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協:7月汽車行業銷量預估完成182萬輛 環比降9.7% 同比降13.8%

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不斷提高,已悄然改變了中國汽車市場結構

文/李陽 邱瑤  編輯/施智梁

來源:財經汽車

車市大盤下滑,新能源車又創歷史新高。

8月11日下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下稱“中汽協”)發佈最新產銷數據,7月汽車產銷分別達到186.3萬輛和186.4萬輛,環比下降4.1%和7.5%,同比下降15.5%和11.9%。

其中,乘用車產銷154.8萬輛和155.1萬輛,環比下降0.5%和1.1%,同比下降10.7%和7.0%;商用車產銷31.5萬輛和31.2萬輛,環比下降18.8%和30.1%,同比下降33.2%和30.2%。

在疫情反覆、芯片短缺和部分地區極端氣候災害影響的背景下,無論是商用車還是乘用車,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市場下滑。然而,從補貼陣痛中恢復過來的新能源汽車,卻依然保持了強勢的增長勢頭。

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28.4萬輛和27.1萬輛,環比增長14.3%和5.8%,同比增長1.7倍和1.6倍,創歷史新高。1月-7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147.8萬輛,同比增長179.1%,已超過國內歷年全年的銷量,佔汽車整體市場的10.2%。

受新能源市場的爆發式增長,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表現較好,共銷售72萬輛,環比增長4.1%,同比增長22.2%,市佔率比上年同期提升11.1%,佔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6.4%。

據中汽協預計,今年下半年,汽車整體市場同比下滑的態勢會延續下去,但全年仍會實現正增長。

芯片持續短缺,下半年車市恐難止跌

市場下滑是過去三個月的主旋律,也會是整個下半年的主旋律。

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7月,中國乘用車銷量爲155.1萬輛、環比下滑1.1%,同比下滑7%;商用車銷量爲31.2萬輛,環比下滑30.1%,同比下滑30.2%。儘管商用車和乘用車都已連續三個月出現市場下滑,但下滑的原因卻不盡相同。

商用車市場縮水,主要是由於政策轉變,2021年4月26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於實施重型柴油車國六排放標準有關事宜的公告》(下稱《公告》)。《公告》明確,自2021年7月1日起,全國範圍全面實施重型柴油車國六排放標準,禁止生產、銷售不符合國六排放標準的重型柴油車,進口重型柴油車應符合國六排放標準。

政策切換,需要一段時間的調整。在商用車的全面下跌中,客車市場卻出現16.4%的同比增長。這主要是因爲去年同期受疫情影響,旅遊和公共出行都受到較大影響,客車市場基數較小所致。

相較於商用車的政策切換陣痛,乘用車市場下滑的原因,主要來自供應鏈。海外疫情復發,部分芯片工廠減產、停工,芯片的供應不足直接導致了銷售端被迫延期交付。同時,去年同期,乘用車市場處於疫情緩和後的回彈階段,市場基數較大。雙重作用下,中國乘用車市場已經出現三個月的下滑態勢。

據中汽協預計,今年下半年,市場狀況依舊不會好轉,同比下滑將是汽車市場的主旋律,不過得益於今年第一季度的大幅增長,2021年全年仍可實現正增長。

儘管中國汽車市場處於全面下跌的態勢之中,但中國自主品牌的發展卻頗爲樂觀。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7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72萬輛,環比增長4.1%,同比增長22.2%;市場佔有率環比提升2.3%,同比上漲11.1%,佔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6.4%,近乎半壁江山,其中轎車、SUV和MPV市場佔有率分別爲32.6%、55.0%和67.5%。

中汽協方面指出,同受芯片影響,中國企業應對相對靈活,但合資企業芯片供應只能等待分配。另外,在逆勢大增的新能源市場中,合資品牌全面落後,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已經找到了新能源與市場的契合點,而合資品牌卻始終沒有打造一款被消費者接受的車型。

造車新勢力逆勢增長  “蔚小理”銷量逼近特斯拉

新能源儼然已經成爲了中國汽車工業的一張閃亮名片。

中汽協數據顯示,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爲28.4萬輛和27.1萬輛,同比增長1.7倍和1.6倍,創造歷史新高;1-7月累計產銷分別爲150.4萬輛和147.8萬輛,同比增長均爲2.0倍,純電動以及插電混合動力車型均實現高速增長。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告訴《財經》記者,新能源汽車能夠在芯片供應短缺、國內疫情反覆、以及自然災害等因素影響下,保持高速增長,主要有幾方面因素:第一,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已經突破10%關鍵點,已經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第二,消費者接受度普遍上漲,車樁比提高;第三,產品供應上,在特斯拉的帶領下,新能源中高端車型快速增長。

以“蔚小理”(蔚來、小鵬、理想)爲代表的新造車勢力,無疑是國產新能源中高端品牌的標杆。小鵬汽車理想汽車單月銷量首次突破8千輛,分別銷售8040輛和8489輛,同比增長228%和251.3%。未來雖環比有輕微的下滑,但仍處於歷史高點,銷量爲7931輛。

值得一提的是,“蔚小理”銷量攀升至8千輛門檻,已與特斯拉處在同一級別。今年7月特斯拉批發銷量高達32968輛,但多爲出口,國內市場僅銷售8621輛。

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告訴《財經》記者,特斯拉市場出現如此逆差主要與“自身調節有關”。據瞭解,特斯拉上海工廠是其主要汽車出口中心,承擔了中國本土以及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市場的產品供應。受疫情影響,特斯拉海外工廠於供應受到一定影響,因此中國工廠出口任務進一步加大。

在“蔚小理”比肩特斯的同時,新能源在汽車出口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貢獻,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7月,汽車企業出口17.4萬輛,同比增長1.8倍,創歷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車佔比高達31.5%。

中國新能源汽車,正在被全世界接受。

相關文章