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淮安市委政法委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注重从党史中汲取力量,在实践中砥砺前行,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政法工作有机结合,推动全市政法机关深入开展“政法为民办实事”活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开门问策问需于民

“群众口碑是检验惠民成效的核心标准,学习教育的成效必然要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坚持开门问策,问需于民,服务于民,是淮安政法工作长期以来坚持的一个重点原则。

淮安市委政法委在认真研究制定学习教育方案同时,刀刃向内找问题,釜底抽薪解难题,大力开展“政法请你来点单”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方式,广泛收集、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案件当事人、群众等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建议350多条,对群众关注的社会堵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梳理分类汇总,系统推出大中学校“心防”服务站建设、公共法律“云平台”建设、舌尖上的安全食品监管公益保护专项行动、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等10项年度政法惠民实事项目,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一月一公开,一季度一评价”,精准对接群众“小需求”,做好治理“大文章”,全力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惠民实事项目公布以来,全市学校“心防”服务站开展心理疏导364次;公共法律服务“云平台”接受群众咨询3247次;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接待参观4562人次;“舌尖上安全”专项行动破获案件48起;一季度群众满意度同比上升2.3个百分点……开门纳谏、问需于民的实事充分体现了政法为民护民宗旨,也在实践中回应了群众诉求。

纾困解忧服务于民

一线的问题必然在一线解决,沾着泥土的脚才能更好发现问题,更好服务群众。推进政法惠民实事过程中,淮安政法系统坚持“一线工作法”,由市委政法委牵头制定“下基层、进网格、访万家”活动方案,深入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十百千活动”,推动全市7000多名政法干警深入基层村居,开展大走访、大宣讲等活动,为特困供养人员、重残人员、问题青少年等16类人群提供民生兜底服务,努力实现“补短板、兜底线、惠民生、增福祉”。

4月22日,涟水县检察院干警在走访中,接到群众反映该县笪北村防渗渠出现断裂、渗漏严重,涉及4500多亩农田的灌溉用水和800多户村民切身利益。

检察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测量勘测,核实情况后向当地有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要求对防渗渠全面检修重建。之后,在该县政法机关的大力推动下,全县所有防渗渠都进行了专门的“体检”,存在问题的防渗渠得到了全面整修。

这是淮安政法系统瞄准党史学习教育“靶心”,聚焦政法惠民解忧纾困的又一项举措。淮安政法系统在推行“下基层、进网格、访万家”中,专门制定了“八必问”规则,要求每名干警在走访中要问热点问题、问治安状况、问矛盾纠纷、问重点人群、问生产生活、问利益诉求、问风险隐患、问意见建议,努力用“钉钉子”“赶锥子”精神,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政法干警在“千警进千村、优服务、促发展”活动中参与村居联防联控3788人次,快调快处矛盾纠纷2099件,堵塞风险隐患148个,帮扶重点群体121户,帮助企业解决管理、融资、用工、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326项,有效推动力量下沉、服务前移、资源下倾,构建起系统联合、社会联动、警民联心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精细服务用情为民 问题要发现,难题要解决,服务更要提优。2021年6月15日,淮安居民李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被告知自己申请的银行贷款出现了账户问题,需要进行资金转账。正当李女士按照电话那头的指示准备转账时,附近派出所的民警第一时间出现在李女士面前,及时阻止了一起电信诈骗犯罪。

从被害人接到诈骗电话到警察出现阻止,整个过程不到15分钟,迅捷的行动力来自该市政法机关研发应用的“金钟罩”警民联防预警平台等一批高科技手段的高效保障。

淮安政法系统在推进政法为民办实事项目时,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运用,该市委政法委带头全面推进市、县、镇、村社会治理“三中心一站点”建设,将“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充分融入项目,“一码解纷”“四源共治”、公共法律“云平台”、机动车通道式上牌等一系列高科技项目的快速实施,实现了政法为民服务的精细化、科技化。

“我们将继续强力推进政法惠民十件实事百名干部解百件难题‘千警进千村、优服务、促发展’等活动,落实“舌尖上的安全”公益保护行动、“啄木鸟”法律体检、货车通行证自助办理等惠民举措,努力把惠民实事办好,办优,让群众切身体会到政法机关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淮安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章益雷说。(王瑶马强 华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