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長嶺縣政府與中糧集團吉林公司合作建設的屠宰廠工地上,塔吊林立,焊花飛濺。只見工程建設者施工正酣,現場車輛往來穿梭,一片繁忙景象。

這個由長嶺縣與中糧集團共同投資4.5億元,單班設計屠宰產能100萬頭,預計今年10月份將投產的生豬屠宰項目,是爲了適應全縣生豬產業的大發展而建設的。

這只是長嶺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創新“政企聯動”模式而建設的衆多項目中的一個。

脫貧攻堅的豐碩成果提供新路徑

中糧吉林公司在長嶺的生豬養殖項目於2013年啓動,截至2020年底,已投資30億元,投產運營33座豬場,形成年出欄150萬頭商品豬養殖規模。自建年產18萬噸飼料廠一座;二期22萬噸、三期10萬噸生產線也已啓動,屆時飼料年總產能達到50萬噸。

脫貧攻堅開始後,爲了貫徹落實中央精準扶貧戰略,充分發揮國有大型龍頭企業示範作用,爲長嶺縣脫貧攻堅貢獻力量,2018年7月,中糧吉林公司與長嶺縣政府簽訂扶貧合作協議,建設年出欄11萬頭商品豬的生豬養殖場。場區總佔地面積爲60公頃,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建設保育舍2棟、育肥舍4棟、育肥保育區工作間等設施,由縣政府全資公司和中糧吉林公司共同經營。項目合作期限20年,中糧按總投資金額的10%支付合作經營收益,每年1000萬元的收益資金用於脫貧戶公益崗工資和增加村集體收入。

一棟棟現代化標準圈舍拔地而起,全封閉飼養、單層隔離、自動餵食等高科技整齊亮相。2019年12月23日,長嶺中糧聯合養殖場正式揭牌投產,開創了長嶺縣畜牧產業規模養殖的新局面,幫助長嶺縣實現畜牧養殖的產業化、規模化和標準化,助力鄉村振興釋放新動能。截至2020年底,聯合養殖項目給長嶺縣每年帶來2000多萬元合作收益,覆蓋全縣232個行政村。

發展一個產業,帶動一方經濟,富裕一方百姓。用有限的扶貧資金謀劃實施全覆蓋、廣受益的扶貧產業項目,爲長嶺縣的發展帶來質的改變,更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了切實有效的路徑。

“黨建引領1122模式”提供新支撐

2020年,長嶺縣退出貧困縣序列,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如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這是擺在長嶺人面前的必答題。

長嶺縣把與中糧集團合作發展生豬產業作爲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的突破口,謀劃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生態農業示範園項目。爲了加快項目落地見效,長嶺縣鄉村振興局成立興農投資有限公司,整合鄉村振興資金和財政涉農資金,用於鄉村振興專項資金的管理和經營。

據瞭解,這個項目計劃總投資4.5億元,由長嶺縣政府使用中央鄉村振興資金、財政整合涉農資金及統籌社會資本共同建設完成,最終實現年出欄生豬50萬頭標準。

花園式的養殖小區採用保育育肥一體化的建設方式,圍繞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培育村級產業集羣,以產業經濟效益爲核心,以資產保值增值爲目標,有效整合農村現有土地和人才等資源,通過中糧合作養殖、糞肥還田,種養結合形成循環農業,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和農民增收。

“我們依託中糧集團進行深度融合,培養農戶成爲項目的合夥人,爲他們提供種豬、技術指導等配套服務,形成可複製可持續的產業主體。通過種養加模式,走出一條集飼料、養殖、屠宰、環保、生態爲一體的循環農業路徑。”縣鄉村振興局負責人告訴記者,長嶺縣與中糧集團的探索實踐,正在蹚出我省西部地區產業振興發展的新路——一個以黨支部領導下的村集體經濟組織,一個以農民帶地入股2020鄉村振興生態農業示範園(20畝養殖園區、2000畝種植園區),兩個保底收益的中糧訂單(種植訂單和養殖訂單),兩個增加農民收入錢包(農民入股分紅錢包和農產品銷售收入錢包),通過產業發展壯大村集體,促進農民雙增收,最終實現“1122鄉村振興模式”。

一二三產融合打造全產業鏈

中糧集團的玉米試驗田裏玉米葉沙沙作響,逐漸成熟的玉米棒傲然立於秸稈之上;飼料廠,玉米、麩皮等原材料在自動化生產線上,經過粉碎、配料、預混、制粒等程序後,被運到各個生豬養殖基地“備餐”;乾淨整潔的現代化種豬場,工人通過智能化自動料線系統,讓豬過上了“飯來張口”的生活……

在中糧集團,一條生態農業鏈條正悄然有序地循環運作着:每個豬舍都配有自動清糞系統,豬糞從漏糞板進入專用管道,一部分實現沼氣發電,一部分用於糞污還田,種出優質玉米,通過飼料廠加工成優質飼料養殖生豬,加工好的豬肉再送到市民餐桌。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優化產業結構,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已成爲中糧集團高質量發展的引擎。

目前,中糧集團利用畜禽糞污建設9個沼氣站,年處理糞污量182.5萬立方米,覆蓋吉林公司所有養殖場,年產沼氣2091萬立方米,改良上萬畝土地。除滿足土地改良需求外,嘗試沼液農業項目綜合利用、沼氣發電項目,實現效益最大化。

做好綠色循環,實現產業振興。長嶺縣是傳統的農業大縣,糧食產量穩定在340萬噸階段性水平,而中糧集團是一家集養殖、飼料、屠宰爲一體,年出欄150萬頭商品豬養殖規模的大型國企,體量大、質效好、集聚強等優勢無疑是長嶺縣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積蓄髮展後勁的“金鑰匙”。

長嶺縣聚焦生豬產業進行全產業鏈佈局,利用鄉村振興資金與中糧合作建設生豬養殖場,把農民鑲嵌在生豬產業鏈上,農民可以通過養殖或打工提高收益,中糧提供種子、糞肥進行糧食種植,最終糧食和生豬再由中糧保底收購。從田間到餐桌,將農民納入產業鏈的種植、飼養、加工、運輸、銷售等環節,延長產業鏈條,實現三產融合發展。

“村集體收入明顯增加,黨支部有了戰鬥力,我們最終的目標是讓更多的農民參與進來,目前全縣25個村已開發建設生豬養殖場,未來3至5年的時間,實現數字化供應鏈金融服務體系,讓產業振興成果惠及232個行政村。”長嶺縣相關負責人表示。

時光荏苒,奮戰不息,以鄉村振興落筆,長嶺縣立足資源優勢,圍繞中糧集團,充分發揮農業龍頭企業優勢,補齊農業發展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探索“政企聯動”模式的新路徑,一幅產業興、百姓富的美麗鄉村畫卷徐徐展開。

吉林日報全媒體 記者:張力軍 王偉

來源:吉林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