扩张的大型科技公司将受到明显冲击。

实际上,在整个行业严监管的环境下,自2015年以来,已有超过2000家小贷公司退出小贷行业,仅在今年上半年就有超过400家小贷公司离场。

据人民银行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686家,比2020年年末减少了432家;贷款余额8865.05亿元;比2020年末减少22.49亿元。

巨头的金融版图

没有一家互联网巨头不想涉猎金融业务。

过去数年来,上述几家互联网公司不遗余力在金融板块上布局,拿下多个金融牌照。

除此之外,小米拼多多唯品会等公司均持有不同金融牌照,包括支付、消费金融、融资担保等等,而华为今年也拿下一张支付牌照。

巨头加速布局金融的原因,中信证券首席银行分析师肖斐斐等在去年一篇报告中分析说,一是原生业务的自然延展。对于电商系或本地服务系而言,以支付为代表的金融服务实际是整个交易闭环的最后一环。而通过交易闭环的打造,既能强化客户体验和客户黏性,同时亦能加强资金和数据的体内流转。

二是借助金融业务丰富C端变现手段。就盈利模式而言,搜索类、资讯类互联网企业本身缺乏C端变现的场景和产品。而金融业务则为该类具备C端客户数量的企业提供了变现手段。

如果将金融牌照大致分类,支付是基础,可以帮助巨头形成业务闭环;小贷等消费金融业务本质是借贷业务;而代销保险、基金等则是财富管理业务。

其中,小贷牌照是上述巨头流量价值转换、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重要载体,市场上均可见他们推出的借贷产品。例如,字节跳动通过今日头条推出“放心借”,美团推出的借钱、生意贷等。

较之其他金融牌照业务,由小贷公司承载的消费金融业务带来的利润空间,从此前蚂蚁集团上市招股书披露的数据中可见一斑。但同时联合贷款、助贷等业务模式的风险也让各方高度警觉,并被放至聚光灯下。

然而,时过境迁,监管部门当前正在着力规范和完善网络小贷业务,让各方归位。巨头的金融版图,恐怕也要重新归置归置、思量思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