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成安林

8月8日,记者从焦作市工信局获悉,该局从加快推动产业技术创新、高质量编制“四个图谱”、加大头雁企业和大企业(集团)培育力度等十个方面,印发了《焦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万人助万企”十项重点措施的通知》,不断完善企业服务,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激发工业企业发展活力,推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加快推动产业技术创新

加大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加强工业企业产品创新、质量创新、品牌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力度;引导企业加强高水平创新载体建设,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产业、现代生物及生命健康产业、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及大数据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6个重点领域创新发展的共性需求,积极推荐一批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加快建设培育一批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

二、高质量编制“四个图谱”

依托“266”产业集群,围绕高端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化工、食品和铝加工等重点优势产业,聚焦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前沿未来产业布局,绘制产业链、企业分布、核心技术、市场分布等“四张图谱”,进一步理顺产业发展方向、明确产业发展目标、规划产业发展路径、完善产业发展保障措施,邀请行业协会、科研机构、行业专家把脉问诊,加快延链补链强链,全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三、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持续开展“三对标四提高”活动,推动大规模技术改造提速升级。强化工业强基工程,培育遴选一批带动作用强、保障程度高的“工业四基”产品和技术,择优推荐国家强基工程专项支持。加强创新型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建设,积极推荐入选省级创新型企业技术改造示范项目。加强技术标准建设,支持企业主导和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和推广应用。加大首台(套)重大装备研发和应用,支持全市造纸机械、工程机械、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等一批高端制造业技术的创新提升。

四、加大头雁企业和大企业(集团)培育力度

依托焦作市“双50”企业,围绕优势产业、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选择一批重点企业,集聚要素资源,培育成长为制造业头雁企业,提升产业链掌控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以“打造百亿企业、50亿企业”为目标,重点培育发展态势好、核心竞争力强、主业优势明显、带动能力突出的骨干龙头企业,不断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做强做大,在产业经济发展,技术创新方面起到引领作用。

五、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持续开展“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培育一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不断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开展民营企业对标提升行动,做好“小升规”工作。实施千企上云工程,以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管理水平。

六、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加大铝工业、能源工业和轻工产业等传统产业企业的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和企业技术改造等"三大改造"力度。坚持转型、调整、改造和优化,推动产业链升级再造,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结构和层次。按照省委省政府近期决策部署,坚持“项目为王”理念,运用“五化”(项目化、产业化、工程化、信息化、方案化)工作法,扎实开展省重大项目建设“三个一批”活动,以高质量项目建设为抓手,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发展新动能和新优势。

七、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坚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应用和高新技术产品开发,把新材料、现代生物及生命健康、电子信息及大数据、新能源及网联汽车、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支撑未来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加快发展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数字产业,突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提升数字经济牵引能力。深化与数字产业头部企业合作,培育焦作本土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加快“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支持发展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应用。

八、加大恵企政策支持力度

积极发挥市助企办职能,协调各部门围绕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才保障、数字转型、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电力通信、物流运输、要素保障、灾后重建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出台支持全市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时定向精准为全市企业服务。积极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政策宣讲,帮助企业学习政策、用好政策,确保惠企政策落细落地落实。

九、加强企业服务力度

依托“企业纾困360”平台,聚焦服务企业发展的各方力量,合力推动部门“独立作战”转变为跨县(市)区、跨部门“联合作战”,减少企业非必要检查工作。支持各县(市)区建立“绿色通道日”机制,召开专题座谈会,集中听取企业诉求和建议,组织行业部门现场为企业解决难题。提供“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常态化制度化优质服务。

十、锻造新时代高素质企业家队伍

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关心关爱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全力支持企业家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担当作为,做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围绕管理创新、融合发展、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等领域,每年在全国重点院校举办四场以上高规格企业家培训活动,努力锻造具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家国情怀和国际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新时代高素质企业家群体,使之成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编辑:姬姣姣

来源:河南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