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疆棉花產區調研:新棉長勢良好 棉農對開秤價預期較高

來源:期貨日報

作者:喬林生

7月18日至24日,在鄭商所的大力支持下,期貨日報組織了“鄭商所高級分析師2021年新疆棉花紅棗市場調研”。通過深入產業進行調研,提升了分析師對上市品種地區資源稟賦和發展需求的瞭解,有利於發揮棉花、紅棗期貨市場功能,促進“保險+期貨”“籽棉貸”“含權貿易”“基差點價”等創新業務在棉花、紅棗產區的推廣。同時,搭建了產業與金融市場對接的橋樑,將積極推動棉花、紅棗產業轉型升級,有利於棉花、紅棗期貨和期權市場更好地服務廣大棉農、棗農及產業企業,將產業振興、鄉村振興等工作落到實處。

新疆棉花的種植面積、產量在全國處於主導地位,對國內市場價格走勢有着直接影響。期貨日報記者調研發現,隨着以棉花期貨和期權等市場爲基礎的“點價與基差交易”等模式成爲市場主流,紡織產業等向新疆轉移,下游產業附加值提高,新疆棉花市場成爲大家關注的重點。

A新季棉花長勢正常  種植面積有所減少

在乘車前往住地途中,得知記者是來新疆調研棉花長勢的,司機師傅就打開了話匣子。“乘車的客人有很多是內地來新疆包地種棉花的,聽他們講今年的棉花長勢不錯,且種植面積下降,預期價格可能比較高。”這位司機師傅說,現在新疆有關部門加強了對戈壁荒地、水草地及塔里木河兩岸土地的管理,加強了對水資源利用的綜合治理。一部分不太適合種植棉花的土地改種了其他農林作物,棉花種植面積一改往年的穩中有增態勢,出現了小幅下調。

“您們是搞棉花市場調研的?我有很多朋友種了棉花,請您講講今年的棉花價格會怎麼走?”剛剛進入庫爾勒市一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登記站,一位工作人員看到記者手中拿着棉花市場調研的資料,就連忙問了起來。

“黨的政策好,種植棉花收入穩定,我和兒子今年包了2400畝地種棉花,預計收入較爲樂觀。”在呼圖壁縣,記者遇到了在這裏包地種棉花的河南老鄉朱寧,她告訴記者:“今年自然災害少,我種的棉花長勢好,估計單產低不了,再加上大家都說籽棉收購價格能到7元/公斤以上,再辛苦一些也值得。”

記者在調研中瞭解到,當前新疆已成爲我國最重要的棉花主產區。由於近年來內地棉花種植面積持續下滑,新疆棉花佔全國棉花總產量的比例在80%以上。目前,新疆棉花整體長勢較好,預計單產、總產接近正常年份水平。

從今年新疆棉花生長過程來看,除了4—5月在棉花種植、出苗期部分地區遭遇大風、降溫、冰雹等不利天氣以外,其他地區天氣較爲正常,今年新疆棉花補苗率下降不少。不過,由於5月底以前,新疆很多地區氣溫偏低,使得今年棉花生長發育期延長,部分地區棉花生長偏慢,預計發育期推遲10天左右。但可喜的是,6月下旬以來,新疆各地高溫天氣增多,利於棉花生長。

記者在呼圖壁縣、石河子市、鐵門關市、新和縣、阿克蘇市與阿拉爾市等地棉田看到,今年棉花整齊度較好,底桃較多,棉花開得正盛。

據瞭解,棉花種植面積減少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一是有關部門調整了農業種植結構,推行“保糧優棉”措施,部分地區引導農民改種糧食作物,因此今年新疆小麥玉米種植面積有所擴大。二是受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一些地區棉花種植沒有“跟上趟”,農民不得不改種其他作物,如受年初低溫天氣持續時間較長影響,部分農民錯過了適時種植棉花的節點,不得不改種玉米、西葫蘆、胡蘿蔔等其他作物。三是塔里木河兩岸等地控水、節水與土地治理工作加強,再加上退耕還林還草與發展畜牧業需要改種飼草,導致棉花種植面積下降。新和縣部分棉花收購商告訴記者,該縣棉花種植面積去年爲95萬—100萬畝,今年在86萬畝左右,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部分棉農改種了小麥。沙雅縣棉花種植面積去年爲200萬—210萬畝,今年在190萬畝左右,主要是因爲塔里木河兩岸的部分土地退耕還林。庫車縣今年棉花種植面積預計爲180萬畝,同比下降10萬畝左右。

B多種因素綜合影響  種植成本略有上浮

“雖然近年來新疆籽棉收購價格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但種植成本增長也很明顯,尤其是今年的增長幅度比較大。”呼圖壁縣、阿拉爾市等地的部分棉農告訴記者,部分地區的棉花綜合種植成本已經達到2500元/畝,其中土地流轉費、農藥化肥、水費等均出現上調,最終會抬高皮棉估算價格。

據朱寧介紹,她流轉過來的土地是多年來種植棉花的“好熟地”,流轉費達到1200元/畝,再加上水費、電費、薄膜、農藥化肥、滴灌費、無人機費用等,今年她家棉花種植成本有些高,如果預估畝產450公斤籽棉,籽棉收購價按7元/公斤推算,一畝地的純利潤在500元以上。

在調研中記者發現,新疆棉花種植成本高企將是一個長期存在的現象。隨着當地土地、水資源、勞動力等供應不斷趨緊,再加上各種高度自動化機械投入使用,在種植規模無法較大幅度擴張的情況下,單位成本增長較快。預計未來解決這個問題的主要辦法是提高棉花單產水平、擴大優良品種種植面積等。

呼圖壁縣雲龍棉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志滿告訴記者,作爲一家涉棉企業的“掌舵人”,他近年來主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如何穩定棉農收入。面對當前棉花種植成本的持續增加,他們主要採取聯合棉農對農用生產資料進行集中採購、聯合當地金融機構集中融資等措施衝抵成本的增長,取得了一定成效。未來他們還將引導棉農適度擴大土地經營規模,並聯合農資公司、農業合作社等來降低棉花種植的物資投入成本。

C棉花單產有望提高  總產預估數值略降

新疆閆氏德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閆友法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從當前的棉花長勢與新疆未來一段時間的天氣預報情況來看,今年棉花單產預計較好,正常的地塊畝產可能在500公斤左右,將有效降低種植面積減少對總產量的影響。

不過,部分在新疆調研棉花生長形勢的專業人士認爲,南疆棉花種植面積下降幅度較大,再考慮到控水退耕等措施的綜合影響,雖然預計棉花單產較爲樂觀,但總量下降的概率較大。

據瞭解,爲了提高棉花單產與品質,有關部門近年來在新疆各地針對棉花選種大範圍推廣“一主兩副”模式,爲今年棉花單產與品質的提高打下了紮實基礎。“若沒有良好的種子,一切增產、增收都難以實現。要想把棉花產業做大做強,首先要從棉花種子選育上下功夫。”閆友法說。

爲了保證今年的籽棉收購質量,加強對籽棉質量的管控,日前新疆有關部門已針對籽棉收購下發相關文件,要求切實落實相關制度,尤其是兵團出臺了關於提高棉花質量的監管工作執行方案。對此,有市場人士擔心如果相關制度執行到位,可能會導致部分棉花不能計入公檢統計數據,未來軋花廠如何扣水雜等值得關注。

市場人士認爲,雖然6—7月棉花生長進度有所加快,但預計總產仍會有所下降,今年新疆棉花總產量可能從去年的570萬噸左右下降到520萬—550萬噸,新疆棉花今年可能爲一個“平產年”。從棉花生長規律分析,8月初,新疆大部分棉田“紅花到頂”基本沒有問題;8月25日以後,棉花產量會逐漸明朗。

D新棉開秤價預期高  可能出現“搶收”現象

近幾個交易日,國內棉花期現貨價格穩步上行,國儲棉拋售也保持高成交率與高溢價的態勢。7月27日,國儲棉輪出銷售9544.48噸,100%成交,平均成交價格達到17450元/噸,較上一日上漲405元/噸,摺合3128級棉花價格爲18374元/噸,其中新疆產棉花平均加價幅度爲2238元/噸。

爲何在國儲棉拋售以及進口棉花配額下發之際,國內棉花價格仍保持較強的上漲態勢呢?新季籽棉開秤價又將如何呢?

記者在新疆多地軋花廠、紡織企業、棉花貿易市場、棉花倉儲企業調研後發現,當前多數產業人士預計籽棉開秤價高開已成定局,同時還認爲今年市場會像2020年一樣出現衆多軋花廠“搶收”的現象,市場看漲的熱情與心理提前進入了醞釀期。用業內人士的話來講,“今年的籽棉收購市場將是風險無處不在,每個人都害怕,但沒有人會退縮。”

“我和兒子對今年籽棉收購價格充滿了期待,這也是我們現在天天辛苦勞作的主要心理支撐。”朱寧告訴記者,爲了管理好棉田、生產出高品質的棉花,特別是提高棉花的產量,她與兒子自今年4月棉花出苗以來,幾乎天天圍着棉田轉,時刻關心着棉花的長勢,以便及時發現問題立即處理,保證棉花生長順利。

據瞭解,爲了保證棉花在生長期擁有充足的灌水和肥料,同時防範“偷水”現象的發生,在棉花生長進入關鍵期以後,朱寧的兒子幾乎每晚都會把車開到田間地頭,一整晚都睡在車裏。“自6月下旬以來,他在車上睡了一個多月了,主要是害怕水被人偷掉,害怕肥料施不到位,害怕工人管理不好。在車上睡了一個多月以後,原本一位白白胖胖的小夥子瘦了20來斤。”朱寧告訴記者。

與記者一同調研的陳志滿說,豐產、豐收及籽棉上市能賣個好價錢,是以朱寧爲代表的棉農最樸實的願望。

臨近7月底,國內棉花期現貨價格仍處於上漲態勢。截至7月28日,今年以來,棉花期貨主力9月合約漲幅在15%左右。棉花期貨價格等持續走強,強化了廣大棉農及產業主體對籽棉上市價的樂觀預期。

與記者一起參加調研的天風期貨軟商品研究員陳曉燕認爲,進入7月以後,國內棉花價格上漲開始加速。當前市場的交易邏輯主要有兩個預期:一是軋花廠“搶收”籽棉的預期,二是秋冬旺季的預期。一般每年的8—10月是下游秋冬訂單下單和生產的旺季,5—7月是淡季。如果經過2—3個月紡織淡季,下游紡織庫存並沒有明顯累積,還在低位,並且利潤還保持在較高水平,那麼在旺季來臨前,下游一定會增加原料採購,以提前備貨。

記者在調研中瞭解到,新疆軋花廠數量和生產能力近兩年增長較爲迅速,在需求比較好的情況下,大概率還是會出現籽棉“搶收”的現象。

陳志滿表示,近兩年新疆新增的軋花廠生產線按生產能力來推算,比往年增加了上百條。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個軋花廠在員工費用、設備折舊、財務開支等方面,一年的成本至少也要近百萬元。產能多了以後,爲了獲取更多的籽棉資源,每家軋花廠都做好了“搶收”的準備,今年籽棉上市後,預計收購市場的競爭會非常激烈。由於市場“搶收”預期強,預計今年籽棉收購價每公斤即使上漲到8—10元,也會有軋花廠收。在這種情況下,收購價格越高,市場風險就會越大。

E軋花產能不減反增  業務拓至種植領域

據記者調查,無論未來棉花及其下游產品需求如何,對於廣大棉農來說,他們最關心的問題是如何提高棉花產量與質量。長期以來,我國棉花產量不能滿足國內需求,加上軋花廠產能嚴重過剩,棉農生產的籽棉根本不愁賣。在今年新疆各地軋花廠新增產能再上一個臺階的情況下,棉農更是預期籽棉可以賣上一個好價錢。因此,大部分棉農預計籽棉售價較高,而且有“低了不賣”的心理。

對於軋花廠來說,籽棉收購價高、皮棉售價低使其近些年的日子的確不好過。不過,在籽棉與皮棉價格經常不匹配的情況下,我們並沒有看到大批的軋花廠關門倒閉,市場甚至還出現了很奇怪的現象:軋花廠的產能不但不減,而且還年年增長,就連多年不開機的老軋花廠也有人投資承包。爲什麼會有這種奇怪的事情發生呢?這與軋花廠社會職能的改變有很大關係。

新疆弈德衆誠物產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原素告訴記者,作爲一名“老棉花”,十多年來,他發現國內棉花市場已經發生了太多的變化,現有的棉花種植、採摘、加工與銷售模式,以及棉花流通、貨款回收方式等,與原來已經完全不同。以前軋花廠就是收購籽棉並銷售皮棉,中間掙一個加工費而已,現在由於產業龍頭企業與社會資本的大量介入,軋花廠已經成爲一個蒐集棉花市場資源的基礎主體。

“隨着棉花期貨、期權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特別是相關創新性金融服務業務的不斷推出,以及鄭商所場內場外金融衍生品業務的多元化對接,已經有較多的棉花龍頭企業開展全產業鏈的業務。即使籽棉收購價格高了,也完全可以通過期貨、期權工具來化解風險。”王原素說,棉花市場上游資源越來越集中,政策環境的變化更加多樣、內外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互聯網平臺帶來的改變、金融工具多元化的運用、新型農業合作主體的發展等,均賦予了軋花廠更多的社會職能。

調研中記者發現,由於近年來棉花機收大範圍展開,軋花廠收購籽棉的方式也發生了較大改變,原來的棉農送上門銷售已被軋花廠田間地頭採購所替代。同時,部分大型軋花廠更是把業務拓展至棉花種植領域,直接大量流轉土地承包給棉農,並提供農資與農機服務,只要求棉農生產的棉花不外賣。整體來看,棉農與軋花廠的結合更加緊密,利益也趨於一致化,十分有利於棉花產業的規模化、良種化、品質標準化發展。另外,棉花上游資料的集中也利於產融的結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