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企業家、學者共議企業社會責任:做善事是第一步,要發揮專業優勢

8月5日,2021貝殼財經夏季峯會“數字經濟:通往未來之路”拉開帷幕。在“可持續發展之路及企業社會責任”圓桌論壇上,伊利集團副總裁張軼鵬、商湯科技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田豐、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責任與社會價值中心副主任姜萬軍分享了他們對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看法。

汶川地震喚醒了中國企業集體責任意識,近年不管是疫情還是河南暴雨,到處都有企業的力量,大家對企業責任的認識發生哪些變化?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第一年,也是“雙碳”起航的一年,企業如何平衡利益和公益?

張軼鵬表示,在突發公共事件的救援中,企業是重要的社會力量,企業要着眼於自身優勢,在專業領域內發揮作用。

田豐認爲,現在企業社會責任的變化體現在多方面,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是加入了更多新技術的應用,比如利用AI技術進行綠色治理。未來,AI可能會遍佈社會的方方面面,這也將帶來公共服務效能的提升。

在姜萬軍看來,做善事只是企業社會責任的第一步,公衆對企業責任的要求在不斷深化,企業自身的理解也要與時俱進。

做善事只是企業社會責任初始第一步

履行社會責任要“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主持人、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胡萌。

新京報:2020年疫情以來,河南暴雨中,全國各地企業積極馳援,您怎麼看待重大突發公共事件中企業的力量?

張軼鵬:各行各業的企業在不同的領域有各自的專長和優勢,有很多的資源可以利用,是非常重要的社會力量。要將這種力量發揮出來,企業首先應該有“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的意識,需要有前期預案,危難發生的時候,如果沒有前期預案可能就會無序救助、非科學救助。其次,每一個行業、每一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特長和優勢,要做自己專業的事情,發揮自己的優勢,而不是盲目地參與其中。

伊利集團副總裁張軼鵬。

新京報:汶川地震喚醒了中國企業集體責任意識,到現在十多年過去了,這十多年來大家對企業責任的認識發生哪些變化?或者如何理解當下的企業責任的認識?

姜萬軍:說起企業社會責任,很多人直觀地感覺還是企業要做善事、對弱勢羣體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比如捐錢捐物等。不過從社會責任發展脈絡和全球趨勢看,社會責任本身比這個範圍要廣很多,如,經濟、社會、環境三重底線,環境、社會、治理(ESG)等框架。從歷史看,做善事只是企業社會責任初始第一步,長遠看,隨着社會進步,人們對社會責任本身範疇和深度的要求是越來越高的。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責任與社會價值中心副主任姜萬軍。

公衆對企業責任的要求在不斷深化和提升。80後、90後、00後正在成爲消費主力,他們對社會責任的要求更高一些,因爲他們出生年代不一樣,60後、70後看企業產品關心“值不值”,而後面的年輕人關心這個東西“好不好”,如果企業做的某些事情不符合他的價值觀和喜好,他可能就不買你的東西,甚至通過自媒體等手段對企業提出質疑,甚至指責,這也是企業需要注意的。

社會責任本身是與時俱進的過程,是我們所有企業都必須要小心應對的,應把企業社會責任當成企業必須做的事業的一部分,放到戰略層面,有各種預案做準備。

田豐:企業社會責任現在通常包含ESG(環境、社會、治理)。從商湯科技的實踐來看,企業社會責任的變化體現在幾個方面。首先是對技術的應用,比如用AI做綠色治理,比如用AR幫助電網做巡檢,或者通過VR進行重要場景裏的火災培訓。另外,在社會層面關注點的變化,目前偏老齡化的社會,比如在新基建領域中商湯與很多地產商合作開發智慧化小區,對老人摔倒等意外狀況有預警系統,老年人長期不出門也會有小區人員去進行更多的關照。還有教育領域,目前,商湯已將人工智能教育推廣到上海、北京、深圳等30多個城市、2700多所中小學,將人工智能素質培養帶到7300多名教師和20萬名學生身邊。在治理層面,商湯秉承發展的AI倫理觀,最近商湯科技的《AI可持續發展白皮書》入選聯合國“人工智能戰略資源指南”,所提出以發展爲導向的AI治理,主要包括在技術可控、可持續發展目標、以人爲本等角度均衡推動治理的理念。

商湯科技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田豐。

新京報:突發的重大公共事件中企業捐款捐物某一瞬間會出現井噴,就可能會出現浪費、不匹配的現象,在您承擔企業社會責任過程中遇到哪些挑戰或者困難?

張軼鵬:做援助行爲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初心。舉例來說,去年武漢疫情封城,金銀潭醫院是重點,當時整個銷售渠道基本斷了,醫護人員更加需要營養,伊利就從黃岡工廠出發把牛奶送到金銀潭醫院。另一個例子是河南的洪澇災害事件,洪澇災害中食品和健康的飲用水較爲短缺,伊利把牛奶、礦泉水送到河南兒童福利院。另外,還要公開透明,不能作假作秀。

新京報:企業是整個社會機構中的一分子,這過程還需要政府機構的力量,政府可以採取什麼行動推動企業擔起社會責任?企業又如何助力政府,和政府、協辦機構合力打造良性循環生態呢?

姜萬軍:社會責任履行過程中有很多利益相關者,包括有能力做決策的人,能夠施加影響的人,還包括被影響的人等。政府最關鍵的是要把“是非”界限劃清楚。我們希望的有效治理,就是要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外部治理結構來得更準確、更快一些。政府要從立法、規矩方面給出底線,至少首先要保證“惡有惡報”,要把做的不好的企業給予懲罰,這是最重要的。

企業該如何和政府、專業慈善機構等合力打造良性循環生態?利益相關者不管是有能力做決策,還是被動受影響的羣體,都有自己的能力,他們的這個能力隨着時間的推移有消長關係,過去沒有能力抗衡我只能忍,後面能力提升後就會發聲、有所行動,比如,隨着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者的維權意識和能力都在提升。

這過程中,政府首先要把規矩和底線做清楚,而作爲企業要知道規矩是什麼,至少不碰紅線。從長遠看,企業更重要的不是“我怎麼精準地應對外在的底線”,而是我們要“主動想做正確的事情”,我們要有自己的決策系統,有自己一套預案,這樣的話企業才能更主動地應對變革。作爲消費者也可以抵制不良企業。不同利益相關者的這些力量匯聚到一起,我們能夠建立起一個命運共同體,大家可以互相地形成合力,能夠把事情做得更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田豐:在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過程中,企業可通過多種方式與政府、第三方機構等合力打造良性循環生態。田豐表示,在產學研方面大家可以合作,比如最近洪水頻發,商湯的AI技術可以對建築或水體資源進行檢測,智能遙感平臺可以低代碼、甚至零代碼的使用。山東壽光的用戶就可以用這樣的平臺去了解大棚狀況,武漢等的可以由此瞭解水體情況。另外商湯也和上海交大聯合相關單位支持河南籍的學子,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另一個例子是在抗疫的過程中,早期醫院的醫療資源較爲緊張,商湯第一時間把AI輔助診療系統針對新冠疫情進行升級訓練,馳援20多家醫院急救,以幫助醫院用AI快速進行服務診斷,降低醫生的診斷工作量。

從去年開始,爲了保障人員安全,在地鐵站、寫字樓等很多地方都採用了非接觸式測溫設備,通過紅外線做智能測溫,降低接觸式交叉感染的風險。商湯相關的技術與產品,在東南亞很多地區使用,來保護人員安全。商湯最近還在用AI技術配合藥物模擬和檢測,商湯的技術可以對未知蛋白質更好地進行藥物分子式的試驗模擬仿真,這其中也離不開與各個機構合作。

企業社會責任要與長期發展戰略優勢結合

領軍企業可以牽頭建立行業的社會責任標準

新京報:在過程中越來越發現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不是一錘子買賣,是持續不斷的,要和企業自身優勢相結合。企業社會責任如何與企業長期發展戰略優勢相結合呢?

張軼鵬:公益只是企業社會責任中的一小部分。伊利集團的社會責任管理系統已經經過多次升級,對標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選取9個目標納入到集團發展戰略中;還建立了一套三級體系,包括集團層面的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委員會下設的祕書處以及遍佈每個部門和業務條線的可持續發展聯絡員。同時,伊利聯合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一起做好可持續發展工作,包括種植業、養殖業,中間的物流、加工業,以及消費服務業,跨越一、二、三產業。企業社會責任是一套從戰略層面出發、滲透於日常業務經營的體系,與企業發展、行業發展、生態鏈發展是融合在一起的。

田豐:關於如何將企業社會責任轉變成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其一,商湯聚焦於ESG目標,設立了企業社會責任部,這個部門統一協調各個部門去實踐社會責任。除此之外,商湯建立了AI可持續發展案例庫,將全球AI幫助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好案例收集起來,啓發大家如何更好服務社會,幫助更多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另外,商湯公司內部也有一些創新的項目誕生,去推動公司對社會的回饋,比如盲人避障眼鏡,幫助盲人出行。商湯還設立了AI倫理委員會,把控負面風險問題,設立了嚴格的審覈機制,來保證各種行動對全人類都有價值,而不是對其中一部分人有價值。

新京報:如何客觀評價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呢?是否需要一些指標?這個標準應該由誰建立呢?

姜萬軍:這是一個非常難的問題。大家對社會責任概念的理解、認知是不斷深化的,這些年很多國際機構、國內行業協會等都試圖給出一些標準,但它可能趕不上現實的變化速度,目前全球還沒有一個公認的統一標準。

行業的一些同行可能有一些共識,因爲不同行業社會責任千差萬別,想給統一的可以衡量的標準很難。但各行業的領軍企業,有可能把本行業裏的共識,推廣來讓行業內企業都遵守,這個路徑更容易達成可持續性的結果。

例如國內有一家裝備類企業,2001年遇到了一個大麻煩,因而謀變。真正開始探求如何爲客戶着想,從“爲產品找客戶,到爲客戶找產品”,它們從賣產品轉變爲“賣”服務,甚至跟銀行合作對資金不足的客戶提供融資。該企業從原來幾十億銷售規模到上千億。2015年再進一步,探索爲相關企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真心爲客戶着想,幫助客戶共同創造價值,這樣做企業社會責任,能夠徹底改變企業,持續提升競爭力。不是單純地做好事。可以救自己,還能救行業,把供應鏈上的企業的整體運營水平都很快提高,形成了共同成長的良性生態。

可持續發展目標與業務體系雙線並行

AI技術將幫助提升公共服務效能

新京報:在“雙碳”目標下,生產經營方面有哪些規劃?

張軼鵬:伊利集團從2010年來就開始進行減碳的排查,也實行了比較具體的行動。11年時間內,伊利集團實現減碳651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節約107億度電。具體來講,伊利集團在減碳排查過程中是全產業鏈排查,在種植、養殖、加工三個系統中進行,同時也在全球佈局的分公司進行排查。另外,通過數字化轉型等方式,讓產業鏈的相關方實現互信、互認、互通、互連,提高工作效率,也是減碳的途徑。伊利集團已經設定了“雙碳”目標,未來會隨着集團的戰略發展,將減碳之路持續走下去。

田豐:“雙碳”目標中最主要涉及挑戰的行業是能源、交通、建築。在能源領域,商湯在考慮AI如何提升光伏、風電的生產,包括做智能電網的巡檢。在交通領域,新能源車還有相當大的替換空間,還包括交通樞紐,如何使得建築更加低碳、節能、環保,還有一些工廠、小區的能源節能方面,仍然有很大的空間。另外,在數據方面,全國數據中心利用率不到60%,我國西部有很多綠色能源,包括風、水、光,但是算力需求比較少;另一邊,東部沿海地區有數字經濟需求,因此可以考慮將東部計算需求放到西部AI計算中心,這形成了較好的內循環模式。在數據中心裏採用節能環保的技術,從而把能耗降到最低,這也是“雙碳”領域需要不斷突破的。

未來可能每個國家、每家企業都會爲自己的碳排放負責,對於排了多少碳、減少了多少碳排放,不可能是人工統計的,而是要依靠技術,在智慧城市、智慧工廠裏通過技術計量碳排放,這其中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也會建設出更好企業碳達標體系。

新京報:在您的行業中,有哪些中長期的可持續發展趨勢?2035年目標下,企業如何精準高質量實現可持續發展?

張軼鵬:伊利集團目前已經制定了到2025年的可持續發展綱要。在業務發展方面,伊利的一個目標是要在2025年前成爲全球乳業前三名。同時,可持續發展目標與業務發展的目標是雙線並行的,在完成企業業務發展目標的同時,伊利還確定了集團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伊利每年會隨年報同步公佈可持續發展報告,是否落實了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目標,報告裏都有所體現。

田豐:2035年規劃目標既帶來明顯的挑戰,也是很好的機遇。超大城市羣的崛起,越來越多的人口湧向城市羣,但是公共資源、公共服務會受到挑戰,比如看病難、上學難、交通擁堵的問題。在交通領域,提升智慧網絡效率是很重要的方面,在智慧交通城市管理體系中可以用到自動駕駛。在醫療領域,未來可以用AI+小型醫療設備更好服務於居家養老或者社區診所。在教育領域,AI技術未來可能是每個人的必備技能,因此需要加強青少年的AI教育。

真正的創新是賦能全社會的開發者,讓大家都可以用AI創造符合自己的生活需要、場景需要、生產需要的AI應用,“AI超算中心+物聯網”的普及會讓AI的應用更好更快地改善人們的生活、提高效率,而這也將帶來公共服務效能的提升。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顧志娟 胡萌 程維妙 編輯 徐超 校對 薛京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