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猾的新冠病毒又一次趁虛而入,來到了人們身邊。面對來勢洶洶的德爾塔變異毒株,科研人員同樣在全力與病毒賽跑。記者近日來到上海市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聆聽科研人員講述與病毒“鬥智鬥勇”的故事。

圖說:上海市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醫學分子病毒學重點實驗室 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 攝(下同)

於去年揭牌成立的研究院,是落實上海“公共衛生建設20條”的重要舉措,院長由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掛帥。這兒整合了上海優勢研究力量和資源,重點圍繞重大傳染病病原學和生物安全研究及技術轉化、重大傳染病臨牀試驗和診治、重大傳染病與生物安全大數據與預警預測研究、重大傳染病與生物安全防控策略和政策研究四個方向開展研究。

邊建邊研的研究院,主要核心骨幹很早就投入了申城和全國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充分發揮智庫作用,爲疫情防控貢獻智慧。

打了疫苗就能放鬆?他們用數據說不!

上海市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雙聘青年PI(課題組長)、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楊娟在流行病學上頗有建樹。她和團隊的最新一項成果,瞄向了新冠疫苗大規模接種期間能否放鬆非藥物干預措施。通俗來說,楊娟團隊用“硬核”數據爲大家耳熟能詳的“打好疫苗還要堅持‘三件套’‘五還要’”撐腰。

4日,國家衛健委通報,全國新冠疫苗接種超17億劑次。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也介紹,截至8月3日,全市累計接種3820.64萬劑,覆蓋2056.84萬人,完成全程接種1880.13萬人。疫苗在不少人心中,是有望終結新冠肺炎流行的重要“武器”。在人羣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過程中,能否、何時,以及可多大程度地放鬆非藥物干預措施,幾乎所有人都很關心。

這是個嚴肅的科學問題,回答也必須是嚴謹的科學答案。楊娟團隊基於我國人口學特徵、人羣接觸模式、人羣免疫水平、新冠肺炎基本再生數、代際間隔等關鍵流行病學參數,構建了羣體水平的隨機易感-感染-恢復傳播動力學模型。“在研究中,結合了我國新冠疫苗的效力和效果、產能、接種服務能力等參數,定量測算了單純依靠疫苗接種,輔以不同程度的非藥物干預措施,來判斷能否阻斷新冠疫情再次暴發、流行。”她告訴記者。

這是項“定量”的研究,結論正如大家所瞭解的——在今年實施大規模疫苗接種過程中,仍需維持高強度的非藥物干預措施,並儘可能地加快疫苗接種速度,直至疫苗接種率達到羣體免疫的水平。

這幾天,新冠疫情在國內多地持續散發,傳播鏈不斷延伸。楊娟指出,此前的經驗表明,非藥物干預措施能有效遏制住疫情。“我們的成果顯示,在疫苗接種率達到羣體免疫水平前,採取‘大規模疫苗接種結合非藥物干預措施’是防止疫情反彈的最有效策略。”她說。

此外,研究團隊還認爲,擴大疫苗接種的目標人羣到3-17歲對於建立羣體免疫至關重要。

高溫能逼退病毒?他們早就闢謠了!

高溫高溼的夏天,會不會成爲新冠病毒的剋星?去年夏天到來前,相信很多人心中都生出過這樣的“美好願望”,理由很簡單——和新冠病毒同一家族的“非典”病毒,當年就是在酷暑到來前悄然“下線”的。

現在我們當然清楚,新冠病毒能在各種氣候下傳播。不過去年春天,依賴氣溫升高控制疫情的真僞仍需要科學來判斷。當時,上海市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雙聘PI、復旦大學公衛學院教授王偉炳研究團隊收集了244座出現至少10例確診病例城市的大量病例和氣象數據。這些城市的氣溫範圍在零下17.8℃到22.0℃不等,平均5.9℃。

他們發現,氣溫與累計發病率和R0(無干預的情況下,一個感染者平均傳染人數)都沒有顯著關聯。科研團隊在調整相對溼度和氣溫後,相似地紫外線強度與累計發病率和R0也都沒有顯著關聯;並且,無論是當時疫情“風暴眼”的湖北17座城市還是其他城市,這一結論都不例外。

“這種疫情模式與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相似,當氣溫超過45攝氏度時,MERS病例數仍在增長。”王偉炳告訴記者,“我們據此判斷,溫度和紫外線輻射等氣候因素對新冠病毒的傳播沒有產生顯著影響。”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了這項發表在《歐洲呼吸學雜誌》上的“中國智慧”。世界衛生組織也表示,從迄今獲得的證據來看,新冠病毒可以在所有地區傳播,包括氣候炎熱潮溼的地區。無論氣候條件如何,如果人們居住在或前往已報告新冠肺炎疫情的地區,都必須採取防護措施。

相關建議迅速形成並上報:不能依靠春季回暖來抑制病毒的傳播,建議繼續執行適度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

廣譜抗體何時現?他們說有希望!

新冠病毒在全球肆無忌憚地大流行,還不斷“變化”出新的突變株:阿爾法、貝塔、德爾塔等等。當下,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了德爾塔突變株上——自去年年底在印度被發現以來,已經迅速席捲全球,成爲全世界多數地方的主要流行株。科學研究表明,德爾塔的傳染力大大增強,疫苗對其防護作用也有減弱。

上海市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雙聘PI、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黃競荷有個心願:研發對多種新冠病毒突變株乃至多種冠狀病毒都有廣泛防護能力的廣譜疫苗和廣譜藥物。“這是目前疫情防控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她說。功夫不負有心人,黃競荷團隊利用獨創的廣譜中和抗體篩選方法,從200多名新冠康復患者中篩選獲得了在體外和動物實驗中都具有強效中和能力的廣譜中和抗體,對新冠病毒、非典病毒、穿山甲和蝙蝠類冠狀病毒棘突蛋白RBD有高親和力。

無論多強效的中和抗體,病毒都有逃逸的可能。黃競荷想到了構建雙特異性抗體——找到兩個保守點位的強效廣譜抗體,連結起來。“其實是以不變應萬變。不同冠狀病毒棘突蛋白RBD序列有一部分是相當保守的,有些位點幾乎100%相同。”她解釋。構建完雙特異性抗體後,研究團隊檢測了其對包括冠狀病毒和新冠突變株在內的23種病毒的中和能力。結果令人振奮:雙特異性抗體不但能強效中和所有的病毒,而且在轉基因小鼠中有良好的預防和治療新冠病毒感染的效果。“深入研究發現,廣譜抗體及其相應的雙特異性抗體通過結合多種不同冠狀病毒的保守區域從而抑制病毒感染,因此具有廣譜抗多種冠狀病毒和新冠突變株的能力,未來有很好的臨牀應用前景。”

無獨有偶,上海市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雙聘PI、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王喬也把大部分精力花在了尋找廣譜抗體上。“疫苗不是萬能的,像乙肝疫苗,會發生約10%的接種者無法產生抗體。”王喬這樣解釋研究初心,“疫苗的目的是爲了人體內產生抗體,如果能找到安全高效的廣譜抗體,可以另闢蹊徑爲高風險人羣直接注射。”研究團隊同樣篩選出了理想抗體——血清效力是其他人的十倍以上,對各突變株也都有效。“抗體來源的志願者感染新冠病毒時間較長,我們推測他免疫系統不斷優化,纔出現了這樣綜合效力高很多的抗體。”目前,體外實驗、“真病毒”實驗和小鼠實驗進展順利。王喬團隊正在接洽相關機構,推動走向靈長類實驗和臨牀實驗。

“全鏈式”技術共享平臺保障?他們說我能行!

在國際上,美國國家過敏症與傳染病研究所、法國巴斯德研究所、德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等世界一流實驗室在新冠疫情暴發初期就曾快速啓動針對新冠病毒的戰略計劃快速響應國家公共衛生應急需求。例如巴斯德所就在第一時間開發出新冠病毒快速檢測試劑並在法國首位患者確診5天內完成病毒全基因組測序,啓動全國疫情監測、病毒檢測、疫苗研發等行動。

隨着疫情防控常態化及新發突發傳染性疾病和重大生物安全事件需要,上海作爲超大型城市,傳染病和生物安全風險等公共衛生安全的核心要求需要“全鏈式”技術共享平臺支撐和保障,來提供有效的技術產品、藥物疫苗、診療方法和政策建議,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科研共享平臺將對標這些實驗室建設,打造“上海平臺、全國網絡、國際聯盟”。

在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過程中,成立不到一年的研究院正在打通從預測預警、病原研究、檢測方法、藥物開發、疫苗研發到應急管理和社會政策的全鏈條環節,初步建成新型舉國體制下的科研攻關技術共享平臺,同時積極推進國際一流的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隊伍建設。今年研究院研究隊伍將達到75人,新增3000平方米科研平臺空間,重大傳染病預警與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也正緊鑼密鼓地推進。

記者瞭解到,十四五期間,平臺將重點在流行病學預測預警技術、病原體發現鑑定和致病機制研究、病原體感染新型檢測技術研發、臨牀多學科綜合診治和系統流行病學研究、新型傳染病防治技術研發等方向攻關突破,形成重大突發傳染病應對能力的閉環建設,構建高效能、一體化的協同創新體系。研究院也將努力建成國家傳染病綜合研究中心、預警與疫情防控科技指導中心、國際傳染病病原定性標準機構和世界頂尖傳染病與生物安全綜合研究機構,爲保障人民健康和城市公共衛生安全貢獻復旦上醫力量。

新民晚報記者 郜陽 易蓉

來源:新民晚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